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篇丨哲學:A-到B的距離可不是一點半點
寫在前面
凡有的,還要加倍給他叫他多余;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
本篇我們?yōu)榇蠹規(guī)韲鴥日軐W的院校推薦,內容分為三部分,分別是學科評估結果、高校專業(yè)實力分析、筆者的建議。
一、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
首先讓我們通過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對開設哲學專業(yè)的高校排名有個直觀認識,B以上學科評級的高校共25家。
?
二、院校分析
(一)第一梯隊:國家重點一級學科
北京大學:北大可謂國內哲學的一塊招牌。其優(yōu)勢在于整體平臺起點高,哲學專業(yè)細分方向開設齊全,分支水平在國內首屈一指,學校重視哲學學科建設,經常邀請哲學大咖開設講座,學科資源非常豐富。北大的美學傳統(tǒng)底蘊深厚,在國內獨樹一幟,有著名美學學者葉朗。
人民大學:人大哲學專業(yè)學科齊全,細分方向豐富,倫理學是人大哲學的強勢學科。國內大多數(shù)倫理學教授都在人大接受過著名倫理學家羅國杰的教導,甚至流傳出這樣一句玩笑話“中國倫理學會開會就是人大校友會”。教材、教師不僅自產自銷,還在全國通行。人大擁有古典學實驗班,以古典語文課程(古希臘語、古典拉丁語)和核心經典課程(世界古代文明傳世經典研讀)培養(yǎng)本科生,作者個人對其推崇備至。
復旦大學:哲學專業(yè)細分方向偏向外國哲學,如現(xiàn)象學、法國哲學、西方倫理學等,但在中國哲學領域也具有相當?shù)膶W術水平。學校平臺高,科研資金多,與國際接軌,學術上有創(chuàng)新精神。
(二)第二梯隊:國家重點二級學科或者細分專業(yè)突出
北師大:學術氛圍濃厚,學校對哲學院足夠重視,西哲和馬哲是北師大的熱門專業(yè),尤其是馬哲,在國內學術界有不小話語權,得益于袁貴仁(《馬克思主義哲學》高教版作者之一)。主要學術明星有廖申白(西方倫理學)、郭佳宏(邏輯學)。西哲以前有江怡(分析哲學),但現(xiàn)已任職山西大學。
武漢大學:一直以來武大哲學院的教育、學術水平都被譽為能與北大并肩,馬哲和中哲尤其強勢。雖然近年來隨著學術交流日益頻繁,有部分老師轉入其他高校,但武大也在不斷引入優(yōu)秀教師和外籍教師,例如2016年武大就曾引入兩位政治學和倫理學外籍教授,還有從山大引入的陳曉旭教授。
中山大學:中山大學哲學系整體實力與北大、武大處于一個檔次,強勢方向是西方哲學、邏輯學、馬哲,邏輯學、馬哲入選國家重點學科名單。不同的校區(qū)授課方向也有區(qū)別,珠海校區(qū)注重比較哲學,本部校區(qū)偏向現(xiàn)象學,但原本在本部的倪梁康老師已于2019年轉去浙大,不知本部西哲今后發(fā)展如何。
南京大學:南大哲學優(yōu)勢在于馬哲、宗教學,其中南大對國外馬哲的研究是國內一流水準,擁有全國獨一份的馬恩文獻庫,包括但不限于德法英日各種文獻。中國文化和宗教學研究是國內頂尖水平,佛教、猶太教學術研究水平高。
吉林大學:哲學老牌強校,擁有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基地之一的哲學基礎理論研究中心。細分強項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入選國家重點學科、教育部重點學科,孫正聿、姚大志、賀來、張盾都是國內研究馬哲赫赫有名的學者。
南開大學:傳統(tǒng)哲學強校,優(yōu)勢學科方向是邏輯學、中哲、馬哲(政治哲學)、美學。馬哲知名教授有王南湜(教育部哲學教學指導委員會成員)、陳晏清,美學有書畫藝術和美學研究中心。南開發(fā)展前景不太樂觀,主要是地方不重視,科研資金缺乏,離首都學術圈太近,承壓過大。
(三)其他著名高校
清華大學:清華的哲學規(guī)模在清北人師四所學校中偏小,名聲也不像其他三所學校那樣響亮,但在師資配置和學校資源方面相當豪華。在清華復興哲學系時,靠著高校平臺聲譽簽下一大批學術明星,例如陳來(中哲、哲學史)、萬俊人(倫理學)、王路(邏輯學、分析哲學、語言哲學),以前還有貝淡寧(比較政治哲學),但現(xiàn)已任職山東大學。
首師大:與清北人師有差距,但依然屬于哲學專業(yè)仍是國內一流。主要學術明星是陳嘉映(現(xiàn)象學、分析哲學、倫理學,研究海德格爾和維特根斯坦,多部教材作者)、葉峰(邏輯學、數(shù)學哲學、語言哲學)。
(四)值得推薦的雙非高校
山西大學:雙非院校,教育部重點學科“科學技術哲學”,同時擁有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基地之一——科學技術哲學研究中心,郭貴春教授執(zhí)教于該研究所。學科評估排名上超過了不少985高校,科哲達到國家一流水平。
黑龍江大學:黑龍江大學是省屬綜合性大學,沒有985和211的頭銜。在全國高校排名中,黑龍江大學排在100之后。但是這個學校的哲學系在學科評估中排名第11,優(yōu)于同濟、川大、廈大等985,與清華、浙大處于同一等級。
三、筆者的建議
國內哲學教育水平的評價體系可以分為硬指標和軟指標兩方面,硬指標包括論文、教師、課題基金、研究所、研究領域聲望,軟指標可以是國家和教育部的重點學科評估、圈內口碑、學生反映等。最頂級的高校擁有最好的教學資源,而普通高校甚至難以開設哲學系。
縱覽學科評估和國家、教育部重點學科名單,不難發(fā)現(xiàn)上榜高校大多數(shù)也是普通學子難以企及的頂尖985高校。其實這正是筆者在“寫在前面”部分想要表達的國內哲學院校現(xiàn)實情況:哲學是最古老的人文學科,辦學難度大,入學學生少,學生就業(yè)難,社會認可度不高,屬于吃力不討好的學科。
哲學逐漸邊緣化是形成這種現(xiàn)象的重要原因。哲學邊緣化導致大量雙非院校對于哲學學科的開設可謂有心無力,即使開設了,也有可能由于師資力量不行,學生校內轉專業(yè),或者由于資金缺乏,導致哲學系長期得不到發(fā)展。
在頂級高校哲學系群雄割據(jù),地方師范大學在艱難的哲學辦學環(huán)境下苦苦支撐的大環(huán)境下,對于那些頭部高校,能夠入學就讀的學生又能有多少呢?畢業(yè)之后,哲學系學生就業(yè)面窄,大多數(shù)人要么選擇升學深造,要么只能從事專業(yè)不對口的工作,這對哲學系學生又何嘗不是一種折磨?
筆者的建議是,就讀哲學專業(yè)首先要考慮的是對哲學的喜愛程度,即使無法進入這些頂級985高校,還有眾多地方師范大學可供選擇,更重要的是憑借這份熱愛,通過考研一戰(zhàn)翻身也不是不可能。其次,院校選擇在滿足錄取分數(shù)的前提下,建議按照先地理位置、后學術水平的方式選擇。最后,有志于哲學的同學,有條件的話推薦大學就出國留學,這將給你完全不一樣的學習體驗。
要點總結:
1.國內哲學教學資源呈現(xiàn)“馬太效應”,頂級高校贏家通吃,地方高校師資力量與頂級高校差距很大;
2.山西大學和黑龍江大學的哲學專業(yè)有獨到之處,尤其是山西大學的科哲,以雙非院校的平臺,達到哲學細分方向的全國一流水準;
3.熱愛大于分數(shù),地理位置大于學術水平,國外大于國內,有條件的同學建議出國留學。
下期預告:
下一講我們將進入哲學的就業(yè)篇。我們下一講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