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薛家將:祖孫五代皆是名將,家族顯赫二百余年
中國古代的歷史小說有“三大家將”,分別是《楊家將》、《呼家將》以及《薛家將》。之前我已經(jīng)介紹過了歷史上“楊家將”、“呼家將”。今天,咱們就來聊一下唐朝歷史上的“薛家將”!小說中的“薛家將”分為三個系列,分別是薛仁貴征東、薛丁山征西以及薛剛反唐,那么歷史上的情況又是如何呢?
咱們先說薛家將的第一代人物薛仁貴,他出身河東薛氏,祖上是南北朝時期的名將薛仁都。644年,李世民親率大軍東征,薛仁貴參加了這次戰(zhàn)斗。在安市城之戰(zhàn)中,薛仁貴身披白袍,手握長戟,縱馬殺入敵陣,殺得敵軍望風披靡,引起了唐太宗李世民的注意,從而一戰(zhàn)成名。戰(zhàn)爭結(jié)束后,李世民對薛仁貴說:“朕不喜得遼東,喜得卿也?!?/p>
之后,薛仁貴就在京城的禁衛(wèi)軍中任職。唐高宗在位期間,薛仁貴為唐朝東征西討、南征北戰(zhàn),立下赫赫戰(zhàn)功,先是參與平定高句麗的戰(zhàn)爭,接著又平定九姓鐵勒,留下“三箭定天下山”的美談。除了與吐蕃的大非川之戰(zhàn)外,薛仁貴幾乎沒打過敗仗。683年,薛仁貴病死,終年七十歲。
再說薛家的第二代主要有兩位人物,第一個是薛丁山的原型,也就是薛仁貴的長子薛訥。武則天在位時期,薛訥成為將領,之后征戰(zhàn)沙場,堪稱是一員名將。714年8月,薛訥戴罪立功,領兵抵抗吐蕃的進犯,他在武階驛、長城堡大破吐蕃軍隊,“前后殺獲數(shù)萬人”。720年,薛訥病死,終年72歲。

另一位就是薛仁貴的小兒子,此人名叫薛楚玉!薛楚玉同樣勇猛過人,在唐玄宗在位初年,他擔任過幽州長史、范陽節(jié)度使等要職。因在任期間推行軍事改革,薛楚玉遭到排擠,最終被免去職務。薛家第三代中,薛訥的兒子官職都不算太高,只做到刺史這個級別,而薛楚玉的兒子中卻出現(xiàn)了一位王爺!
此人名叫薛嵩,也就是薛剛的原型。據(jù)史料記載,薛嵩武藝高強,“有膂力,善騎射”,可是他卻得不到朝廷的重用。在這種情況下,薛嵩于755年參加了安史之亂,投靠了安祿山。在史思明被殺,薛嵩意識到叛軍大勢已去,于是與其他叛軍一起向唐朝投降。這些安史叛將受到了唐朝的優(yōu)待,薛嵩被封為昭義軍節(jié)度使、平陽郡王。772年,薛嵩病死,終年61歲。

薛家第四代的代表人物就是薛嵩的兒子薛平!在薛嵩死后,手下的將領打算仿效河北的藩鎮(zhèn)那樣割據(jù)一方,于是脅迫薛平為留后。薛平假意答應,卻將職務讓給叔父,自己護送父親的靈柩回家。換言之,薛平忠于唐朝朝廷,不愿意做藩鎮(zhèn)軍閥。服喪期滿后,薛平在唐朝禁軍中任職三十余年,深受宰相的稱贊。
之后,薛平又被朝廷任命為平盧節(jié)度使,在任六年,深得百姓的愛戴。離任回朝時,當?shù)匕傩諗r道挽留,幾天后薛平才得以離開。831年,薛平以司徒的身份致仕,第二年病死,終年80歲。薛家五代人物就是薛平的兒子薛從,他擔任過左領軍衛(wèi)上將軍的職務,是禁軍的高級將領。薛家從薛仁貴到薛平,祖孫五代都是名將,整個家族顯赫了二百多年,從初唐直到晚唐,見證了唐朝的興衰。
參考資料:1.《舊唐書》;2.《新唐書》;3.《資治通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