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詞話 第十三天
#三伏詞話 第十三天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出自晏殊的《蝶戀花》
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晏殊,以詞著稱,尤擅小令,與其子并稱“大小安”,與歐陽修并稱“晏歐”,一生除了得罪劉太后,并無大不順之事,位極宰相。
《蝶戀花》,又作《鳳棲梧》,《鵲踏枝》。這首詞初讀或許不覺得有太多妙處,但回首細看,就能發(fā)現(xiàn)詞中許多細節(jié)前后呼應,“雙飛”對上“獨上”,而為何是“獨上”,緣是“離恨”。從“昨夜”“到曉”,徹夜無眠,為何“望盡天涯”?是因為思念之人,不“知何處”。
詩人寫離愁總是有些獨樣的默契,晏殊寫“燕子雙飛去”,他的兒子晏幾道借用翁宏寫過的“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原句出自翁宏的《春殘》);晏殊寫“斜光到曉穿朱戶”,溫庭筠寫“偏照畫堂秋思”,蘇軾寫“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p>
下文還有一個“尺素”,由于古人用白娟(即素娟)寫信,且長約一尺,所以用尺素代指書信,語出《古詩十九首》,“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
明天講,他兒子晏幾道的一首詞《臨江仙》
當時明月在,曾照彩云歸。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