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青色头像情侣网名,国产亚洲av片在线观看18女人,黑人巨茎大战俄罗斯美女,扒下她的小内裤打屁股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加里波第將軍,“兩個世界的英雄”與“意大利三杰”,意大利統(tǒng)一戰(zhàn)爭的英雄

2019-03-04 18:09 作者:甲胄24K滴純金  | 我要投稿

相信對意大利近代歷史感興趣的小伙伴都應該對意大利三杰之一的加里波第將軍不陌生吧,今天我們就來講講加里波第將軍的戎馬一生。

朱塞佩?加里波第是個意大利愛國志士及軍人。他獻身于意大利統(tǒng)一運動,親自領導了許多軍事戰(zhàn)役,是意大利建國三杰之一。而由于在南美洲及歐洲對軍事冒險的貢獻,他也贏得了"兩個世界的英雄"的美稱。

加里波第在意大利獨立戰(zhàn)爭中,取得輝煌戰(zhàn)績?yōu)橐獯罄y(tǒng)一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后人稱他為“現(xiàn)代游擊戰(zhàn)之父”是當之無愧的。他在軍事實踐中創(chuàng)立的一整套戰(zhàn)略戰(zhàn)術(shù),是意大利乃至全世界人民寶貴的精神財富。

加里波第本人以及王牌“紅衫軍”鎮(zhèn)樓

加里波第將軍的大頭照
加里波第將軍的全身照
紅衫軍一波烏拉沖鋒嚇尿了敵軍
意大利紅衫軍硬杠法蘭西紅褲子軍,看誰紅

加里波第其人

他是一個有著非凡經(jīng)歷的天才軍事家:在南美洲的叢林中戰(zhàn)斗過,率領千人“紅衫軍”為祖國統(tǒng)一立下不朽功勛,被譽為“兩個世界的英雄”。在近代意大利歷史上,還沒有人像他一樣贏得如此廣泛的尊敬和愛戴,幾乎每座城市都有他的雕像,以他的經(jīng)歷為背景所拍攝的影視作品更是不計其數(shù)。他,就是意大利家喻戶曉的傳奇式英雄——加里波第。

初露崢嶸時

1807年7月4日,朱塞佩·加里波第誕生在撒丁王國的古城尼斯,父親喬瓦尼·加里波第是一個船長,母親羅薩·雷蒙迪是一個心地善良的勞動婦女。幼年的加里波第雖然家境并不富裕,卻十分勤奮好學,并酷愛狩獵和冒險。拿破侖手下的馬塞納元帥與加里波第是同鄉(xiāng),曾追隨拿破侖南征北戰(zhàn),軍功卓著,他的業(yè)績對年幼的加里波第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

當時的意大利還處于四分五裂的狀態(tài),北部被奧地利統(tǒng)治著,南部的兩西西里王國控制在西班牙手里,中部則是教皇國的轄地。國家的分裂和外族的統(tǒng)治,阻礙著意大利資本主義的發(fā)展,也給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年輕的加里波第深深地為國家的前途和同胞的命運擔心,認為只有奮起革命才能拯救意大利。

加里波第的家庭以海岸貿(mào)易為生,因此使他進入了海洋生活。他積極地參與尼斯意大利人(英語:Nizzardo Italians)共同體,并在1832年正式成為了一名商船隊船長。

在1833年4月,他帶著一船橙子,乘著“克洛林達號”(Clorinda)縱帆船,去了俄羅斯塔甘羅格。在港口的十日中,他遇到了來自奧內(nèi)利亞(英語:Oneglia)的喬萬尼·巴蒂斯塔·庫內(nèi)奧(Giovanni Battista Cuneo)。庫內(nèi)奧是一名在政治上活躍的移民,也是朱塞佩·馬志尼的秘密的意大利青年黨(英語:Young Italy (historical))(La Giovine Italia)運動的一員。馬志尼是意大利統(tǒng)一運動的一名積極倡議者,主張通過政治與社會改革,使意大利成為一個開明的共和國。加里波第加入了這個社團并宣誓要奉獻自己,為了從奧地利的支配之下解放與統(tǒng)一祖國而奮斗。

翌年,他又參加了意大利的海軍起義。起義失敗后,加里波第被迫流亡巴西避難。

年輕的加里波第與馬志尼


加里波第先是航行到了突尼斯(英語:Beylik of Tunis),最后才抵達了巴西帝國。到了巴西之后,他加入了南里奧格蘭德共和國(英語:Riograndense Republic)的事業(yè)。南里奧格蘭德當時正企圖從巴西分裂出去,加里波第加入了當?shù)卮蟮刂鞯牟筷?,反抗這個剛剛獨立的巴西帝國。這場運動叫作“破衫戰(zhàn)爭(英語:Ragamuffin War)”,造反者們叫作“破衫漢”(Ragamuffin)。

加里波第奉命組建并擔任共和國海軍司令。他曾率軍屢挫巴西帝國政府軍,顯示出過人的膽略和軍事才能。1841年,加里波第離開巴西前往烏拉圭,參加該國保衛(wèi)獨立的戰(zhàn)爭。他率領麾下的意大利軍團馳騁疆場七年,取得了一系列輝煌的戰(zhàn)果,受到烏拉圭政府和人民的高度贊揚。身經(jīng)百戰(zhàn)的加里波第,也在這一時期積累下豐富而寶貴的軍事經(jīng)驗。

在這場戰(zhàn)爭期間,他遇到了安娜·里貝羅·達·席爾(即“阿妮塔”,“安娜”在意大利叫作“阿妮塔”)。在1839年10月,當“破衫漢”們準備宣布將巴西的圣卡塔琳娜州宣布為又一個共和國時,她加入了加里波第,登上了他的“帕爾多河號”(Rio Pardo)船,并在因比圖巴(Imbituba)和拉古納(Laguna)的戰(zhàn)役中與加里波第并肩作戰(zhàn)。

在1841年,加里波第與阿妮塔移居到了烏拉圭蒙得維的亞,加里波第開始作為商人與教師(英語:Schoolmaster)在當?shù)毓ぷ鳌K麄兌嗽诘诙暧诋數(shù)亟Y(jié)婚。他們有四個孩子[5]——梅諾蒂(Menotti,1840年生),蘿西塔(Rosita,1843年生),特蕾西塔(Teresita,1846年生),里喬蒂(Ricciotti,1847年生)。阿妮塔是位熟練的女騎手,據(jù)說她曾教過朱塞佩巴西南部與烏拉圭的牧人文化。

加里波第與妻子阿妮塔并肩作戰(zhàn)

紅衫軍初創(chuàng)

在這段時期,朱塞佩正式確立了他的標志服裝:紅衫、南美洲斗篷(英語:Poncho)、墨西哥帽(英語:Sombrero)。這些都是當?shù)啬寥说某R姶┲?/p>

意大利軍團采用了黑旗來作為旗幟。黑旗表示了意大利正在悲傷之中。這面黑旗的中部有一座火山,它則標志了他們祖國的潛在的能量。盡管那個時代沒有人提到過這支軍團就是在烏拉圭首次穿著紅衫(英語:Redshirts (Italy))的,但是流行的歷史便是如此聲稱的,并說蒙得維的亞有一家工廠打算把那些紅衫出口到阿根廷的屠宰場,而他們就是從這家工廠獲得這些紅衫的。這些紅衫成為了加里波第和他的追隨者們的標志。在1842年到1848年間,加里波第抵御了奧里韋率領的部隊,保衛(wèi)(英語:Uruguayan Civil War#The Great Siege of Montevideo)了蒙得維的亞。

在1845年,加里波第在英法封鎖拉普拉塔河(英語:Anglo-French blockade of the Río de la Plata)期間設法占領了科洛尼亞-德爾薩克拉門托與馬丁·加西亞島,并指揮了一場對瓜萊瓜伊丘的有爭議的劫掠。在1846年,通過采取游擊戰(zhàn)術(shù),他在塞羅(Cerro)和圣安東尼奧-德爾桑托(San Antonio del Santo)的戰(zhàn)役中收獲了兩場勝利。

不過,加里波第不斷地關心著祖國的命運。在1846年,庇護九世教皇的選舉在國內(nèi)的和流亡的意大利愛國者們中間導致了一場轟動。庇護九世最初的改革看起來像是要確認他就是溫琴佐·焦貝爾蒂(英語:Vincenzo Gioberti)所預言的那位公允的教皇,而焦貝爾蒂當時正領導著意大利的統(tǒng)一。

當這些改革的消息傳到了蒙得維的亞,加里波第給教皇寫了如下一封信:

“如果這些用來戰(zhàn)斗的手會得到陛下接受,那么我們將萬分感激地奉獻它們來侍奉陛下。陛下是全體基督教徒和整個國家的陛下,理應受此良好侍奉。如若我們和我們的同伴們可以為了保護庇護九世陛下的救贖事業(yè)而獲準流血的話,那么在我們以陛下的名義講話之時,我們一定將會充滿了喜悅。”

——(1847年10月12日)

流亡中的馬志尼也為庇護九世早期的改革喝彩。在1847年,加里波第在里約熱內(nèi)盧向教廷大使貝迪尼(Bedini)提議,將他的意大利軍團用來解放意大利半島。之后,1848年1月巴勒莫爆發(fā)了革命的消息,以及意大利別的地方的革命運動的消息鼓舞了加里波第帶領他的軍團中的六十名成員返回祖國。

草創(chuàng)的“紅衫軍”并非裝備制服統(tǒng)一,而是穿著裝備五花八門的意大利民兵,還看不出是日后加里波第手下的百戰(zhàn)之師
最初的紅衫軍更像是民兵組織
來源五花八門的意大利義兵
來源五花八門的意大利義兵
1848歐洲大革命時期加里波第軍團軍官畫像

保衛(wèi)共和國

1848年前后,正是意大利本土的革命運動風起云涌之時。報國心切的加里波第在這時率領部隊返回意大利,積極投身到反對奧地利的獨立戰(zhàn)爭中。抵達尼斯后,加里波第受到故鄉(xiāng)人民的熱烈歡迎。

加里波第在1848年革命中(英語:The Revolutions of 1848 in the Italian States)為撒丁-皮埃蒙特王國的卡洛·阿爾貝托效力。這位君主在性格意向上是顯得有些開明的,但是在對待加里波第時,卻顯得冷淡并保持懷疑。加里波第與他的追隨者們由于受到了皮埃蒙特人的冷落,因此便穿越邊境,去了倫巴第,為造反反抗奧地利人的占領的米蘭臨時政府提供援助。在接下來的失敗的第一次意大利獨立戰(zhàn)爭的過程中,他率領他的軍團在盧伊諾和莫拉佐內(nèi)取得了兩場小勝利。

加里波第將軍帶領紅衫軍與敵軍作戰(zhàn)

雙方騎兵的戰(zhàn)斗
起義軍迎戰(zhàn)政府軍

在皮埃蒙特人于諾瓦拉遭受了決定性的失敗(1849年3月23日)之后,加里波第轉(zhuǎn)移到了羅馬,開始支持這個剛剛在教皇國內(nèi)宣布成立的共和國,而路易·拿破侖(未來的拿破侖三世)派來的一支法國軍隊則揚言要顛覆它。在馬志尼的起義中,加里波第負責指揮保衛(wèi)羅馬。在韋萊特里附近的戰(zhàn)斗中,阿基萊·坎托尼(意大利語:Achille Cantoni)救了他一命。后來坎托尼在門塔納戰(zhàn)役(英語:Battle of Mentana)期間(1867年)犧牲后,加里波第寫下了小說《志愿兵坎托尼》(Cantoni il volontario)。

在1849年4月30日,加里波第麾下的共和軍以少勝多地擊敗了法國軍隊。隨后,法國的援軍抵達,對羅馬的圍攻從6月1日開始了。盡管共和軍做出了抵抗,但是法國人還是在6月29日取得了勝利。在6月30日,羅馬人們開會并在議會中討論了三個選項:一個是投降,一個是繼續(xù)進行巷戰(zhàn),還有一個是撤離羅馬,并在亞平寧的山地繼續(xù)抵抗。加里波第發(fā)表了一篇演講來支持第三個選項,并說:我們在,羅馬就在。(Dovunque saremo, colà sarà Roma.)

加里波第軍隊與法國軍隊的戰(zhàn)斗

城市巷戰(zhàn)
城市巷戰(zhàn)
加里波第英勇抗敵
街區(qū)保衛(wèi)戰(zhàn)
城市巷戰(zhàn)
加里波第帶兵沖入敵陣

一份停戰(zhàn)協(xié)定在7月1日簽定,而加里波第于在7月2日帶著4000人的部隊撤出了羅馬。法國軍隊于7月3日進入了羅馬,重新確立了圣座的世俗權(quán)力。奧地利、法國、西班牙、拿坡里的軍隊對加里波第與他的部隊進行了搜尋。他們逃往北方,打算去威尼斯。當時威尼斯人仍然在抵抗(英語:Republic of San Marco)奧地利人的圍攻。在一場史詩般的行軍之后,加里波第在圣馬力諾求得了短暫的庇護,而當時追隨他的人只有250名了。在撤退期間,懷著第五個孩子的阿妮塔在科馬基奧附近死于了瘧疾。

美洲與太平洋

加里波第最終設法抵達了拉斯佩齊亞附近的韋內(nèi)雷港,但是皮埃蒙特政府迫使他再次移居國外。

加里波第去了丹吉爾,并與意大利富商弗蘭切斯科·卡爾帕內(nèi)托(Francesco Carpanetto)待在一起。卡爾帕內(nèi)托建議加里波第與他的一些伙伴們籌措資金以購買一艘商船,之后由加里波第來指揮商船。加里波第覺得自己的政治目標此刻是無法達到的,并且這么做至少能養(yǎng)活自己,所以就同意了。

要買的那艘船在美國,所以加里波第于1850年7月30日抵達了紐約。他在那里和許多意大利人朋友們待在一起,其中包括一些流亡的革命者。不過,購買船只的資金仍然不足。

發(fā)明家安東尼奧·梅烏奇雇用了加里波第在他的位于史泰登島的蠟燭廠工作。[9]史泰登島上的他所待過的小屋列入美國《國家史跡名錄》并作為加里波第紀念館(英語:Garibaldi-Meucci Museum)(又名“加里波第-梅烏奇博物館”)而受到保護。

要買的那艘船在美國,所以加里波第于1850年7月30日抵達了紐約。他在那里和許多意大利人朋友們待在一起,其中包括一些流亡的革命者。不過,購買船只的資金仍然不足。

發(fā)明家安東尼奧·梅烏奇雇用了加里波第在他的位于史泰登島的蠟燭廠工作。[9]史泰登島上的他所待過的小屋列入美國《國家史跡名錄》并作為加里波第紀念館(英語:Garibaldi-Meucci Museum)(又名“加里波第-梅烏奇博物館”)而受到保護。

加里波第并不滿足于此。在1851年4月,他和他的朋友卡爾帕內(nèi)托離開了紐約,前往中美洲。當時卡爾帕內(nèi)托正在中美洲確立他的買賣事業(yè)。他們先去了尼加拉瓜,之后又去了這個地區(qū)別的地方。加里波第是作為卡爾帕內(nèi)托的一名同伴陪伴著他,而不是作為一名商務伙伴。當時加里波第使用的名字是朱塞佩·帕內(nèi)(Giuseppe Pane,“帕內(nèi)”正好是“卡爾帕內(nèi)托”中的一部分)。

卡爾帕內(nèi)托與加里波第裝了一船的貨物,于1851年年底抵達了秘魯利馬。在經(jīng)過派塔時,加里波第拜訪了安第斯革命女英雄瑪努埃拉·薩恩斯(英語:Manuela Sáenz)。

加里波第在利馬很受歡迎。當?shù)氐囊幻凶鞅说昧_·德內(nèi)格里(Pietro Denegri)的意大利商人將自己的船只“卡門號”(Carmen)交給了他指揮,以進行一場穿越太平洋的貿(mào)易遠航。加里波第帶著“卡門號”到了欽查群島以裝載鳥糞。之后在1852年1月10日,他離開了秘魯,于1852年4月抵達了中國廣州。

在順便航行去了廈門與馬尼拉之后,加里波第帶著“卡門號”經(jīng)過了印度洋和南太平洋,又回到了秘魯。這一路上他完全經(jīng)過了澳大利亞的南海岸,并在巴斯海峽參觀了三圓丘島(英語:Three Hummock Island)。

加里波第之后帶著“卡門號”進行了第二次遠航:帶著羊毛和智利的銅,經(jīng)過合恩角,前往美國。加里波第抵達了波士頓,并前去了紐約。在紐約,由于在財政意見上的不和,他收到了德內(nèi)格里一封不友善的信,之后主動辭掉了自已的指揮權(quán)。

另一位意大利人,菲加里(Figari)船長,剛好來到紐約購買船只。他雇用了加里波第來帶著他的船去歐洲。菲加里與加里波第在巴爾的摩買下了“聯(lián)邦號”(Commonwealth),加里波第于1853年11月最后一次離開了紐約。他帶著“聯(lián)邦號”到了倫敦,之后沿著泰恩河到了紐卡斯爾以補給煤。

泰恩賽德

“聯(lián)邦號”于1854年3月21日抵達了泰恩賽德。當時加里波第已經(jīng)是泰恩賽德的一位家喻戶曉的人物,他受到了當?shù)毓と藗兊臒崆闅g迎,然而《紐卡斯爾新聞》(Newcastle Courant)則報道說他拒絕了與當?shù)氐囊藗児餐筒椭垺K谔┒髻惖碌奶┒髅┧勾艘粋€多月,在1854年4月底離開。在他逗留期間,他獲贈一把刻有題詞的劍。在后來的布爾戰(zhàn)爭中,他的孫子(英語:Giuseppe Garibaldi II)就是帶著這把劍,作為一名志愿兵在英軍中服役。他之后去了熱那亞,并且于1854年5月10日在那里結(jié)束他的五年流亡生涯。

再戰(zhàn)亞平寧

在革命黨策劃的一系列武裝起義全部因方式不當而以失敗告終后,撒丁王國這一意大利境內(nèi)惟一獨立的具有較強實力的君主立憲制國家,在首相卡米洛·加富爾的精心輔佐下,已經(jīng)成為實現(xiàn)意大利統(tǒng)一的唯一希望。1854年5月7日,重返熱那亞的加里波第,接受撒丁國王維托里奧·埃馬努埃萊二世的命令,組建起一支精銳部隊——“阿爾卑斯山獵人兵團”。1859年5月,意大利第二次獨立戰(zhàn)爭爆發(fā),法國和撒丁王國聯(lián)合對奧地利開戰(zhàn)。加里波第親率這支獵人兵團深入敵后,連戰(zhàn)連捷,成功地配合了正面戰(zhàn)場的作戰(zhàn)。

然而,法國出兵幫助撒丁王國只是出于私利,它并不愿意看到一個強大而統(tǒng)一的意大利出現(xiàn)在自己的身邊。因此,當統(tǒng)治者拿破侖三世發(fā)覺意大利革命局勢正在變得難以控制時,便背著撒丁王國與奧地利簽訂了“維拉弗蘭卡”協(xié)定,規(guī)定奧將倫巴第地區(qū)割讓給法國,再由法國轉(zhuǎn)讓給撒丁王國,但奧仍可保有威尼斯。當時實力還十分弱小的撒丁王國只好忍氣吞聲接受該協(xié)定,第二次獨立戰(zhàn)爭就此結(jié)束。

千人遠征軍

盡管第二次獨立戰(zhàn)爭半途而廢,但意大利統(tǒng)一的步伐已經(jīng)勢不可擋。1860年4月,意大利最頑固的封建堡壘——兩西西里王國發(fā)生人民起義,這給加里波第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會。他決定組織志愿軍去支援當?shù)厝嗣?,徹底摧毀那里的封建統(tǒng)治。由于加里波第的聲望,同時也是出于政治籌碼的考慮,撒丁王國對這次遠征未加阻攔,但卻沒有給他一兵一卒。加里波第于是自己招募了一千多名志愿軍,義無返顧地出發(fā)了,去完成加富爾認為是“瘋子的事業(yè)”,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千人遠征軍”。

兩西西里王國是意大利最古老也是面積最大的王國,擁有900萬人口,首都那不勒斯。國王弗朗切斯科二世雖然專橫無能,手下卻擁有一支10萬人的軍隊。敵我力量對比如此懸殊,加里波第所依靠的只有高昂的士氣和巧妙的指揮。5月10日,加里波第率“紅衫軍”在西西里島南部的馬爾薩拉登陸。當?shù)氐娜罕姛崆橛舆h征軍,不久以后這支隊伍就擴大到2.5萬人。加里波第明智地決定不作停留,而是以騎兵和精銳的熱那亞憲兵為先鋒直搗首府巴勒莫。守島司令蘭迪將軍做夢也沒想到加里波第會有這一招,只好命令部隊死守城池。但巴勒莫全城爆發(fā)起義,守軍在內(nèi)外交困之下,迫不得已只好投降。7月,西西里島全部解放。

勝利的消息很快傳到了那不勒斯地區(qū),那里的人民也紛紛起義,盼望著加里波第遠征軍的到來。8月,加里波第揮師北上,在各路游擊隊的配合下勢如破竹,在不到12天的時間里就占領了兩西西里王國的大片領土,王國軍隊大多不戰(zhàn)而降。9月7日,那不勒斯被攻占。10月1日,臨時政府宣告成立,加里波第被人民擁立為兩西西里國家的元首。以大局為重的加里波第并沒有選擇坐地為王,而是毅然將兩西西里交給了有能力實現(xiàn)意大利民族統(tǒng)一大業(yè)的撒丁王國。11月7日,埃馬努埃萊二世在加里波第的陪同下進入那不勒斯,不久正式加冕為意大利國王,意大利基本實現(xiàn)統(tǒng)一。

1870年7月,普法戰(zhàn)爭爆發(fā),法國被迫撤回駐扎在羅馬的軍隊,教皇國頓時失去了庇護。意大利王國的軍隊和加里波第的志愿軍乘虛而入,于9月26日占領了羅馬,教皇的世俗政權(quán)也被廢除。至此,意大利的民族統(tǒng)一大業(yè)終于得以實現(xiàn)。

功成身隱退

加里波第是意大利三次獨立戰(zhàn)爭中涌現(xiàn)出的杰出代表人物。在戰(zhàn)爭中,他指揮若定,屢次以少勝多,打敗兵力上占優(yōu)勢的敵軍,取得了輝煌的戰(zhàn)績,為意大利統(tǒng)一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也為自己贏得了巨大的威信和聲望。

晚年生涯

然而令人有些意想不到的是,集萬眾敬仰于一身的加里波第卻在此刻選擇了急流勇退。隱退的加里波第一直閑居在卡普雷拉島,不再擔任任何官職,但他仍是意大利政壇的風云人物。

1874年,他的小說《千人軍》出版,首次印刷即獲稿費21000里拉。加里波第向來對金錢沒有興趣,只靠一點養(yǎng)老金生活,人們不禁想到,如果他當年叱咤風云時稍有私心,也不至于淪落到如此地步。后來,巴勒莫市政府通過決議,每年撥給加里波第3000里拉作為養(yǎng)老金,意大利參議院也批準自1875年起,每年從政府利息中提取6%給加里波第作為生活費,但他一概拒絕。只是到晚年,加里波第經(jīng)濟拮據(jù),不得不出賣自己的勛章時,他才極不情愿地接受了政府的補助。

在意大利,加里波第是一個萬眾敬仰的人物,人民不允許對他的任何誣蔑。

1879年,一個叫喬萬尼·吉諾·費蘭佐納的記者曾寫了兩本冊子《加里波第的政治色彩》和《忘恩負義的加里波第》對加里波第進行人身攻擊,結(jié)果該記者于4月19日遇刺身亡。最后還是加里波第親自發(fā)起募捐,為費蘭佐納的遺孀籌集了撫恤金。

老年時期的加里波第將軍

盡管再次入選了意大利國會議員,然而加里波第晚年的許多時間還是在卡普雷拉度過的。不過,他支持了一項雄心勃勃的計劃,那就是開墾拉齊奧南部的沼澤地區(qū)的土地。

在1879年,加里波第在羅馬建立了“民主聯(lián)盟”,提倡普遍的選舉權(quán),廢除教會的財產(chǎn)權(quán),解放婦女,以及維持一支常備軍。他由于關節(jié)炎而臥病在床,但仍然去卡拉布里亞( Calabria)和西西里做了旅行。在1880年,他娶了弗蘭切絲卡·阿爾莫西諾(Francesca Armosino),不過婚前他們已經(jīng)有三個孩子了。


朱塞佩·加里波第。照片中人從左到右依次還有:女兒克萊莉婭、妻子弗蘭切絲卡·阿爾莫西諾、孫子曼廖、兒子梅諾蒂
加里波第在卡普雷拉島

加里波第在臨終時,要求把他的床移動到他能凝望蔚藍色大海的地方。他于1882年6月2日逝世,享年75歲,他的遺愿是死后火化,葬禮從簡,無需吊唁。他安葬在卡普雷拉島上的他自己的農(nóng)場里,與他的最后一任妻子和一些子女并排在一起。意大利舉國陷入悲慟,整個世界也為之動容,人們以各種方式緬懷這位偉大的時代英雄。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在他的墓碑兩側(cè)每天還有意大利海軍戰(zhàn)士持槍守衛(wèi)。

加里波第終其一生都在為意大利的復興和統(tǒng)一事業(yè)奔走和戰(zhàn)斗,后人因此把他與馬志尼、加富爾并稱為意大利民族復興大業(yè)中的三杰。馬克思稱贊他“不僅是勇敢的領袖和卓越的戰(zhàn)略家,而且還是足智多謀的統(tǒng)帥”。在其生前簡短的政治遺囑中,加里波第寫下了“熱愛自由、熱愛真理;仇恨謊言、仇恨暴政”的心聲,這正是這位傳奇英雄一生為之奮斗的信條。

加里波第生平年表

1807年,生于尼斯。

1821年,成為注冊海員。

1824年,首次前往地中海東部。

1832年,成為商船隊船長。

1833年4月,接觸到馬志尼思想,加入青年意大利組織。

1833年11月,遇見馬志尼,并加入燒炭黨。

1834年,在熱那亞參與叛亂,判處死刑,并逃往馬賽,開始第一次流亡。

1835年,逃往突尼斯,之后抵達巴西。

1838年,參與“破衫戰(zhàn)爭”,并任官為海軍上尉。

1839年,遇見阿妮塔。

1841年,退出“破衫戰(zhàn)爭”,移居到蒙得維的亞,參與烏拉圭內(nèi)戰(zhàn)。

1842年,與阿妮塔結(jié)婚。

1844年,加入共濟會。

1848年,返回意大利,首次效力于撒丁-皮埃蒙特王國,之后又效力于米蘭臨時政府,參與第一次意大利獨立戰(zhàn)爭。

1849年3月,效力于羅馬共和國。

1849年7月,阿妮塔病逝,開始第二次流亡。

1849年11月,抵達丹吉爾。

1850年,抵達紐約。

1851年4月,前往中美洲。

1851年年底,抵達利馬。

1852年,首次帶領“卡門號”遠航,抵達了廣州、廈門、馬尼拉、三圓丘島。

1853年,再次帶領“卡門號”遠航,抵達了波士頓、紐約,之后辭掉了“卡門號”的船長職務,并成為“聯(lián)邦號”的船長,最后一次離開紐約。

1854年3月,帶領“聯(lián)邦號”抵達泰恩賽德。

1854年4月,前往熱那亞,結(jié)束了第二次流亡,之后在卡普雷拉島解甲歸田。

1859年,再次效力于撒丁-皮埃蒙特王國,擯棄馬志尼的思想,參與第二次意大利獨立戰(zhàn)爭。

1860年1月,與朱塞皮娜結(jié)婚并離婚。

1860年4月,發(fā)起意大利民族統(tǒng)一運動。

1860年5月,開始千人遠征。

1860年10月,建立國際軍團。

1860年11月,將戰(zhàn)果奉獻給維托里奧·埃馬努埃萊二世,功成身退。

1861年,欲參與美國南北戰(zhàn)爭,未成。

1862年,募兵,準備遠征羅馬,最終在阿斯普羅蒙特戰(zhàn)役中失敗,遭到監(jiān)禁。

1864年,前往倫敦,開始第三次流亡。

1866年,遇見弗蘭切絲卡。參與第三次意大利獨立戰(zhàn)爭。

1867年3月,再次準備遠征羅馬。

1867年9月,在日內(nèi)瓦號召廢除教皇國。

1867年11月,在門塔納戰(zhàn)役中失敗,再次入獄監(jiān)禁,最后回到卡普雷拉。

1870年,加入普法戰(zhàn)爭,指揮孚日軍,支持法蘭西第三共和國。

1871年,從法國返回意大利,開始晚年生活。

1874年,當選國會成員。

1879年,建立“民主聯(lián)盟”。

1880年,與弗蘭切絲卡結(jié)婚。

1882年,于卡普雷拉逝世。

由于原篇幅太長,一些對于加里波第部隊的介紹,且聽下回分解吧。


加里波第將軍,“兩個世界的英雄”與“意大利三杰”,意大利統(tǒng)一戰(zhàn)爭的英雄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华蓥市| 体育| 阿鲁科尔沁旗| 塘沽区| 建阳市| 乳山市| 方山县| 屏东县| 克什克腾旗| 凤庆县| 德保县| 保康县| 滨海县| 赣州市| 宜阳县| 建平县| 西吉县| 潮安县| 巢湖市| 禹城市| 南平市| 湖南省| 晴隆县| 宜黄县| 枞阳县| 福安市| 奉贤区| 廊坊市| 枝江市| 沧源| 深水埗区| 通城县| 绥中县| 通榆县| 平顺县| 六盘水市| 友谊县| 玛纳斯县| 安远县| 丽水市| 桃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