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一切都是果子娘的復仇局(一)

前提前提,若曦是純元。 新帝登基大典那日,一位衣著華麗的貴人來到了我這里,她說,額娘,你想回宮嗎,我來接您回宮。 她叫我額娘。 她是我未過門的兒媳。 她是當今太后。 她也是嬛兒。 我搖了搖頭,故人皆已不再,那座似牢籠般的宮城,又有何可懷念的。 “額娘,我很羨慕你?!?她臨走時,這樣對我說。 我瞧著她的背影,她無疑是天下之中最尊貴的女人,而我,一個老姑子,有什么可值得歆羨。 大約,大約是她也曾想逃離,卻未能如愿吧。 可我,卻如愿以償。 我復了仇。 我的兒媳替我殺了那個人,以最殘忍的方式。 只不過,代價是允禮。 我抬頭望著天空,那里有我的愛人,我的孩兒,還有曾經那些與我親密無間的人。 圣祖爺,臣妾來了。 一切該從何說起呢,應該是康熙四十三年選秀開始,馬爾泰家的小姑娘陰差陽錯做了圣祖爺身邊的奉茶女官開始。 那一年,允禮還只是七歲的孩童,什么都不懂的年紀,可奪嫡之相已顯。 當時還是先太子胤礽為首,四阿哥輔之,八阿哥之列虎視眈眈,蓄勢待發(fā)。 盡管圣祖爺多番偏寵先太子,可先太子不成器之勢已成大局,群臣不忿,眾皇子不服。 可不管是四阿哥還是八阿哥,兩大陣營之中,人才濟濟,無論如何,允禮是沒有希望的。 既然沒有奪龍之心,那便要存生存之道。 于是,我把目光放到了德妃娘娘身上,她的兩個兒子,四阿哥與十四阿哥分屬兩個陣營,不管將來局勢如何,她都會是最后的贏家。 若得她庇佑,允禮想必將來之路不會太難走。 事情果如我所想。 德妃娘娘的兩個兒子已成人,皆有了府邸,并不常在宮中陪伴,她也是孤寂得很,允禮打小嘴巴甜,會哄人,故而,總能討得德妃歡心。 只不過,與她處的久了,我才發(fā)現,原來她的兩個兒子關系并不融洽,一個冷漠內斂,一個飛揚熱情,這也與德妃的偏寵有關。 我不大明白,允禮不過七歲,我就已為他謀劃未來,如何她卻可以對自己的孩兒對待相差甚遠,都是她的骨肉。 兩個阿哥平時很少來往,即便是入宮,也總是差著時辰,避免相見,可他們對我和允禮總是客氣,大概是感激茫茫深宮之中,母妃有我的陪伴,能少了幾分孤獨。 而女官馬爾泰若曦,打破了這一僵局。 破天荒的,兩個阿哥齊齊向德妃娘娘替她求情,不止是我驚詫,連允禮都好奇,拉著我要去養(yǎng)心殿瞧瞧這位新晉的奉茶女官。 “額娘,是那個十三妹!” 是了,我見過她。 宮里的人都見過,就是在那年中秋,老十被賜婚的那個中秋,她奉召入宮,一番言論引得圣祖爺甚是開懷。 是她,那我就不奇怪了。 她是有本事的。只是宮里從不缺有本事的人。 可入了宮后,她反而收斂了鋒芒,再也沒做過像與明玉格格發(fā)生沖突諸般,她循規(guī)蹈矩,謹慎多思,不過十幾歲的年紀,卻總能在皇上與諸位皇子之間游刃有余,她似乎合該就是宮中之人。 后來我反復在想,圣祖爺那時候形成的四阿哥與八阿哥兩大對立陣營,她在其中到底是什么角色。 將男人的野心權謀安到她一個小姑娘身上,著實是為不妥,可當年的四阿哥,看似云淡風輕,從未在任何人面前表露自己的心意,將自己全部包裹在先太子胤礽的走狗之下,甚至多方勸和先太子與八阿哥之間的沖突,是什么讓他浮出水面呢。 答案無疑是馬爾泰若曦。 我記得最后八福晉臨死前去宮中找到她,對她說的那番話。 那只是證實我的想法。 在那之前,八阿哥早就把目光注視到了四阿哥身上。 沒有人發(fā)現,除了在暗處觀察局勢,為我的允禮隨時謀劃的我。 可誰讓她那般貪心,一面與自己的姐夫情意綿綿,一面又對四阿哥偷寒送暖。 是她的小心思害了她自己,還有她所謂的親人愛人。 八阿哥因為她對原本友好的四阿哥存了敵視之心,加上她的那番提醒,原本就謹慎的八阿哥,更是水到渠成地出手。 所有的一切都是她,她還自以為是的情深。 她的這份深情,正好成為我復仇的第一利器,輕輕一步,甚至不必讓她留意到我,便讓最后的他倆都痛不欲生。 我原本是喜歡她的,甚至是欽佩她的。 她雖之前與八阿哥四阿哥拉扯,可后來的她愛的果敢,她做了宮里所有人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 抗旨拒婚。 我還記得那幾日圣祖爺總是跟我念叨她,一會兒問李德全她的年紀,一會兒同我相看宮外的那些青年才俊,一會兒又說起宮中阿哥們的脾氣,他盤算了好久。 圣祖爺,他是真的很疼愛自己身邊的這個小姑娘,甚至比對他自己的公主還要上心。 公主的歸宿大約是政治聯姻,只要年紀到了,便可下嫁。 可她,圣祖爺想讓她過的好,更想她過的尊貴。 于是,他選中了當時自己最喜歡的兒子,十四阿哥。 原本這都是我的猜測,直到雍正爺登基,十四阿哥拿著從圣祖爺那兒求來的一道賜婚圣旨。 我對她的恨意,更甚。 她是知道的,她那般玲瓏的心腸,她是最懂圣祖爺的身邊之人。 那個威風凜凜的大將軍王,重情,懂謀,更愿意為了她屈膝,將來,將來之事,她前途光明。 這是多么好的歸宿。 她看不上,我不怪她,她愿意承受抗旨之后的雷霆之怒,我佩服的五體投地,可她憑什么辜負圣祖爺的一片用心。 她在浣衣局八年。 圣祖爺罰了她八年。 可在臨終之際,他把當初他最疼愛的小姑娘又叫回來了,他雖心中有盤算,可也還是怕意外,怕將來的登位者不管她,她真的要在那浣衣局一輩子。 圣祖爺也許想了十年都沒明白,為什么他深思熟慮的這門親事,會被身邊這最懂權衡的小姑娘拒絕,可是,他死的時候知道了。 因為,她是第一個跪在地上,對著那篡位者山呼萬歲的人。 圣祖爺替她算好了一切,唯獨算漏了她的心思。 也許他在天上也不明白,為何那心思玲瓏的女官,會在感情這件事上鉆了牛角尖,她在浣衣局十年受苦,她的心上人連一句求情都沒有。 那個心思深沉的四王爺,最懂得明哲保身。 他的弟弟,他的愛人,都不會成為他上位的阻礙,他們都能被犧牲,只要他還能被保住,只要他還不是像八王爺那樣永遠失去了資格,只要最后一刻,是他的人守在宮中。 可最后,他心愛之人還能義正嚴辭地替他說辭,那皇位對他來說,不只是皇位,他的身上壓著千斤重擔,十三阿哥的命運,她的命運。 可若是讓出那皇位呢,一切還會發(fā)生嗎? “舒妃妹妹,我知道你最懂皇上的心思,你告訴我,皇上究竟屬意的是哪位阿哥?” 德妃拉著我的手淚眼婆娑。 若是在從前,我一定心里說她偏心小兒子,可如今,我卻無法說出口。 我是知道的,我是懂的啊。 可是為了我的允禮,我什么都不能說。 那個篡位者,他是如此狠辣,對待曾經的對手,半絲不手軟,哪怕那都是他的親兄弟,他眼里心中都是報仇,對他這些年受的委屈,對他親近的弟弟這十年的苦難,對他最愛的人八年以后不堪一擊的身體,甚至,還有他母親的偏心。 沒有人能勸他了。 他的額娘以死相逼,誓死不做太后,可他居然以十四阿哥的生命相迫,逼德妃妥協。 是啊,連德妃娘娘都能妥協,誰還能脅迫的了他呢。 可我不甘愿啊。 他篡改了圣祖爺的圣旨,與圣祖爺最信任之人同謀。 胤禛卑鄙無恥。 馬爾泰若曦,更勝一籌! 我絕不,絕不讓他們如愿,我要替圣祖爺報仇,他們誰都不能過得暢意。 從齊妃身邊的喜鵲被杖斃被若曦親眼瞧見開始,這個局就開始了。 她不是最心善情深嗎,他不是最怕她憂慮多思嗎。 他們越怕什么,我就越讓他們看到什么。 雍正的狠戾,他想要在她面前藏起來,我偏不! 宮中最不怕的就是長舌,宮里哪能藏住什么秘密,不過三兩句,便有人跑到她面前訴說一二。 對大臣五馬分尸,對宮女心狠手辣,對他的兄弟們步步緊逼,這些,還遠遠不夠。 那次十三福晉入宮赴宴,我專命人在她們背后指指點點,綠蕪是煙花女子,無疑是十三阿哥府上最大的污點,可偏偏十三阿哥不在乎,與綠蕪十年的相依為命,情深意重,更是讓其他苦守十年的福晉們心中嫉恨,如今這般光明正大的受辱,她們必然不會讓綠蕪與十三爺逍遙。 我的計謀很成功,只是除了,我沒有想到綠蕪這般壯烈女子,寧愿自盡。 “額娘,綠蕪姐姐明明陪著十三哥吃了十年的苦,為什么苦盡甘來了,她卻要離開。” 允禮已經長大了,他其實被我養(yǎng)的很好,我從不期盼他能得大位,只想他能做一閑散王爺,他比起宮里的其他阿哥,活的更恣意。 所有的阿哥里,我最欣賞的就是十三阿哥,如果他沒有卷入四阿哥的奪嫡之路,他該是全天下最瀟灑的人,可偏偏。 那么我的允禮可以像他那般活著,而且不必背負十年養(yǎng)蜂夾道之苦的活著。 我笑著摸他的頭:“也許對綠蕪姑娘來說,退出和放手方是成全?!?“可是喜歡一個人就要契而不舍啊,額娘,您與皇阿瑪常伴一生,若曦姐姐與皇兄如今也守得云開,真情是可以打敗所有困境的?!?這個傻孩子哪里懂什么真情呢,不是所有的愛人都能有相守的機會,深陷其中便不能自已。 上天給的障礙尚能跨越,可人生出的荊棘方是寸步難行。 那個時候,我滿心以為自己扮演了上天的角色,如神一般的懲罰著所有做錯事的人,而我的兒子,會在我的布局下,安安穩(wěn)穩(wěn)走完他平淡的一生。 卻未曾想,上天也在看著我,用我的兒子作為我致命的一擊。 我看到綠蕪的死給他們造成的傷害,心中更是明了,越是殘忍,他們便越是痛苦。 那么,對馬爾泰若曦來說,下一個致命傷害之人,該是誰呢? 玉檀。 我執(zhí)下手中黑子,雍正,給自己留了一個好棋呢。 宮中個個都是人精,若要說其中蠢笨之人,當屬齊妃。 當初不過我三兩句話,便挑撥地她派喜鵲去打探雍正的喜好,她因此沉寂了好久,也該是時候在新帝面前露一露臉,她那隨了她的兒子就是最好的工具。 與他傻額娘如出一轍,他的方式就是拉攏雍正的身邊人。 宮里人都知道,若曦是雍正最好的突破口,可雍正太寶貝她,把她圍的滴水不漏,后宮沒有一個女人能碰到她,最多最多就是皇后得令去養(yǎng)心殿看看她。 可她到底不是皇帝,比起皇帝,她實在是好拿捏,玉檀就是她最大的漏洞。 果然,弘時找到了玉檀。 一個是急求表現的皇子,一個是敵方陣營的探子,一拍即合。 這一把,算是觸了雍正的逆鱗。 兒子還是他的兒子,心上人的妹妹卻不再能仗著勢。 蒸刑。 這兩個字傳入我耳際時,連我都滿身寒涼。 瞧吧,我便說,他那樣把皇位看的如此之重的人,怎么會為了任何人手軟,哪怕是心愛之人,也不能挑戰(zhàn)他偷來的皇權! 若曦是親眼瞧著她的妹妹慘死的。 他們再也不能不管不顧的相愛了。 真好。 可為什么,那般冷血無情的雍正,還是愿意低聲下氣地哄她呢,他一向對所有人不假以顏色,卻能對著她那樣小心呵護。 所以,她會心軟。 即便是隔著妹妹的慘死,她也會因為不忍,而原諒他。 愛與恨摻雜之中,終究是愛至上的。 這遠遠不夠。 何況,他們還有了孩子。 是了,我的方向錯了,從一開始就不應該從若曦下手,她重情,不僅對她的親友重情,對她的愛人更是。 可雍正是嗎? 他如今愿意這般對待若曦,是因為在他漫長的冷血人生里,只有十三和若曦是可以為了他心甘情愿付出一切的,可若是若曦對他并非如此呢? 我想到了若曦與八阿哥之間的那段過去,是時候,讓雍正知道了。 根本不需要有人去雍正面前說什么,只需要在他對付老八的時候添一把火,若曦便會自露馬腳。 這是一個環(huán)。 雍正懲罰老八,若曦便自苦替他求情,而雍正因為若曦自苦,更會憤恨老八。 可他若是知道,老八對若曦來說,不僅僅只是姐夫、玩伴,還是曾經的愛人,還能對枕邊之人滿心愛意嗎? 明慧的話對馬爾泰若曦來說,是必殺。 她是真的想要所有人都能有個好結局,可這一切偏偏就是她造成的。 若是當初順應圣祖爺的意愿,立十四阿哥為帝,每個人都不一樣。 她依然能和她的四阿哥長廂廝守,十三阿哥也會被放出來,八阿哥他們依然在朝堂風光。 一切都會比現在更好。 我相信這才是圣祖爺想要看到的景象,他如何愿意看到自己的兒子互相廝殺,他為后世留下了最好的安排,被這兩個人用私心打破,那就由他們來承受這代價才是。 若曦的孩子沒有了。 老八添油加醋將他與若曦的過去告知天下。 他們之間徹底結束了。 過去所有的情愛,全部變成了一場陰謀,她是老八派來的奸細,一句話泯滅了十幾年的相守無依。 若曦離宮的時候,我與允禮站在城墻上看了許久。 “額娘,是不是所有的有情人,其實最后都不能終成眷屬?!?允禮不懂,他只看到這么多年,雍正與若曦情比金堅,矢志不渝,卻不知道,最經受不起的便是人心。 就是那一日,我自請離宮修行,將允禮托付給了德妃與雍正。 我知道允禮會在宮中活的很好。尤其是十三阿哥離世,他便代替了宮中十三的地位。 德妃娘娘以前說笑我養(yǎng)出了一個小十三,卻未曾料到這一日,竟成了允禮的保命符。 雍正即便狠戾,在若曦與十三接連離去,也不忍心滅了自己的念想。 何況,允禮實在不是一個能被他放到對手層面中的人,他太過天真,他只需要扮演好自己逍遙王爺假十三的角色就足夠了。 “額娘,宮里那個皇兄的新寵貴人,她長得和若曦姐姐一模一樣!” 溫宜生辰過后,允禮第一時間跑來告訴我。 “額娘,我遠遠地瞧著她與婢女在河邊戲水,差點兒沒反應過來,好像就是若曦姐姐當年剛入宮的樣子?!?“宮里的那些娘娘好像嫉妒她得寵,故意讓她跳純元皇后的《驚鴻舞》為難她,是我吹笛子幫她解了圍,皇兄十分高興呢!” “十哥這人嘴壞的很,說人家一個小姑娘還不如他府上舞妓跳的好,多虧十嫂是個明事理的,攔住了他,不過我也同他辯了幾句,十哥年紀大了,嘴倒是越發(fā)厲害了,也不知道跟誰學的?!?允禮對這位新貴人感興趣的很,一來便滔滔不絕。 我原本以為一切都結束在若曦離宮那一刻了,他們此生都沒能見上最后一面,該是一輩子的遺憾與悔恨。 可沒想到,雍正竟為自己這般。 那么,一個新的棋局又生成了。 (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