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的診脈總是讓人有一種非常神奇的感覺。對于中醫(yī)從業(yè)者而言,脈學是一個復雜而難學
2022-09-21 10:40 作者:中醫(yī)師張先生 | 我要投稿
中醫(yī)的診脈總是讓人有一種非常神奇的感覺。對于中醫(yī)從業(yè)者而言,脈學是一個復雜而難學的診療手段,那么,如何刪繁就簡,知其要義?學習一下李士懋先生的經(jīng)驗吧!
脈,雖紛紜多變,但只要理解脈象形成的原理及影響脈象變化的因素,對諸脈也就能了然胸中,不為所惑了。
脈的形成原理,一言以蔽之,乃氣與血耳。脈乃血脈,賴血以充盈,靠氣以鼓蕩。
正如《醫(yī)學入門》所云:“脈乃氣血之體,氣血乃脈之用也?!?/p>
所有脈象的諸多變化,也都是氣血變化的反映。氣為陽,血為陰。氣血的變化,也就是陰陽的變化。
誠如《素問·脈要精微論》所云:“微妙在脈,不可不察。察之有紀,從陰陽始?!?/p>
氣血,是打開脈學迷宮的鑰匙。
倘能悟徹此理,則千變萬化的各種脈象,可一理相貫,觸類旁通,而不必囿于眾多脈象之分,劃地為牢,死于句下。
恰如《脈學指南》云:“上古診脈,如浮沉遲數(shù)等,名目不多,而病情無遁。后世臚列愈伙,指下愈亂,似精反粗,欲明反晦。蓋求跡而不明理之過也?!?/p>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