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語N1/N2考完后的小總結(jié)

2023.7.3更新(昨天考完N1)
書接上回。。。2年前說再報N1,笑死,報名費都交了,被疫情取消了,結(jié)果到今年才考。
這段時間,21年~22年底要么是畢業(yè),要么是入職轉(zhuǎn)正,沒空看霓虹語,到今年4月才刷完大藍皮書的N1部分,開始刷閱讀題+9套真題+在線的jtest4you閱讀題(https://japanesetest4you.com/category/jlpt-n1/),上周開始每天一個1.3~1.5倍速的真題聽力。
不過雖然看完大藍皮書,我知道了一批N1文法,但emmm,咋感覺一個沒考到?同樣,9套真題里面總結(jié)的錯誤的點(比如下面的??),也一個沒遇到。。。就,まあ,沒有實感。通讀一遍下來,該選哪個還是能知道。
所以由此感覺,養(yǎng)成閱讀的習慣還是很很重要的,既能加快速度,又能鍛煉文法,而且也不用像前面的詞匯部分那樣總結(jié)錯詞或者句子,還輕松很多,也確實能提高分數(shù)。by the way, 放聲讀出來效果更佳。
期待2個月后的證書。


2021.8.24更新(N2滿分蕪湖起飛)


嘛,首先一句話,走運了,碰到了3道真題hhhhhhhhhhhhhhhhhhhh(懷疑題庫容量了)
其次是,這次第一部分只用了70分鐘,歷史最佳了,14年~19年的真題基本都是7,80分鐘,模擬題基本是90分鐘,開心(*^▽^*)
順便,既然都考完N2了,馬上開始準備N1~(穩(wěn)?。?/p>
本番開始之前,扯點題外話,關于日語能力的積累
tomato從初中開始一直到現(xiàn)在,10多年基本每個季度的各種番都看了,積累下來的語感還是挺有意義的,沒有啥特殊名詞的簡單日常番已經(jīng)可以脫離字幕了。
順帶就是,高中的時候很喜歡把OP呀ED啥的歌詞抄下來,反復聽反復學,第一首會唱的是炮姐的OP「only my railgun」,第二首是櫻花莊的OP「君が夢を連れてきた」,之后高3的時候?qū)W了一堆LL的歌,兩季的OPED,之后全部演唱會,劇場版等待等等。詞匯還是接觸的挺多的。
所以tomato積累日語的最大途徑就是動漫,還有少部分的日劇。
OK,正題切入

考試是最遲下午1點前進場,我12點半到了,結(jié)果啥都干不了,呆坐了將近1個小時(苦笑,諸位能晚點進教室就晚點進,不然實在是無聊)
桌子上只能放4樣東西,身份證,準考證,2B/HB鉛筆和橡皮擦。(水杯都只能放地上hhhh)
然后就是開始考試啦。
試卷好像30多頁,字超級大,看著超級舒服~~~每一頁就幾個小題,寫完就翻頁,感覺好有儀式感。
其實第一部分,最好還是從讀解開始寫比較好,不過我比較狗,想用快速翻頁的聲音來增加一下在場諸位的peer pressure(太狗了),所以我是從頭開始寫的,就一分鐘翻一頁的感覺,唰唰的翻,超開心(不是)
第一部分好像也沒啥取巧的地方,只能平常多讀啦(比如公眾號:日語考試局,每天一篇5分鐘左右的長文)

所以我重點想分享的經(jīng)驗在第二部分——聽解:
聽解只能聽完一題就馬上填涂答題卡,因為聽解一結(jié)束就立刻收卷了(略快)
前面2個大問題通常都是提問“這個男性/女性會立馬做啥呢?”,所以在播放問題的,要注意提問的是 男性 還是 女性。我一開始容易犯的錯誤就是,只注意2人的對話內(nèi)容,結(jié)果聽到問題的時候傻了,到底是這個男的要去干啥 還是 這個女的要去干啥。。。
問題3,問題4我都習慣先在空白處寫好序號和選項(下圖1),在聽到答案的時候,在我自己寫的選項下面打圈或者打叉,當所有選項都念完后,再填涂。重點就是,別立刻填涂,比如剛念完2號答案,你覺得就是它了,直接填涂,這動作要是大了一些,不就是告訴別人答案就是這個了嘛
問題5通常是聽完一段介紹之后,一對夫婦根據(jù)這段介紹來決定之后干啥。我經(jīng)常遇到的困難是,4個選項的要點是可以記下來的,但關鍵的夫婦對話和他們的選擇,我老是記不住,結(jié)果嘗試了一下劃箭頭+打勾打叉的方式(下圖2),發(fā)現(xiàn)能比較直觀的表示出夫婦各自的決定,這下問題5的錯誤率馬上就降下來了hhhhh



最后一提,能力考試并不是選拔,并不是零和游戲,通過就OK啦~也不用關心到底分數(shù)是這么樣的,畢竟,能力考試只是一個入門,要掌握一門語言,證書是不夠的,需要的是日常的練習和積累,不過我覺得最重要的是,口語。語言是活的,一定要說出來,說出來了才能知道哪里拗口,哪里是日常用不到的,自己距離用日語思考還有多遠。。。
諸君,祝我們都順利通過考試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