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風破浪:關于成團名單,意難平可以理解,有些質(zhì)疑要不得!
與很多同類型的節(jié)目一樣,《乘風破浪》的成團名單曝光后,引起了不少人的不滿。
居心叵測的質(zhì)疑
用當下流行的說法,稱之為“意難平”,就是為某一位姐姐未能成團而感到惋惜。個人認為這種心情是可以理解的,畢竟每個人的審美不同,所以心目中的成團名單也不盡相同。

但在“意難平”中,卻夾雜著一些不和諧的聲音,甚至可以稱之為居心叵測。例如有人提出質(zhì)疑,為什么允許港臺藝人成團人數(shù)過半?為什么第一名是王心凌?

PS:五位港臺藝人成團,依次為王心凌、鐘欣潼、蔡卓妍、薛凱琪和郭采潔。
如果這些質(zhì)疑是針對鄭秀妍和于文文,或許還可以理解為愛國,畢竟兩人是外籍藝人。只是表達方式不恰當,顯得過于憤青了,大家可以給予包容。但刻意針對港臺藝人,實在要不得,因為大陸藝人和港臺藝人皆是國內(nèi)藝人。有意進行區(qū)隔,屬于人為制造矛盾,要么不識大體、要么用心險惡。

需要正視的客觀事實
這件事不僅涉及原則,而且也是客觀事實?;仡檭?nèi)娛的發(fā)展歷程,不難發(fā)現(xiàn),在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只能對港臺娛樂產(chǎn)業(yè)望其項背。這種情況直到2010年前后才開始逐漸改變,在此之前,一線藝人中90%出自港臺娛樂圈。尤其是歌壇,港臺方面可謂人才輩出,這其中就包括參加了本季《乘風破浪》的王心凌、蔡卓妍、鐘欣潼等人。

換而言之,在40歲左右乃至年紀更大的藝人群體中,港臺藝人的知名度普遍要遠高于同齡的內(nèi)地藝人。不僅作品廣為流傳且經(jīng)久不衰,而且已經(jīng)成為了一代人乃至幾代人難以忘記的美好回憶,故而在30+姐姐中自然是人氣爆棚了。

王心凌的《愛你》、蔡卓妍和鐘欣潼的《下一站天后》等等,皆為毋庸置疑的“回憶殺”,更是那些“意難平”姐姐所不具備的。在《乘風破浪》的舞臺上,“回憶殺”毫無疑問是最具殺傷力的,也是絕大多數(shù)觀眾所無法抗拒的。這是一個客觀事實,一部分觀眾有不滿的情緒很正常,但不能為了一己之私而隨意抹黑。
結語
正所謂眾口難調(diào),而結果只有一個,不可能讓所有人都滿意。稍有不滿意,就無所不用其極地進行言語攻擊,豈不是變成了網(wǎng)絡暴力嗎?

每個人的觀點只能代表自己,代表不了大多數(shù)人的想法,不能因為不合自己的心意就口不擇言。就事論事談論《乘風破浪》的成團名單是觀眾的權利,但肆意攀扯不可取,同樣需要謹言慎行。
個人觀點,不喜勿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