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雙大蛇3:終極版》動作系統(tǒng)簡述(二)

(接上篇)
三、角色分類說明
在《無雙大蛇3:終極版》中,角色可按其來源分為三國組、戰(zhàn)國組和蛇組,亦可按其招式特性分為技巧型、速度型和力量型。
3.1 三國組、戰(zhàn)國組和蛇組
本作中,來自《真·三國無雙7:帝國》的角色為三國組角色,來自《戰(zhàn)國無雙4:帝國》的角色為戰(zhàn)國組角色,其余為蛇組角色。三組角色因其來源游戲的設計理念差異而在招式上各有特色。
3.1.1 三國組角色
三國組角色共83名,在角色表中按其所屬勢力分為魏、吳、蜀、晉、他五組。
三國組角色的招式特點如下:
(1)普方均為6段,最后一段可以觸發(fā)屬性。
(2)C技均為C1~C6,部分C技可以在施展過程中按“蓄力攻擊”鍵增加攻擊次數(shù),部分C技可以通過特定的操作打出變招。
(3)每名角色都有兩個EX攻擊,在打出特定的C技后、收招前按下“蓄力攻擊”鍵即可打出EX攻擊。EX攻擊通常比C技更為強力,或是能夠提供BUFF。在施展EX攻擊時角色會處于EX狀態(tài),此時角色具有霸體,且所有攻擊都可以觸發(fā)屬性。
(4)處于空中時,按下“無雙攻擊”鍵即可打出空中無雙亂舞(簡稱“空無”)。
(5)馬方均為6段;馬C均為C1~C6,且C1~C6為同一動作;沖刺時先人立后沖刺,沖刺距離很遠。
(6)覺醒狀態(tài)下,無雙亂舞會變成覺醒亂舞。覺醒亂舞分為亂舞和結束式兩部分。亂舞時需按住“無雙攻擊”鍵,松開“無雙攻擊”鍵或無雙計量表歸零則結束亂舞進入結束式。亂舞時達成一定的連擊數(shù)會變成更強力的真·覺醒亂舞,真·覺醒亂舞的亂舞動作與覺醒亂舞不同,結束式也比覺醒亂舞多一段。
3.1.2 戰(zhàn)國組角色
戰(zhàn)國組角色共56名,在角色表中按其登場時間分為戰(zhàn)1、戰(zhàn)2、戰(zhàn)3、戰(zhàn)4四組。戰(zhàn)1為初登場于《戰(zhàn)國無雙》和《戰(zhàn)國無雙:猛將傳》的角色;戰(zhàn)2為初登場于《戰(zhàn)國無雙2》和《戰(zhàn)國無雙2:猛將傳》的角色;戰(zhàn)3為初登場于《戰(zhàn)國無雙3》和《戰(zhàn)國無雙3:猛將傳》的角色;戰(zhàn)4為初登場于《戰(zhàn)國無雙:編年史2》《戰(zhàn)國無雙4》和《戰(zhàn)國無雙4-Ⅱ》的角色。
戰(zhàn)國組角色的招式特點如下:
(1)站在地面時,按下“蓄力攻擊”鍵即可打出神速攻擊,收招之前再次按下“蓄力攻擊”鍵即可打出連續(xù)多段神速攻擊,神速攻擊的段數(shù)有一定的上限。打出若干段神速攻擊后、收招前按下“普通攻擊”鍵可以打出不同招式的神速技(簡稱為“S技”)。與C技類似,n段神速攻擊后打出的S技被稱為“S(n+1)”。所有的神速攻擊和S技都可以觸發(fā)屬性。神速攻擊時碰到敵方武將會被彈刀。
(2)無雙奧義分為亂舞和奧義式兩部分,亂舞時按下“無雙攻擊”鍵可以提前結束亂舞進入奧義式。
(3)JC不會觸發(fā)屬性。
(4)防御架勢下,按下“跳躍”鍵會墊步,墊步不會取消防御。
(5)馬方均為8段;馬C均為C1~C4,所有戰(zhàn)國組角色的馬C1均為同一動作;沖刺時先沖刺后人立,沖刺距離較短。
(6)極意化狀態(tài)下,神速攻擊時不會被彈刀,無雙奧義會變成奧義·皆傳。
戰(zhàn)國組角色按其C技和S技的數(shù)量分為普通攻擊組、蓄力攻擊組、特殊技組和神速攻擊組:
(1)普通攻擊組:普方均為12段;C技均為C2~C9,部分C技可以在施展過程中按“蓄力攻擊”鍵增加攻擊次數(shù);神速攻擊均為6段;S技為S2~S6,其中S2和S4動作相同,S3和S5動作相同。
(2)蓄力攻擊組:普方均為8段;C技均為C2~C5,每個C技都有3段,部分C技可以在施展過程中按“蓄力攻擊”鍵增加攻擊次數(shù);神速攻擊均為6段;S技為S2~S6,其中S2和S4動作相同,S3和S5動作相同。
(3)特殊技組:普方均為8段;C技均為C2~C5,每個C技都有2段,部分C技可以在施展過程中按“蓄力攻擊”鍵增加攻擊次數(shù),大部分C5會提供BUFF;神速攻擊均為6段;S技為S2~S6,其中S2和S4動作相同,S3和S5動作相同。
(4)神速攻擊組:普方均為8段;C技均為C2~C5,C2~C4每個C技都有2段,部分C技可以在施展過程中按“蓄力攻擊”鍵增加攻擊次數(shù);神速攻擊均為8段;S技為S2~S8,其中S6和S8動作相同。
3.1.3 蛇組角色
蛇組角色共有36名,在角色表中按其在《無雙大蛇》系列中的登場時間分為蛇1、蛇2、蛇3三組。蛇1為初登場于《無雙大蛇》和《無雙大蛇:魔王再臨》的角色;蛇2為初登場于《無雙大蛇Z》《無雙大蛇2》《無雙大蛇2:Special》《無雙大蛇2:Hyper》和《無雙大蛇2:終極版》的角色;蛇3為初登場于《無雙大蛇3》和《無雙大蛇3:終極版》的角色及3名亂入角色。
蛇組角色的招式規(guī)格很不統(tǒng)一,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種情況:
(1)初登場于《無雙大蛇》《無雙大蛇:魔王再臨》和《無雙大蛇Z》的角色,基本采用《真·三國無雙4》或《戰(zhàn)國無雙2》的規(guī)格;
(2)初登場于《無雙大蛇2》《無雙大蛇2:Special》《無雙大蛇2:Hyper》和《無雙大蛇2:終極版》的角色,基本采用《真·三國無雙6》或《戰(zhàn)國無雙3》的規(guī)格;
(3)初登場于《無雙大蛇3》和《無雙大蛇3:終極版》的角色基本采用《真·三國無雙7》的規(guī)格,但沒有EX攻擊和空無;
(4)特例,真·遠呂智、蛟等。
此外,蛇組角色在覺醒狀態(tài)下招式?jīng)]有變化。無論采用何種招式規(guī)格,無雙均為三國組的模式,即施展過程中除控制方向外無法進行其他任何操作。
3.2 技巧型、速度型和力量型
3.2.1 技巧型
技巧型角色的招式特點如下:
(1)對浮空敵人的傷害提高,學習技能“破天”后,對浮空敵人的攻擊將必定暴擊。
(2)任意攻擊命中后、收招前按下“跳躍”鍵即可打出影技對敵人進行追擊,影技會破防并使敵人浮空,施展影技將消耗少量的無雙計量表。學習技能“影刃”后,影技造成的傷害將有所提高。學習技能“無影”后,施展影技有一定的幾率不消耗無雙計量表。影技是來自《戰(zhàn)國無雙》系列的系統(tǒng),因此戰(zhàn)國組的技巧型角色各自擁有不同的影技動作,三國組和蛇組的技巧型角色共用同一個影技動作,只有蓋婭例外。
(3)學習技能“流擊”后,交替連段造成的傷害將有所提高。
(4)學習技能“頑鐵”后,瀕死狀態(tài)下受身會提高防御力一段時間。
(5)蛇組技巧型角色可以學習技能“空蟬”,學習后影技的攻擊范圍會擴大且可以觸發(fā)屬性。
3.2.2 速度型
速度型角色的招式特點如下:
(1)造成的傷害隨連擊數(shù)的增加而略微提高。
(2)施展普通攻擊、C技、交替連段、沖刺攻擊、神速攻擊和S技時,可以通過跳躍取消攻擊動作。學習技能“宙功”后,取消攻擊后的下一次攻擊造成的傷害將有所提高。
(3)處于空中時,按下“跳躍”鍵會在無敵狀態(tài)下進行沖刺。學習技能“疾功”后,可以連續(xù)進行兩次沖刺。
(4)學習技能“夜叉”后,可以防御來自任何方向的攻擊。
(5)學習技能“脫兔”后,瀕死狀態(tài)下受身會提高移動速度一段時間。
(6)蛇組速度型角色可以學習技能“分身”(為作區(qū)分,以后將此技能效果稱為殘影),學習后C技(馬C除外)有一定的幾率將其觸發(fā),效果為生成兩個殘影,殘影存在期間會重復本體的所有動作(殘影也能觸發(fā)殘影)。神器斯利卓格丹尼的普通神術與殘影有特殊的互動,上馬會取消殘影。
3.2.3 力量型
力量型角色的招式特點如下:
(1)攻擊時角色具有霸體。如果在攻擊時被冰凍,解凍后會繼續(xù)被冰凍打斷的攻擊。學習技能“剛體”后,對普通攻擊和箭矢攻擊的防御力會有所提高。
(2)施展普通攻擊、C技、交替連段、沖刺攻擊、神速攻擊和S技時,可以通過防御取消攻擊動作。學習技能“應擊”后,取消攻擊后的下一次攻擊造成的傷害將有所提高。
(3)學習技能“發(fā)勁”后,所有C技都會破防。
(4)學習技能“金剛”后,可以防御任何攻擊。
(5)學習技能“激勵”后,瀕死狀態(tài)下受身會提高攻擊力一段時間。
(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