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被“為之奈何”騙了:漢高祖劉邦的軍事才能究竟如何?
秦末漢初是中國歷史上的軍事發(fā)展變革時代,涌現(xiàn)出了很多優(yōu)秀的名將軍事家,其中的代表就是項羽和韓信。而與項羽、韓信相比,劉邦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就是個只會問“為之奈何”的人,根本不算是名將。

可九江王英布在造反前說:“上老矣,厭兵,必不能來。使諸將,諸將獨患淮陰、彭越,今皆已死,馀不足畏也?!边@表明英布認為劉邦的軍事才能僅在韓信、彭越之下。那么劉邦的軍事才能究竟如何呢?

劉邦出身于社會中下層,起兵反秦前不過就是個芝麻綠豆大的泗水亭長而已,自然沒有說過什么正規(guī)的軍事教育。因此與貴族出身的項羽、韓信(破落)相比,劉邦的軍事才能是起兵反秦后逐漸學習成長的。

劉邦的軍事生涯大體上可以分成五個階段:一是沛縣起兵到投奔項梁;二是進攻關中;三是平定三秦;四是與項羽的滎陽鏖戰(zhàn);五是登基后消滅諸侯王。而劉邦的軍事才能在這五個階段的表現(xiàn)是不一樣的。

在沛縣起兵到投奔項梁的階段,剛出新手村的劉邦表現(xiàn)確實不好,連雍齒都啃不動。但在進攻關中的階段,率領偏師的劉邦連續(xù)擊敗秦軍,在藍田殲滅了秦朝最后一支主力部隊,這個戰(zhàn)績在秦末僅次于項羽。

平定三秦的總指揮算是韓信,劉邦的表現(xiàn)并不突出。而在滎陽鏖戰(zhàn)的階段,劉邦雖然在野戰(zhàn)中屢敗于項羽,但卻擊敗了項羽之外的楚軍大將。正因為劉邦把項羽牢牢地拖在了滎陽,韓信才能順利地經略北方。

等到了消滅諸侯王的階段,劉邦的表現(xiàn)就完全稱得上是“威加海內”了,所有造反的諸侯王都不是劉邦的對手。哪怕是“白登之圍”,劉邦在戰(zhàn)場上也算是與匈奴打個平手,比宋朝、明朝的某些皇帝強多了。

綜合來講,韓信對劉邦“陛下不過能將十萬”的評價算是比較準確的??梢哉f在秦末漢初,劉邦的軍事才能也就比項羽和韓信差,超過英布、章邯等人,算是能排進當時天下前列的優(yōu)秀軍事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