【8bit】我對使用2A03芯片(除DPCM)的經(jīng)驗和探究
首先,因為我之后要考研,而且家里同意買編曲鍵盤,之后要真正開始學(xué)編曲的緣故,8bit估計也不會更新了w(除非有人要約稿子,順便要做一首8bit當(dāng)DLC之類的事情),就先把我掌握的知識列出來,希望能幫到一些人吧。如果感覺某個地方好的話,可以拿過去試著用一下;不好或者不對的地方咧,如果能留言讓我看到的話,我肯定會把文章改改的233
另外,由于b站專欄沒法直接插入音頻的緣故,就直接用工程圖片來代替了;我舉的例子的工程文件在之前傳的視頻的簡介或評論置頂都有下載,建議使用github上的最新的j0cc-famitracker打開。
而且,下面說的所有原則、定理和模板都是我個人的總結(jié)的經(jīng)驗,我只做過東方曲和3首個人曲的8bit(原曲就很爛233 就不傳上來了),有些東西也不一定對,希望大家不要全盤照搬,有取舍地選擇會比照搬來得更好。
最后說一下,這篇文章只有2A03芯片的經(jīng)驗,其他芯片只用過1-2回所以經(jīng)驗特別特別少w MMC5用得也很多但是和2A03方波雷同,就不寫了;沒有看紅激教程的朋友請?zhí)D(zhuǎn)BV1mW411x73P,最基礎(chǔ)的東西我這里就不寫了。
好了,閑話少說,上干貨.jpg
一、紅激沒有講的一些使用技巧
1. 樂器的切斷
介紹:樂器的切斷,就是在樂器演奏時突然將聲音強制變?yōu)?,同時將音色暫時置空的一種斷奏方式。使用切斷之后,效果器不會失效(但是如果用A10之類的效果器,因為音色暫時置空所以仍然發(fā)不出聲音),繼續(xù)下一個音后,不論是不是填寫了音色,都恢復(fù)正常。
使用方法:在樂曲編輯框中,用單橫線表示切斷開關(guān),可以在File->Configuration->General->Keys的Note cut來設(shè)置調(diào)出單橫線的快捷鍵。
應(yīng)用范圍&效果:
a. 在三角波中,因為無法設(shè)置音量,所以一般用切斷的方法停止播放。
b. 因為我個人的一堆樂器最后音量衰減到1而不是0(為了有一種稍微飽滿的感覺,比如圖2的樂器),或是有時用Axx效果時樂器音量也會衰減到1而不是0,所以會使用強制切斷的效果來切斷音符。

上面的例子中,三角波和噪波的切斷對應(yīng)剛剛說的兩種情況。

2. 樂器的釋放
介紹:樂器的釋放,就是樂器在演奏之后做的一系列事情,比如說因為有一些延音的緣故,聲音逐漸恢復(fù)到0,而不是直接突變到0;亦或是演奏完之后會有一段向上的刮音(當(dāng)然不只是這些,其他方面也能用)。
使用方法:在樂器中,MML語言使用“/"表示釋放。在演奏時,從樂器一開始的位置演奏到”/“的后面第一位,之后一直保持”/“的后面第一位不變;如果遇到釋放,就直接從”/“的后面第一位開始演奏到結(jié)尾處。比如,音量包絡(luò)是15 / 14?13 12 10 8 6 4 2 1就表示,正常演奏時,音量是15 14,之后一直保持14的音量,在遇到釋放開關(guān)后,按照14 13 12?10 8 6 4 2 1的音量來過渡,最后保留1的音量。在樂曲編輯框中,用雙橫線表示釋放,可以在File->Configuration->General->Keys的Note來設(shè)置調(diào)出雙橫線的快捷鍵。
應(yīng)用范圍&效果:
a. 在方波中,為了讓音色更好聽,會使用釋放進行“斷奏”。
b. 在方波中遇到相同的音,為了讓音不粘連,一般也會使用釋放。

例子中,方波1的前幾次釋放是為了讓樂句更好聽(更有呼吸的感覺),最后一次釋放是因為前后兩個是相同的音符。
3. 音符的重復(fù)
介紹:音符的重復(fù),就是在演奏這一音的間隙演奏之前演奏的某一個音(就是紅激的delay效果的一個變種,這個變種在1個軌道就可以實現(xiàn))。
使用方法:在樂曲編輯框中,使用^x可以重復(fù)演奏之前第x+1個音符(只繼承音符,音色、音量和效果器由當(dāng)前而定),x范圍是0-3。可以在File->Configuration->General->Keys的Echo buffer設(shè)置調(diào)出的快捷鍵。打出的x隨音高(Octave)決定,音高>3時只出現(xiàn)^3,調(diào)節(jié)時,用Ctrl+F1/F3遞減,用Ctrl+F2/F4遞增。
應(yīng)用范圍&效果:
a. 一般在音符時值特別固定(比如說主旋律全是8分音符)的時候用到,可以在整個音樂中起到回聲的效果(畢竟設(shè)置里面就叫回聲(Echo buffer)嘛),回聲的聲音一般是主旋律聲音的一半左右。(見圖1的方波1)
b. 也可以用在重復(fù)單個音符的上面表示單音符的回聲,此時因為音調(diào)是重復(fù)的,所以需要樂器的釋放;聲音可以設(shè)置成依次遞減。

c. 還可以用在三角波上,因為三角波音量無法改變,所以只能做成“偽回聲”的效果,可以為比較特殊的環(huán)境襯托感情。

4. 樂器的保持
介紹:樂器的保持,就是在演奏下一個音符的時候,繼承上一個音符的樂器、音量等等信息,并繼續(xù)播放,而不是在添加新音符的時候從頭開始播放。比如,音色的MML語音是15 14 12 11 10時,如果第一個音符已經(jīng)播放了15 14,使用樂器的保持進入到第二個音符時,初始音量繼承上面的12,并變?yōu)?1 10,之后一直保持10;如果不使用樂器的保持,則還是從15 14 12 11 10播放音量。
使用方法:在樂曲編輯框中,使用&&可以保持樂器,&&用鍵盤的h鍵打出。
應(yīng)用范圍&效果:
a. 可以用在琶音中,需要自擬琶音但需要用樂器進行V切換的時候。


b. 可以用在要轉(zhuǎn)換和弦時,盡量不讓琶音轉(zhuǎn)換很突兀的時候。

5. 其他快捷鍵
音符變調(diào):框選音符,使用Ctrl+滾輪調(diào)整音高,相當(dāng)于Ctrl+F1/F2;
更改音色/音量/效果器:框選音色/音量/效果器,可使用Shift+滾輪調(diào)整。
二、各樂器使用技巧
這個樂器模板基本上匯總了我所有經(jīng)常使用的樂器(好多arp樂器……),這里大概介紹一下,如果有喜歡的樂器也可以拿過去當(dāng)自己的樂器。(在原工程的Module->Comments...也能看到一些當(dāng)時我寫的介紹)
樂器模板:https://pan.baidu.com/s/1jKKwU30DM7cAiCCV6Z-D2A(提取碼:3d14)
首先是00-03的Lead。它相當(dāng)于釋放時加了延音的Black樂器。我使用得比較多(其實除了arp,大多數(shù)都是用的這些音色……)
然后是04-07的Strong ld。會有一個很明顯的音頭(聲音從大轉(zhuǎn)小),釋放時也加了延音。我一般只會在音樂進行比較弱的時候用到。
08-09是Tri. accent。會有一個很明顯的音頭(高八度轉(zhuǎn)到原調(diào))。我一般只在三角波進入,或者是三角波切音符的時候用到。
0A-36都是Arp音色。acmp無音頭,ld(即lead)有一個高八度音頭,之后轉(zhuǎn)回原調(diào),insert可以淡入arp音符。acmp可以用在伴奏上或是節(jié)奏不太強烈的主音上,ld可以用在節(jié)奏較強烈的主音上,insert一般用在音符較長的音的逐漸加入arp效果。
37-39是Crash,就是敲鑼的聲音。
3A-3D是一些鼓,用1-#可以模仿“動”的聲音,用5-#可以模仿“大”的聲音,用4-#模仿較輕的“大”的聲音。
3E-3F是Hihat,就是“次”的聲音。
(別問我為什么這么少的鼓……因為我不會用鼓qwq)
三、各軌道使用技巧
首先,因為2A03(無DPCM)只有3軌,所以我一般用1軌主音、1軌伴奏(2個方波)和1軌bass(1個三角波)來做,這樣做出來會不那么空。
1. 方波
a. 效果器
我常用的方波效果器有0xx、4xx、Axx和Vxx。
首先是4xx。
效果:為樂器加入一些顫音的時候使用,不讓音色顯得那么干燥。
使用條件:一般在演奏時間很長的單音(或者8度arp)上使用。
使用方法:我的使用方法是逐級遞加,到音符差一點不穩(wěn)定時停止。(見圖3的方波1)
然后是Axx。
效果:實現(xiàn)超長音的慢慢淡出,是一種超長的“樂器的釋放”。
使用條件:a. 一般在很長的音符需要慢慢消失的時候使用。
b. 在一些音符持續(xù)演奏起來比較難聽,需要演奏時音量減小的地方使用。
使用方法:調(diào)節(jié)聽著好聽就行了……(見圖4的方波1)

上面的例子的方波1,不使用Axx降低音量就會很吵,所以加上了A01來降低音量;噪波如果不使用A02,嚓聲會黏在一起。
之后是Vxx。
效果:改變占空比。
使用條件:a.更改占空比后的音色更好聽。
b. 可以配合arp使用。(如圖8的方波2)
使用方法:無。
最后是0xx。
效果:創(chuàng)造arp(即arpeggio,琶音),可以使原有的音帶上“和弦”的意味,讓歌曲“充滿”的感覺更強烈。
使用條件:在樂曲需要一些高潮(或小高潮)的地方可以用到。
使用方法:可以配合樂器使用。

這是一個琶音樂器,在使用之前,先把右下角改為Scheme,再在Arp欄設(shè)置x y等即可。x y對應(yīng)0xy,比如樂器中Arp是 | 0 0 x+24 x+12 y+12 y,效果器是047,彈奏的音是C-3,那么會按照 | C-3 C-3 E-5 E-4 G-4 G-3的方法來演奏。
我個人比較常用的arp效果和樂器都在模板里了。
b. 個人比較常用的織體
下面是我使用在方波中常用的織體。也希望大家能在各種8bit里面找到自己喜歡的織體并且化為己用。
切記,一定要把前面的內(nèi)容看完再看這里,不要一開始就急于求成看這里。因為如果不看前面的東西,就不知道那些是什么、怎么用,而一味地套我自己的織體,就會變得很沒有創(chuàng)新力;而且,雖然我盡可能地把我知道的東西講出來,但是我自己也有很多創(chuàng)新的東西,所以沒法全部總結(jié)完,你們只用我的織體,帶來的結(jié)果肯定是做出來沒我做的好聽.jpg
另外注意,學(xué)這些,主音當(dāng)中主要是學(xué)習(xí)音符的處理方法,伴奏中主要學(xué)習(xí)音符大體的音程關(guān)系和處理方法,而不是死扣音符233
1. 主音
a. 適合于特別舒緩的模板及變種

用Lead或Strong ld都可以,Strong ld會更凸顯音頭。

是剛剛那一種的變種,只是加了一些delay效果??梢杂糜趨^(qū)別于剛剛那種的“小變奏”,有一種“突然加了回聲”的感覺。

比剛剛那個在回聲的地方加了V切換的變種。加不加V切換,憑自己感覺咯。

這種變種,在3/4時播放回音,在4/4時播放原有的音。聽覺上,就是在有回音的基礎(chǔ)上“保持”了原有的音。
注意,這些例子里面不適合用0xx、4xx和Axx效果器。本身就是“點”一下就過的聲音,還要再琶音、再顫一下或者大改音量,那樣好聽嘛(
b. 適合于正常樂曲的模板及其變種

這一類還真的沒啥好說的,只需要把原來曲子里的音寫上去就行咯。可以用4xx增加效果,使波形不那么干澀。

這一類是剛剛的變種。在一個音持續(xù)時間較長時,可以加入arp效果,與剛剛的無arp效果形成差別,聽起來也會比較好聽。
注意,這里面不適合用0xx效果器,以及Vxx效果器頻繁切換。本身就是比較舒服的的聲音,使用V切換就變得尖銳了;0xx效果器是下面的內(nèi)容。
c. 適合于較強(帶有arp)樂曲的模板及其變種

在比較強的地方或是想稍微更襯托一些感情的地方都可以使用arp。音量逐次減少是因為,帶有arp的地方,如果音量一直保持原狀,一般情況下會很不好聽。
一般變種就不寫了,換一種arp音色就是變種……至于怎么創(chuàng)建arp音色嘛……看我工程就知道我會不會創(chuàng)建了,我對arp音色創(chuàng)建的能力很菜的。(另外注意,占空比盡量不要和琶音的周期一致,盡量讓總周期長一些,聽起來會比較帶感)
還有一種變種是0C0型arp。這種arp的琶音比原音高了1個八度,所以可以凸顯主音,而且效果器也可以按照一般的用。

注意,這里面不適合用4xx效果器(0C0型除外),因為整個琶音的每個音都相當(dāng)于“點”了一下,使用4xx效果器會讓音變得很難聽,道理和前面相似。像上圖,0C0可以隨意使用4xx效果器,但其他arp需要把4xx強制關(guān)閉。
d. 切節(jié)奏時常用模板
主音一般還是保持原來的音,或是加上一些arp就可以了。

這個里面加入A02的原因是,前半部分切節(jié)奏的末尾的音量要降低。
2. 伴奏
a. 適用于特別舒緩的模板(arp類)

如果聽不清楚原有音樂的背景音但是又感覺很飽滿,這樣搞就可以了。聲音的話,可以在一個小節(jié)中間讓聲音變?nèi)?,在開始和最后音樂最強,其他時間就是線性遞減/遞增。

也可以使用轉(zhuǎn)位和弦,效果不大,看著用就可以了w

這種看起來和剛剛差別很大,但是把070的音符填滿打在編輯器上,就會發(fā)現(xiàn),其實和前面是相似的。只不過音量漸變正好是反著的,從小往大再到小……音量漸變這種東西,當(dāng)然是怎么舒服怎么來的咯2333(不過一般還是要有,不然就不好聽了)
b. 適合比較舒緩的模板
因為方波2只有1個波,所以一般用的都是分解和弦。

這種沒什么說的,一看就懂。

這種更沒什么好說的了,適用于比剛剛那種更弱的曲子。
c. 適用于節(jié)奏比較強的模板

有回程的音加上卡點的節(jié)奏會讓節(jié)奏感比較強。

這種和之前差不多,沒啥說的。其實就是織體稍微改變了,同樣的例子就不舉了。(可以從高往下走,可以順序再擴張一些音等等,不過伴奏織體都是16分音符)

這種織體類似于鋼琴的織體,不過因為有明顯的arp存在所以一般用于較強的節(jié)奏。(中間是為了切節(jié)奏所以可以無視掉)

這樣的織體和之前差不多,只是加了V切換而已。因為V切換在某種意義上就相當(dāng)于切換音色,會顯得稍微突兀一點,所以盡量用于節(jié)奏感比較強的地方。

這種是加了delay效果而已。(其實這種應(yīng)該是用在較強音樂的較弱進行中的,但是因為和前面織體相似就歸到較強里了)
同樣的例子就不舉了。
d.切節(jié)奏時常用模板
首先,其他音切節(jié)奏需要跟隨主音跑,所以用的節(jié)奏型和主音是相同的。

使用arp的“仿柱式和弦”來切節(jié)奏。加入A01的原因和前面相同。

這個地方因為本身節(jié)奏就很強,用仿柱式和弦的話,給人的感覺會減弱;所以直接用了A01,在有主音的地方加入原來的音量來切節(jié)奏。
一般我自己常用的切節(jié)奏方法只有這兩種。
2. 三角波
a. 效果器
我常用的三角波效果器有4xx和2xx。
首先是4xx,4xx和方波的4xx使用方法相同。
然后是2xx,三角波的2xx可以當(dāng)Tom鼓用。
b. 個人比較常用的織體
我個人不太會用三角波,一般只會用于bass上。

這種一般適用于比較穩(wěn)定的節(jié)奏。(其實加4xx效果器和不加,影響都不太大;在結(jié)尾的地方斷一下會比較好)

這種一般適用于比剛剛節(jié)奏更強的節(jié)奏。除了5度之外,還有8度、10度等等,適用于很強的節(jié)奏。

這是8度的例子,2xx表示使用Tom鼓,可以無視掉。

這種織體適合于比較強的bgm。220還是用作Tom鼓。(但是更強的音樂還是用8度/10度比較好)

這種織體是一種例外,三角波意外地做高音了。實際上它有一種烘托氣氛的作用,適用于非常弱非常弱的曲子。
注意,用三角波織體的時候,盡量使用根音,使用其他音的時間盡量不要太長,否則聽起來會很難聽。(又不是流行曲w 流行曲的和弦能夠鋪底,因為軌道太多了;但是2A03就3個軌,最多只有2個軌道做低音,本身軌道就不夠,低音還不用主音鋪底,聽起來就會很難受)
c. 切節(jié)奏時常用模板
還是圖31、圖32兩個例子。圖31中,使用了低音來切節(jié)奏;圖32中,使用了2xx做Tom+轉(zhuǎn)到低音來切節(jié)奏。一般也是這兩種方法。
3. 噪波
a. 效果器
我常用的噪波效果器有Axx。
Axx效果器和方波基本相同,目的是為了不讓鼓聲黏在一起。
b. 個人比較常用的織體
我對鼓的運用也不太熟練,那些織體都是扒百靈和zun的譜學(xué)的(捂臉)

“跨~啪,嘣嘣啪,嘣,啪嘣嘣嘣啪”

“嘣,啪,嘣嘣啪,嘣,啪嘣嘣嘣啪,啪啪”
唔,一般用的就這兩種織體(捂臉),沒錯都是和百靈學(xué)的

“嘣,啪次嘣嘣啪次嘣,啪次嘣嘣啪,啪啪”
其實只是把剛剛那種織體的部分加上“次”,或者改成“次”而已,同樣的例子就不舉了。

這是我使用的煤氣罐的節(jié)奏(捂臉),不過一般在比較弱的節(jié)奏里都是置空處理,煤氣罐還是很少用的。

zun的xjb敲的節(jié)奏,“蹦蹦啪,蹦蹦啪……”
c.切節(jié)奏時常用模板
還是前面的圖31的例子……一般我會使用5-#的“啪”來切節(jié)奏。(圖32有一部分切節(jié)奏的影子,但是沒有完全切節(jié)奏)

當(dāng)然,如果節(jié)奏比較強烈的話,也可以用敲鑼的聲音來切節(jié)奏。不過在敲鑼之前,建議用兩個“啪”來加強節(jié)奏,不然會太突兀了。
四、軌道編排技巧
1. 軌道編排原則在較弱的節(jié)奏中,1軌主音、1軌中低音,還有1軌可以隨便選擇在哪里;在較強的節(jié)奏中,盡量是1軌主音、1軌中低音和1軌低音。
a.?在較弱的節(jié)奏中,1軌主音、1軌中低音,還有1軌可以隨便選擇在哪里;在較強的節(jié)奏中,盡量是1軌主音、1軌中低音和1軌低音。
b. 要在適合的地方選擇適合的織體。節(jié)奏強的地方用弱的織體肯定是不對的啦……
c.?在扒譜時,盡量保持原來的譜子中較明顯的“特征音”。(不明顯的可以換成自己的織體,旋律會更連貫一些)
d.?兩個方波盡量填滿,不可能沒有東西的。如果感覺實在沒有東西的話,就用delay效果填滿吧。因為曲子要更好聽,就需要更多波形來支持,哪怕是另一個軌道用延遲效果。
e.?2A03不要太怕兩個音重合,突然扎一下耳朵的情況,除非兩個軌道的占空比是一樣的(但MMC5要注意這種情況)。因為2A03軌道比較少,旋律是很重要的;為了這些把旋律改得比較面目全非,就有點不值得了。(當(dāng)然還有一方面原因是懶,如果旋律大體不變的前提下,可以改一下)
2.?軌道使用步驟
a.?先聽出來原曲的主音和其他的特征音
b.?把主音放在方波1中,特征音可以先塞在方波2中
c.?根據(jù)樂曲的強度,先把方波1中加入特效,并在方波2中放入織體
d. 在三角波中加入bass織體,在噪波中加入鼓的織體
e.?考慮與后面音樂的聯(lián)系
說著好像很容易的樣子?隨便舉個例子試一下?
例1 把風(fēng)神錄7面boss的高潮部分第1段(就是原曲第5-10小節(jié),對應(yīng)我做的第2-4段)做成8bit。
首先先聽原曲。原曲的6段中都使用了雙音作為主音,伴奏和bass不太能聽出來,沒有什么其他的特征音。
然后,把主音放到方波1中。(當(dāng)然是把雙音中最高的音放進去了)
之后,先看第2段。
看方波1。因為樂曲是越來越強的,而且我的第1段寫得比較弱,不能直接突進arp,所以第2段直接用了delay效果。(這種織體在之前有過233 自己記住了才好用嘛)
看方波2。因為歌曲是比較強的,所以可以用分解和弦來做。但是看到方波1聲音太高(從C-4到C-5)、三角波聲音又太低(從C-1到C-3),所以之前介紹的分解和弦肯定不能直接用,就可以稍微改一下,改成從低到高再到低的“回轉(zhuǎn)”,這樣跨音程比較多而且不會太難聽。為了不讓聽著太難聽,就加了Vxx效果(畢竟節(jié)奏很強了嘛,Vxx的負(fù)面影響不明顯了)。
看三角波。因為方波2用了從低到高再到低的織體,所以在轉(zhuǎn)到比較高的音之后,低音會比較空,需要三角波的輔助。因為節(jié)奏比較強,所以可以用8度/10度或是Tom鼓+兩個音的織體。這里根據(jù)嘗試,選擇了8度。
看噪波。噪波就是之前的織體,沒啥說的。不用那個“蹦蹦啪”的原因是,還沒有到真正的高潮,得給自己留條后路嘛。
之后考慮和后面的聯(lián)系。因為后面比這里更強,所以三角波的最后1段和方波的最后1段使用了Tom和3個“啪”來把節(jié)奏帶起來。這一段就完成了。

之后看第3段。
第3段要稍微比第2段強一點(因為原曲就是這樣),但原曲的大部分都沒有改變。作為一個偷懶的小家伙,我怎么可能變那么多東西呢?直接把方波1改成arp就可以了。

之后看第4段。
第4段和第3段是平行關(guān)系,所以不需要太多改動。但是,要進行到第5段的時候,織體會有比較大的改變,所以三角波和噪波的末尾改了一下以切換到其他的織體。

這三段就完成了。
例2 把風(fēng)神錄7面的第1段(就是原曲第1-8小節(jié),對應(yīng)我做的第0-1段)做成8bit。
首先先聽原曲。原曲的前4段中的前面都用了切節(jié)奏的方法,能夠清晰聽出bass的聲音,后4段的節(jié)奏比較穩(wěn)定,不太能聽到節(jié)奏。
然后,把主音放到方波1中。
之后,先看第1-4段。
看方波1。因為樂曲進行并不太強,所以可以用之前說的delay效果或是更弱的效果。我這里選擇了delay效果。
看方波2。因為歌曲在切節(jié)奏,而且音樂沒有那么強,所以可以使用arp偽裝柱式和弦的方法來切節(jié)奏。但是如果只有開頭切節(jié)奏,從第2段結(jié)尾到第3段開頭會讓人嚇一跳。所以,在第二段末尾的地方可以淡入一些arp,或是分解和弦之類的。這里選擇arp。
看三角波。因為開頭是切節(jié)奏的,所以三角波跟著切就是。第2段的地方,因為原曲就很弱,很容易聽到bass的聲音,某種意義上屬于“特征音”了,那么照搬過來就可以了。
看噪波。噪波的開始也在切節(jié)奏。末尾的地方稍微引出來一點,原理同方波2。引出來的節(jié)奏可以用“嘣”和“啪”隨意組合,聽著好聽就行。

之后是第5-8段。
由于節(jié)奏比較穩(wěn)定,所以方波2可以用琶音或者變種,三角波可以用5度來表示,噪波直接用“嘣,啪,嘣嘣啪”這樣就可以了。方波1因為有個音延長比較長,但是我選擇的是delay效果,所以制造了一段很長的回音。

因為我個人也不知道哪些例子具有代表性,所以先這樣吧。如果有喜歡哪一段的話,可以把那一段發(fā)到評論里面,我看到了會回復(fù)的,說不定也會加到專欄里面。
總之先這樣吧,希望大家能夠?qū)W到一些東西。(懶得排版了……排版太累了)
最后……好碼賴碼碼了9k個字,不考慮投個幣嗎(捂臉)(然后一看字?jǐn)?shù),怎么還有30個字!不行我一定要湊夠9000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