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系凍干粉測評】日本8支&完結篇大總結

終于啊,千辛萬苦的把所有的凍干粉測了一遍,刷新了一下自己對凍干粉市場的認知,當然市場上還有好多的凍干粉,可能味道也不錯,但是來不及一一測過去了,后面有機會再繼續(xù)測評,給大家提供更好的內容。
首先還是本期的8支凍干粉測評視頻:

本次參與測評的咖啡凍干粉是:
ucc職人系列 紅罐/綠罐 (90g/罐)
ucc 114/ 117(90g/罐)
agf 白罐/黃罐/籃罐/綠罐?(80g/罐)
一共8款
我這次沒有比價,直接買到手大概是117/四罐和125四罐,每一杯如果都用2g的話,每一杯的價格是0.6-0.7元左右,這個性價是我在測評之前萬萬沒有想到的,作為進口的凍干粉,還能這么便宜,著實吃了一驚。
價格便宜自然有好處也會有壞處,壞處也沒有什么大妨礙,就是用的咖啡豆可能都是大宗的普通咖啡豆,所以今天的8支凍干粉都沒有讓我感受到很高的咖啡本味還原度,在風味特征上比較難以捕捉。不過人家畢竟便宜嘛,也不能要求太多了。
今天的8支凍干粉,兩只淘汰
ucc職人綠罐:暇疵風味過于明顯,不能忍痛喝下
ucc職人紅罐:酸度較強,酸質不討好,只能勉強喝下
酸度基本和下圖表述一致,苦度我覺得要比圖中描述稍微低一些

除去淘汰的兩支,剩下的六支根據(jù)酸度分級:
白瓶>114,黃罐>117,藍罐>綠罐(視頻中我叫成了黑罐)
這里面最不酸的就是綠罐了,但是看了幾家淘寶店的產品描述,竟然有說綠罐酸度很高的,我也是一臉懵。
所以,日本的這8個,大家盡管按照對于酸度和苦度的喜好去選擇,避開職人系列即可。
---嘿,分割一下---
知乎的默認分割線又占地方又會主動跳出來,吐槽一下
縱觀三期的測評,21支凍干粉可以分成兩個梯隊:
梯隊一:風味的追求 (三頓半、永璞、小滿)
這一梯隊中,比較推薦的是永璞的三款混合裝,其次是小滿2號,其次是三頓半的6款混合裝
永璞:風味還原很棒,各有特點但是又不至于過于跳脫讓剛接觸的人抵觸,加水加奶都能找到合適的選擇
小滿:風味的還原也不錯,可惜1號有點深了,2號值得嘗試,另外一個問題就是1號重量品控竟然出現(xiàn)問題,誤差最高可達17%以上,神秘失蹤的咖啡粉哦
三頓半:營銷滿分,可能是李嘉琪帶了一波工廠瘋狂加速,導致了1號豆子沒有炒熟,很明顯的未成熟的味道,2-4號也都還可以接受,5號就必須加牛奶了,6號我也扛不住了,太深了,買的時候都是混合裝,6支混合的跨度肯定會讓你歡喜讓你憂。
梯隊二:生活的剛需 (agf、ucc、麥?。?/strong>
這一梯隊都是性價比超高的了,都叫凍干飯,但是這里的卻便宜的多。便宜我們就不要講太多風味了,畢竟這個價格也買不到很厲害的豆子。
agf/ucc:?這兩個品牌的包裝、顆粒的相似度都很高,應該是日本比較成熟的產業(yè)了,所有的品種風味特征都不太明顯,但是酸度苦度都可以感受到,在上面做了酸度的分級,選擇起來可以按照酸苦來選,還是比較簡單的。
麥?。?/strong>麥隆這支有些詭異的不像咖啡,和ucc職人系列一起出局,大家稍事避開,當然,如果你想嘗試的話也是沒有問題的。
看到這里你是不是對于自己該選哪一個心里有數(shù)了呢?
這次的凍干粉之測評就差不多結束了
完犢子,還有這么多凍干粉感覺夠我喝好幾年的
如果你想要了解更多咖啡的相關內容,保持關注我的知乎專欄哦~
還有同名公眾號:喝杯咖啡壓壓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