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極簡主義
極簡主義生活方式到底是怎樣的?如何保持極簡主義生活?
問題1:極簡主義生活方式到底是怎樣的?
從我個人角度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首先,你要明白物質(zhì)對于生活的改善有一個臨界點,并不是越多越好。
我逛購物網(wǎng)站時,在購買任何物品之前,先在大腦中問一下自己:「這件東西能夠給我的生活增加價值嗎?」,先思考一下,答案如果是否定的,不管這件東西有多么便宜,我都不會購買。
極簡主義不是過苦行僧的生活,它并不是一種極端的生活方式。而是應(yīng)該把金錢花在應(yīng)該花的地方,減少不必要的金錢浪費、減少注意力消耗,從內(nèi)心層面搞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生活。
在物質(zhì)方面:
1.?質(zhì)量勝過數(shù)量。我更愿意只有一件自己喜歡且好看的運動衫,而不是一衣柜不喜歡穿的,難看的運動衫。一年四季的衣服加一起都沒有多少件,但現(xiàn)在已有的都是我最喜歡的。當你可以精心篩選每一件自己選購的東西,你會發(fā)現(xiàn)不需要很多的錢也能過上有品質(zhì)的生活,那些穿的用的你到任何場合都不會覺得不好意思。
2.?物盡其用。明確自己的需求和欲望,不買不需之物,重點考慮使用頻率。在一般家庭中,已經(jīng)閑置超過3~5年的物品實際上非常多,當初買這些東西的錢如果能夠省下來完全可以去買更有意義的東西,或者拿來換取更多個人自由時間。這里再舉一個很現(xiàn)實的例子:一個普通家庭在大城市貸款買房,家里堆的那些閑置物品其所占據(jù)的房屋面積,你給折算成房價,那得浪費多少錢?。?/span>
將家中已經(jīng)超過幾年不用的物品送人、低價處理或者丟棄。我的住所,不是所有物品都是極簡設(shè)計的,我沒有特意去追求極簡主義風(fēng)格的美觀設(shè)計,我更看重的是這件物品有沒有實用性。極簡主義是建立在實用主義之上的,在這個前提下的極簡,才能被賦予更多的內(nèi)涵。但不是為了極簡而極簡,極簡是呼吁大家對抗無限膨脹的欲望,而不是要大家丟掉自己所有的物品,再去購買新的物品。那是買櫝還珠,只學(xué)了表面皮毛沒學(xué)到本質(zhì)含義。
極簡主義還可以理解為:端著一杯水,滿滿的,走得又慢又容易撒;倒掉一點,走得更快,也并沒有失去很多。
在注意力方面:
盡量不關(guān)注與己無關(guān)的娛樂新聞、社會新聞,APP使用少而精,刪除長期不使用的APP應(yīng)用。少刷微博、抖音、朋友圈等,現(xiàn)在的人在手機上花費的時間太多了,我手機上沒有安裝微博、抖音、知乎,B站這些APP,我只是在電腦上使用。
極簡主義是不被外界信息所迷惑,清楚的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保持自己,做自己。這不僅是物質(zhì)上的,更多的是精神方面的,信息時代的大爆炸,我們能隨時隨地瀏覽各種各樣的信息,但它們是你主觀想了解的,還是被動所接受的,這點值得去思考。極簡主義并不是讓你什么都不在意了,而是在意你自己真正應(yīng)該在意的人、事、物。有時候腦子里集聚太多的無用信息只會是一種負擔,一種壓力。
人的時間與精力比金錢還要珍貴,不要把注意力浪費在沒有成長的事情上,極簡的目的是為了注意力和精力的節(jié)省,其本質(zhì)是對時間的節(jié)省,因為人的時間是有限的。去追求那些內(nèi)心真正喜歡的事物和精神傳承,請不要迷失在日益繁雜的信息流之中。
延展性知識:了解消費主義陷阱
極簡主義的反面不是一無所有,而是消費主義。
現(xiàn)在的我們,生活在歷史上接觸廣告最多的時代中。智能廣告利用市場營銷手段以及心理學(xué)特征,每天每日都在不斷轟炸我們。操控消費者大腦,創(chuàng)造消費需求,在潛移默化中影響我們的消費觀,讓我們在潛意識里面認為,如果沒有這個產(chǎn)品,我們就缺點什么。消費主義最終的目的:讓你購買更多的商品。
感官被各種信息輪番轟炸,商家通過挖掘人性的弱點:貪婪、恐懼、虛榮、衰老、安全感、健康、好奇心、成長、舒適、為了家人等眾多情緒與心理,再來兜售這些情緒心理的商品。
“嗨!你應(yīng)該買這個,只要你擁有了它,你就會更加幸?!?/span>
“別人都有這個了,你也得有,你沒有就會很沒有面子”
“不買這個,你的孩子就不會喜歡你”
“不用這個,你就會不漂亮了”
盲目的購物是因為要去填補內(nèi)心的空虛。在購買商品時的瞬間決策,更多的是基于一種情緒(感性的),而不是理性。實際人們并不是想要更多的商品,想要的是在購買它們那一瞬間帶給自己的那種感覺,通過購物感覺自己會變成一個完整的人,自己能夠‘感知到自己’的這種渴望能到滿足。
很多時候我們可以在為選擇哪一卷衛(wèi)生紙斟酌半天,卻在面對生活中重大抉擇的時候輕易就隨波逐流。我們總自以為自己是理性的,其實那不過是慣性。我們每個人生活中的絕大多數(shù)內(nèi)容不是真正由自己選擇的,我們所為之努力的許多東西,并不是自己深思熟慮后想要獲得的,而是隨波逐流的結(jié)果。
我們的生活被震耳欲聾的各種信息包圍,關(guān)注熱點,追逐時尚潮流,生怕自己錯過了任何新鮮事物,你仰望著時代的弄潮兒,暢想著有一天自己也會成為其中一員。實際那些你渴望追隨的事物,都只是引領(lǐng)時代的人希望你去追隨的而已。
消費狂潮讓許多人喪失了理智,把一些昂貴的無用的物品堆滿了寶貴的空間。但最終不管買了多少商品,嘗試過多少種不同類型的時尚,我們也不會通過購物這種方式變成更完整的人。我們一直都在尋求‘成為一個完整的人’,對于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方向錯了,其實永遠都得不到答案。無盡的欲望等于無盡的痛苦,盲目的消費,無法讓我們感覺到真正的快樂,而實際上和這個世界產(chǎn)生連接的,應(yīng)該是我們對于自身價值的挖掘、對于自身意義的探索,而和物質(zhì)商品無關(guān)。
問題2:如何保持極簡主義生活?
如果你感到活的很累,那應(yīng)該給人生做減法。
特別是我們這個時代,各種碎片化且無用的消息如同洪流一般,不斷地把我們沖刷。或許我們一天中了解很多信息:哪個明星的緋聞,哪個娛樂的梗,哪個游戲的玩法。把目光放長遠來看,這些都有用嗎?
我們的人生和精力是有限的,應(yīng)該把有限的生命應(yīng)用到對自己正在有用的事物上,活著本來就是一件很奢侈的事,請珍惜。
在極簡開始之前也是要思考,自己真正想過的是什么生活,在極簡后能夠達到一種什么程度,這樣自己會非常有把握。
我們一直在探尋,往往卻對自己已擁有的東西視而不見。
在現(xiàn)代這個忙碌的生活中,我們從未停下腳步問一問自己:“哪些東西是必不可少的?哪些才是真正需要的?哪些可以不必花錢購買?”以及“購買了這些物品,能夠為我的生活增加了多少價值?”
“我們什么時候賦予了這些物質(zhì)商品如此多的意義?”
“我們?yōu)槭裁从羞@么多的不滿足?——總想去購買更多的商品”
“我該如何定義自己的成功?”
“我生命中真正重要的是什么?”
“我想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
如果我們不能認真地,嚴格地去回答這些問題,那我們剛剛整理過的衣柜,在不久的將來就會又有新的購買。
通過回答以上問題,讓我能夠再次確定自己生活的目的,不只是“如何做”,而更重要的是“為什么做”。
更少的東西,更少的混亂,更少的壓力,更少的債務(wù)與不滿,更少的焦慮生活。想象一下,給自己的生活做加法:更多的現(xiàn)金儲蓄,更多的自由時間,更多的有意義的關(guān)系,更多的人生成長,更多的貢獻與滿足等等。
總結(jié),極簡主義是讓你的心變得簡單,而不只是生活中的物質(zhì)簡單。
為生命中最重要的東西騰出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