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因低俗土味被封殺的“社會搖”,正在被粉絲40萬的他帶向藝術

早些年,迪斯科還是比較新潮的事物,很多年輕人都喜歡去舞廳跟著音樂一起蹦迪,久而久之,人們就在蹦迪中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搖擺式舞蹈。

因為參與這種蹦迪的大多數都是那些社會青年,所以人們便將其稱之為“社會搖”。
2014年,美拍平臺開始將社會搖從線下舞廳帶到了直播間,通過網絡傳播并且走紅,由于是在美拍平臺火起來的,故社會搖又稱“美拍搖”。

到后來,短視頻行業(yè)開始占領流量市場,社會搖也在歲月的變遷中慢慢地衍生出眾多的派系,多數還是延續(xù)傳統的土味特色,但也有個別已經發(fā)展出自己的“藝術感”。
他在跳一種很新的社會搖
想象一下,一位穿著帥氣的小伙子,放著經典的配樂在鏡頭前跳著社會搖,而且表情動作都透露出一種專業(yè)的氣息,此時你會作何感想?

也許我這么講,你會感覺好奇葩,哪哪都對不上,完全想象不出這是什么畫風,但如果你看過下面這位小伙子,自然就熟悉了。
一位穿著黑色西裝的帥小伙在玉米地中穿行,背景音樂是電影《星際穿越》的經典配樂《Cornfield Chase》,10秒后音樂開始進入高潮部分,緊接著他突然搖起了舞步,神情堅毅,動作看著是優(yōu)雅又帥氣。

然后鏡頭轉向正對著夕陽的位置,慢慢地拉遠,小伙的身影也在變暗,但是那靈活的舞步依然是清晰可見。

網友們也是驚呆了,他們從沒想過一向土味感十足的社會搖,竟然也有如此高雅的一面,真是漲見識了。


視頻中,這位舞步瀟灑的小伙子網名叫“瑤生Y”,是一位年輕的視頻博主,在某音和B站都有自己的賬號,平均粉絲數在40萬左右。

據了解,瑤生是一名山西傳媒學院的大三學生,如你所見這是位00后小伙,就讀的專業(yè)是話劇影視表演,與短視頻創(chuàng)作行業(yè)算是專業(yè)對口。
既然是表演專業(yè)生,那他對于內容節(jié)奏的把控、掌握自然也是十分講究,用他的話來說就是“不卡點的話沒意思,沒有那種灑脫的狀態(tài)?!?/strong>

從一開始,瑤生就想過要做個影視自媒體,考慮到初期吸引眼球的重要性,所以他再三決定便選擇了社會搖這個比較普遍的表演形式,并在其中融入一些影視元素來增加特色和吸引力。
目前,他的出圈作《正版星際穿越搖》在B站的累計播放量已經超過400萬,曾是B站全站排行榜的第十名代表,而另一部作品《one last shake》,則讓瑤生得以真正成名。

這一次,瑤生選用的背景音樂是EVA新劇場版:終的主題曲《one last kiss》,恰好對應著他的視頻標題。
剛起床的小伙子望向窗外走廊,伸了個懶腰后轉眼就站在戶外清晨的陽光下,接著他背對陽光開始盡情地起舞。

站立在沙丘之上,沐浴在晨光之下,構圖如此具有末日廢托邦式的敘事手法,這一幕的畫面在優(yōu)雅的同時,也不禁有種荒誕的藝術美感。

網友們對于瑤生的這段“社會搖”的評價,也是不吝贊美之詞,紛紛化身為評論區(qū)帶文豪,同時也勾起了他們對EVA劇情的重溫。

同樣有著精彩演繹的,還有這部以《賽博朋克:邊緣行者》的插曲《I really want to shake at your house》為背景音樂制作的視頻《I really want to shake at your house》。
夜晚的沙丘,在僅有的燈光照射下顯得如同月球一般格外荒涼,一顆孤寂的靈魂卻在光影之中有節(jié)奏地搖動,即便身處黑暗,他的輪廓也是那么的清晰,這或許就是“邊緣搖者”。

接著下一秒鐘,畫面又回到了室內,小伙摘下墨鏡,原來剛才的畫面全都是在超夢狀態(tài)里進行的,鏡頭調轉,一張畫好了的露西畫像正呈現在大家眼前。

不久前熱播的《邊緣行者》引得觀眾們的一致好評,也令大家對于劇中的故事意難平,在這時候上一則這樣的視頻的確能帶給大家相當不錯的體驗。
看著瑤生優(yōu)雅的搖姿,很快地有一位JO廚私信他,希望能出一期JOJO5里的“黃金之風處刑曲”版本,而瑤生也是爽快地答應了。

替身使者瑤魯諾·瑤巴拿,替身名稱“黃金搖籃”(Golden Shake),能力是超乎常人的肢體靈活度和藝術理解力,無論什么場合、什么經典配樂都可以隨即做到精準卡點。

由于這首曲子本身的旋律就很洗腦,再遇上同樣帶有洗腦效果的社會搖,兩者結合簡直天衣無縫。
說到瑤生個人最滿意的作品,那就是這則《麥田里的搖望者》。

夕陽下的麥田地,他盡情地舞動身姿,落日的余光照在他的背影上,一切都顯得那么自然,且不失藝術感,當然最錦上添花的,還是他選的這首《Golden Hour》。
當然,如果你想看點帶有整活向的藝術搖,瑤生同樣也能滿足大家。

穿上白西裝、打上黑領帶,套上軍手套,最后戴上一頂吃雞專用頭盔,跟著《HandClap》的節(jié)奏在落日的沙地上一起搖擺起舞。

這優(yōu)雅與沙雕相融合的場面,還有熟悉的吃雞元素,仿佛又把大家拉回到了絕地求生火爆的2018年。
正因如此,這位視頻博主在這半年的時間里很快就收獲了不少的粉絲,也讓人們見識到了原來社會搖也可以這么藝術化,一改過去的傳統印象。

最神奇的是,他成功地將原本只活躍在三次元領域的土味潮流表演,用一種雅俗共賞的包裝形式與宅圈文化很好地建立起聯系,既不會覺得違和,也不會覺得低俗。

雅俗共賞才是真諦
2014年,社會搖第一次在互聯網被帶火,6月美拍官方舉辦了一場“全民社會搖”活動,大量的“社會搖”視頻產生,短短兩天的時間,該類型視頻的播放量將近百萬。

6月13日,“全民社會搖”的話題在微博閱讀量突破了1.5億,10月30日美拍“全民社會搖”成功申請了吉尼斯最大規(guī)模的線上自創(chuàng)舞蹈視頻集。
當時的《中國青年報》還報道過此事,繼鳥叔的“騎馬舞”之后,“社會搖”成為新一代全民盛行的舞蹈形式,各地的男女老少都相繼上傳自己隨意搖擺的短視頻。

自此,社會搖開始席卷各大視頻直播網絡,成為土味潮流文化的核心元素之一。
而說到這其中的網絡紅人,那就要數“牌牌琦”了。
精瘦的形象體格,標準的鍋蓋頭發(fā)型,緊身T恤配小腳褲的穿著,再穿上一雙豆豆鞋,大家排成一字或V字隊形,整體劃一地搖起來。

每次視頻開頭還會放出一句社會人風格的狠話,比如什么“先穿襪子再穿鞋,先當孫子再當爺”、“社會搖中萬人迷,唯有男神牌牌琦”等等。
牌牌琦自創(chuàng)的這種社會搖形式,很快在互聯網中火起來,給不少觀眾帶來一種社會哥特有的視覺沖擊。

隨著發(fā)展,牌牌琦還在社會搖中加入了很多的絕活兒,有在雪地打拳的“功夫搖”,不斷甩頭甩腦的“激光雨”,手插口袋踢腿的“八步搖”等。

再或者,一群人跳著社會搖,中途表演喊麥,穿插各種的小游戲,以此來吸引觀眾來刷禮物、沖人氣。
截至2018年4月,牌牌琦的快手粉絲數接近3500萬,那是他在互聯網最巔峰的時期,也是最后的高光時刻。

不久后,新華網發(fā)布發(fā)布了針對社會搖的批評文章,公開指責其為低俗視頻內容并加以抵制,同時也將包括牌牌琦等一眾網絡主播納入禁播黑名單。
從此,牌牌琦的快手賬號就被平臺封禁了,里面的社會搖視頻也被勒令刪除了。

雖然牌牌琦和社會搖都涼了,但是他的存在也的確影響到了短視頻內容的潮流趨勢,也分化出了很多新的搖法。
反正,只要能跟著音樂節(jié)奏一起搖擺,甭管是什么舞蹈,也甭管動作標不標準、講不講究,隨意發(fā)揮就完事了。

其中的新流派社會搖不乏有一些我們很熟悉的類型,如以分身特效著稱的“影流之主”,可以被當成減肥操的“廣西科目三”,充滿情緒表達的“悲傷搖”,或是造型時尚、動感十足的“穿搭搖”。

在社會搖不斷傳播和發(fā)展的過程里,一些博主也開始往更有技術水平的方向進階。
像“王八卦”的技術流社會搖,動作流暢、渾然天成,還加入了很多復雜的表演姿勢;博主“哲秀野王”則以花手表演為看點,雙手擺動的速度之快,著實令人眼花繚亂。

當然,也有的博主已經將懂得將社會搖與二次元相結合,用cosplay加特效剪輯,讓真人在角色設定的場景里搖起來,達到一種破次元壁的效果,代表人物有“花花攻子”。

可以說,像瑤生這種新生代的社會搖藝術家,其誕生也是一個趨勢所在---在已經被“土味”、“低俗”等標簽貼上的社會搖潮流里,嘗試著開拓出有風采、有新意、有著雅俗共賞的藝術向流派。

結語
當年,迪斯科文化剛進入國內時,一眾青年男女為了彰顯瀟灑不羈的自我個性,跑進了舞廳盡情沉浸在動感的音樂和隨性的舞蹈中。

后來,迪斯科文化通過互聯網向全國群眾帶來了社會搖,人人都開始跟著搖起來,漸漸地它變得世俗化甚至是粗俗化。
如今,社會搖在被整頓過之后,又開始慢慢地往更多樣化、有美感的方向發(fā)展,開始與新一代年輕人的圈子文化產生交流、與時俱進,由此變成一種新奇的抽象藝術。

但不管怎么變也好,它的發(fā)展永遠都繞不開當下民眾的審美追求和藝術理解,也只有沿著這樣的方向發(fā)展,才會真正被大眾所接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