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篇】暈房癥(1)
第一個暈房癥的病人出現(xiàn)時,沒人把他當回事。醫(yī)生普遍認為屬于心理疾病,心理輔導配合少量藥物就可以解決。然而問題并沒有他們所想象的那么簡單。
暈房癥的癥狀是,厭惡待在房間里,渴望在野外進行活動。如果強行使病人待在封閉空間,會導致其頭暈、嘔吐、流鼻血,甚至大小便失禁。
研究者做了以下實驗:
一,將十名病人分別放置在不封頂,有兩扇窗戶和一扇門進出的房間里(病人間相互不可見,窗外是一片無人的景色),房間里有一份當天的報紙,一張桌子和一把椅子。研究人員要求他們盡可能長時間地待在房間里面。二十分鐘后,有三名病人陸續(xù)離開房間,其中一名立刻開始嘔吐。又五分鐘后,五名病人離開房間。又兩分鐘后,最后兩名病人離開了房間,并且要求喝礦泉水。
二,將另外十名病人分別放置在封頂,其余條件與(一)相同的房間中。十三分鐘后,七名病人先后離開了房間。再三分鐘后,兩名病人離開了房間。之后一分鐘,最后一名病人跑出房間并暈倒。此次所有病人離開房間后都要求喝大量的礦泉水。
三,將另外十名病人分別放置在僅有一扇門,其余條件和(二)相同的房間中。僅十分鐘后,所有病人都離開了房間,并且要求喝大量的礦泉水,其中一位病人還想要進食水果。
四,將另外十名病人分別放置在與(三)相同的房間中,但是在不事先告訴他們的情況下將門鎖上(在內(nèi)部可以通過鑰匙打開)。十分鐘左右,一位病人準備離開房間,卻發(fā)現(xiàn)房間門無法打開,研究人員告訴他鑰匙就在桌子上,他起初很耐心地擺弄門鎖,但在插入鑰匙發(fā)現(xiàn)門還沒打開后開始大喊大叫,拍門,用頭撞門。研究人員多次告訴他要擰轉(zhuǎn)鑰匙,他似乎并沒有聽見,研究人員只好打開門放他出來,然而剛離開房間他就咬住了最靠近的研究員的胳膊,然后昏厥并且大量流鼻血。其他受試者立即被放出。研究就此停止。
今天是暈房癥爆發(fā)的十周年。
現(xiàn)在普遍認為,暈房癥屬于傳染病,傳播途徑未知,目前所知就是以任何途徑接觸過患病者的人都有概率患上,胎兒有極大概率從母親處感染。第一個被發(fā)現(xiàn)的病人被認為不是第一個患上暈房癥的人。
現(xiàn)在,世界上大部分人都居住在野外,政府建立了野外生存中心,供居住野外的人使用。生存中心由金屬籬笆圍成,內(nèi)部環(huán)境一般不進行除安埋電線水管以外的改造。生存中心的網(wǎng)絡來源于近地衛(wèi)星,在網(wǎng)速和穩(wěn)定性上仍有許多問題,不過也在積極改造中。
我叫臨江路,是兩名暈房癥患者的孩子。

本篇目屬于特別篇,因此歸于第一點五季度。第二季度的故事不久后會與大家見面。感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