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本漢語言文學~美學試卷整理4/7
單元綜合測試一
一.單選題
1. 開啟了關于美的形而上學思考方式的哲學家是(柏拉圖)。
2. 柏拉圖認為美學的研究對象應該是(美的規(guī)律)。
3. 《藝術即經(jīng)驗》的作者是(杜威)。
4. 認為美學是“關于快與不快的學說”是(費希納)。
5. 我國著名美學家蔣孔陽提出要從“審美關系”出發(fā)來研究美學問題的著作是(《美學新論》)。
6. 認為藝術品必須被以審美的方式知覺才會成為現(xiàn)實的審美對象的是(杜夫海納).
7. 感性個體與人類總體交融、統(tǒng)一的實踐,造成了人生世界的日新月異,這說明馬克思的實踐概念(是生成性的)。
8. 馬克思主義的存在論的基本內(nèi)容和特色中最根本的是(從人與世界在人的現(xiàn)實活動中達到統(tǒng)一來把握和說明人的社會存在)
9. 認為人自由創(chuàng)造的沖動是“一種想要變得越來越像人的本來樣子、實現(xiàn)人的全部潛力的欲望”的是(馬斯洛)。
10. 主體全部人生實踐的結(jié)晶是(審美理想)。11. 關于審美這種特殊的精神活動,下列說法錯誤的是(以抽象的普遍性消融具體的個別性)。
12. 馬克思指出:“作家絕不把自己的作品看作手段,作品就是目的本身;無論對作家或者其他人來說,作品根本不是手段,所以在必要時作家可以為了作品的生存而犧牲自己個人的生存?!边@說明審美活動具有(自律性)。
13. 梵·高筆下的農(nóng)鞋中裝滿了勞動者對大地豐收的深情渴望,羅中立的油畫《父親》那滿臉的皺紋中敞開著父輩艱辛處世而又豪邁樂觀的豐富世界,這說明(審美活動是一種價值活動)。
14. “通過自由去給予自由,這就是審美王國的基本法律”。這一論題的提出者是(席勒)。
15. “赫拉克利特說太陽每天都是新的,這句格言如果對于科學家的太陽不適用的話,對于藝術家則是真的?!边@句話出自(卡西爾)。
16. 在審美活動中,主體越是忽視自身的現(xiàn)實存在,就越是有助于對象的存在,這種狀態(tài),我國的莊子稱之為(坐忘)。
17. “狀難寫之景”與“含不盡之意”的詩比“意新語工”之詩要高,這是由于詩的(開放性)。
18. 美學確立為一門獨立學科的年份是(1750年)。
19. 認為美學的研究對象是藝術的美學家是(黑格爾)。
20. 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楊振寧在《美與物理學》中提到的“美”指的是(科技美)。
1. 美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確立的標志包括:
A.有專門的美學著作問世;
B.有系統(tǒng)的美學著作問世;
C.形成獨立的研究對象;
D.形成獨立的研究范圍
2. 認為美學的研究對象是審美經(jīng)驗的美學家有
A.托馬斯·門羅;
B.維特根斯坦;
C.杜威;
D.李澤厚
3. 馬克思主義存在論的基本內(nèi)容有:
C. 始終緊扣現(xiàn)實生活來理解人的存在。
D. 始終從具體的社會關系出發(fā)思考人的存在。E. 從人與世界在人的現(xiàn)實活動中達到統(tǒng)一來把握和說明人的社會存在。
4. 審美理想不是純粹的個性特征,而是反映著一定的:
A. 民族性。
B. 時代性。
C. 階級性。
5. 在審美活動中,生產(chǎn)審美主體的存在狀態(tài)是:
A. 驚異
C. 體驗
D. 澄明
1. 簡述美學史上對美學研究對象的幾種代表性看法:
(1)美學是研究美和美的規(guī)律的一門學科。(2)美學是研究藝術的。
(3)美學是研究人自身的審美經(jīng)驗的審美心理活動的學科。
(4)美學的研究對象是人和現(xiàn)實之間的審美關系。
2. 簡述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唯物主義實踐觀的主要觀點:
(1)馬克思的實踐概念是在繼承和批判西方傳統(tǒng)實踐觀念,特別是德國古典哲學(尤其是費爾巴哈和黑格爾)的實踐概念的基礎上形成和發(fā)展起來的,把實踐理解為人的整個社會生活世界的根本基礎。
(2)馬克思的實踐概念是生成性的。
(3)物質(zhì)生產(chǎn)勞動是人最基礎的實踐活動,它最終決定著包括藝術、審美活動在內(nèi)的精神生產(chǎn)活動和人的一切其他實踐活動。
3. 簡述自由是美學與實踐存在論之間的中介。(1)自由是從美學的基礎向美學的內(nèi)在問題過渡的中介概念.
(2)自由也是從人的實踐?——存在向?qū)徝垃F(xiàn)象、審美活動過渡的中介環(huán)節(jié)。
(3)人生在世一旦達到自由狀態(tài),審美情境就會應運而生。
4. 簡述審美需要的顯著特征:
(1)審美需要是人所獨有的一種具有內(nèi)在必然性的生命需要,它植根于人的生命活動本身地獨特性質(zhì)。
(2)從人的物質(zhì)需要和精神需要相互區(qū)別和聯(lián)系的角度看,審美需要屬于人的一種高級的精神追求,而不僅僅是感官欲求的享受。這種追求具體表現(xiàn)為人類渴望發(fā)展自己、肯定自己和全面地表現(xiàn)自己生命活動的需要。
5. 簡述審美趣味的概念及特征:
(1)審美趣味是個人在審美活動和審美評價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主觀愛好和傾向。
(2)能力和鑒賞力是審美趣味的內(nèi)在方面,興趣和品位是審美趣味的外在表現(xiàn)。
(3)審美趣味呈現(xiàn)明顯個性差異,后天因素或社會條件是影響審美趣味的主要因素。
6. 為什么說審美活動是人與世界的本己性精神交流?
(1)審美活動是人與世界、主體與客體之間在當下直接性的情境中所展開的一種最具本己性的精神交流與溝通。它既是主體得以能動的表現(xiàn)自己本質(zhì)力量的一種特殊方式,也是對象能如其所是的呈現(xiàn)自身的一種生動過程。
(2)所謂審美是一種最具本己性的活動,就是說,審美是一種最符合人性尊嚴、也最能體現(xiàn)人的本真價值的自由的生命活動。審美是只屬于人的活動,是為了人的生存和發(fā)展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