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山東大蔥到盛世歡歌,國禮還有哪些“驚喜”是你不知道的?
大美中國,風雅千年?!岸Y”,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符號之一。國禮,借助物品傳遞本國的道德觀念或風俗儀節(jié),因此在選擇上尤為重要。
數(shù)古歷今,國禮一直是中國外交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它在傳遞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友誼、展示人類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和智慧的同時,也為莊嚴隆重的外交場合增添了雅致。
一件件國禮,背后是一段段中國與其他國家推動文明交流的佳話。若論中國足以承載禮之高度的國寶重器,那必然得有玉、瓷、錦、花絲鑲嵌和景泰藍等古法技藝。
1998年美國總統(tǒng)克林頓訪華時,收到的禮物中有一塊產(chǎn)于柳州來賓的國畫石。草花石,因為石頭上的圖案猶如傳統(tǒng)筆墨意趣中風格顯著的國畫技法,于是便稱作國畫石。國畫石是大自然鬼斧神工天然形成的藝術(shù)品,每一方都是不可仿制的孤品,備受國內(nèi)外藏家的青睞。
2003年,作為博鰲亞洲論壇唯一指定國家領(lǐng)導(dǎo)人禮品——鈞瓷·祥瑞瓶,采用古布幣造型,四角飾以祥云,四面飾以瑞獸,象征著天地人和合、四海升平。鈞瓷作為中國古代五大名瓷之一,以其獨特的釉料及燒成方法產(chǎn)生的窯變神奇而聞名于世,有“進窯一色,出窯萬彩”之說。
2014年APEC峰會期間,送給各國元首夫人的禮物——花絲鑲嵌《繁花》手包,令花絲鑲嵌工藝再次走進了大眾的視線?;ńz鑲嵌是一門古老的宮廷手工技藝,一根根金屬花絲,要經(jīng)過堆、壘、編、織、掐、填、攢、焊八大工序,才能制出各種造型生動的工藝品和精美雅致的首飾。
手包結(jié)合絲綢內(nèi)膽,并配以京繡方巾,下部是盛開的月季花,象征著匯聚和團結(jié)。
2017年1月18日,中國政府向聯(lián)合國日內(nèi)瓦總部贈送了景泰藍《盛世歡歌》瓶。景泰藍,又稱銅胎掐絲琺瑯,與雕漆、玉器、象牙雕刻并稱為“四大名旦”,景泰藍制作技藝更是于2006年入選首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
盛世歡歌瓶,主題圖案由孔雀、牡丹、玉蘭、和平鴿等元素構(gòu)成,象征著安定祥和、繁榮發(fā)展,既富有中國文化底蘊,又承載著諸多美好寓意,以一國之禮,福祝世界。
但,也還有些特殊的、意想不到的國禮:比如毛主席在新中國成立后,對蘇聯(lián)進行了漫長的訪問,而且還帶去了一份特別的見面禮——五千斤山東大蔥。而周恩來總理數(shù)更是把1964年金秋10月新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的照片當作奇特的禮物贈送給友邦多國,堪稱世界上令人“震撼”的國禮。
國際交往,講究禮尚往來。國禮既是文明交流互鑒的使者,也是國家間友好關(guān)系的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