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師針灸第五篇 手太陰肺經(jīng)


第五篇:督脈經(jīng)穴 內(nèi)容概要
1、相傅之官:肺
2、五臟逼毒法(10:04)
3、陰經(jīng)之井榮俞經(jīng)合(18:17)
4、肺法象天幕(29:13)
5、中府穴至經(jīng)渠(31:23)
6、太淵穴—手太陰肺經(jīng)母穴(01:03:47)
7、反關(guān)脈與經(jīng)渠穴(01:00:19)
8、魚際穴與少商穴(01:07:40)
今天我們開始進入十二正經(jīng)。第一條經(jīng)是手太陰肺經(jīng)。介紹手太陰肺經(jīng)之前,要先把肺的功能介紹給諸位。肺為“相傅之官”,為什么講官位?就是黃帝問岐伯,把內(nèi)臟對到官位,把身體當成國家時,內(nèi)臟的官位各是什么。就是岐黃之術(shù)的由來。
1、相傅之官:肺
岐伯說,皇帝就是心臟,君主之官就是心臟。那肺是“相傅之官,治節(jié)出焉”。所有身上的規(guī)矩節(jié)度是肺臟在管。
那肺藏魄。這個魄,中醫(yī)這專有名詞害了很多人,我解釋給諸位聽,這個魄是什么東西,什么意思?就是白天見鬼嘛,講完了。
這個人看到不應(yīng)該看到的東西,奇怪,大家都看不到,我卻看到了,就是魄不守??催@個人在大白天,他不喜歡出來,怕見到陽光,躲在衣柜里面,看到你很懼怕,就是魄已失。
有這個魄在肺上,我們才知道治節(jié),才知道進退,才知道客氣、態(tài)度。這是魄的定義。諸位看書上面說,肺是氣之本。我們中醫(yī)很喜歡用氣、血這兩個字。真正氣的定義,就是熱氣、蒸氣。好像吐氣吐出來,吐到玻璃上面,看到那個熱氣。氣可以表現(xiàn)在很多地方,像頭發(fā)出油,就是有氣才會出油。快死掉的人,頭發(fā)都蓬起來。有的人油太多了,有個女黑人,風吹來頭發(fā)都不動的,一天要洗兩次頭,她氣太旺了也不好,要把氣用掉,多運動。所以頭發(fā)出油也是氣的表現(xiàn)。
肺主皮毛,也就是皮膚毛孔是肺在管。所以中醫(yī)治皮膚病,在肺上面治療。這個人皮膚好不好,也可以看肺好不好。西醫(yī)跟中醫(yī)不一樣,西醫(yī)只看到兩個鼻孔,而中醫(yī)是肺開竅在鼻。所謂開竅在鼻,鼻在呼吸,毛孔也在呼吸,通通是肺在管。
臉上的眉毛也是肺臟在管,所以眉毛跟頭發(fā)、胡子不一樣。把眉毛剃掉,不容易長,但頭發(fā)很好長。肺管治節(jié),治節(jié)之官,一個人年紀大了,非常有規(guī)律。治節(jié)嘛,就是非常有規(guī)律,每天按步就班的這種人長壽。所以到了年紀大了,眉毛開始長,所以長眉等于長壽。那有的人眉毛掉了,就是魄不守,這個人一天到晚在憂慮。肺主憂,因為有肺臟,所以我們?nèi)藭n,憂太過,就傷到肺。所以有個人咳嗽,不斷咳,在咳的時候發(fā)生一件事情讓他很擔心,比如說擔心小朋友考試考不好,在這個時候,咳嗽就不會好,會一直咳下去。
中醫(yī)說,喜能勝憂,在五行時,木火土金水,木主肝;肝生怒;心主喜;脾主思;肺經(jīng)
主憂,腎管恐。情志上的問題,中醫(yī)講得很細。這個是相生的,我們可以有一點點怒、一點點喜、一點點思、一點點憂、一點點恐。但不能過怒、過喜、過思、過憂、過恐。太過就會傷到,一但傷到了,就要用情志去化解?;饩褪怯孟嗫?,憂能傷肺,所以用喜能勝憂。讓病人很開心,咳嗽就慢慢好了。所以宗教這時候很好,讓病人可以保持開心。
肺在五音,主的是商聲。肺是金,在五行里面呢肺屬金。因為肺是陰經(jīng),所以是陰金。肺在干支里面是辛寅。甲膽乙肝丙小腸,丁心戊胃己脾鄉(xiāng),庚屬大腸辛屬肺,壬屬膀胱癸腎藏,三焦亦向壬中寄,包絡(luò)同歸入癸水。不要怕,到時你們做夢都會背,很好了解。
2、五臟逼毒法
古書我讀過,從功夫找到答案,我們有五臟逼毒法,我會一個臟一個臟教各位。我們怎么把病毒逼掉?逼毒我們有一個代號,我畫給你們看,這個商聲呢,叫呬,這個呬怎么發(fā)聲,我畫給你看。這是剖面圖,這是上唇,這是下唇,這是上牙,這是下牙,我們留個口,兩個牙閉起來、舌頭頂?shù)竭@個齒間,嘴巴開一點,從兩邊拉開來。
那你這樣子時,要有動作配合。為什么要有動作配合呢,我們?nèi)松砩线@個脖子,胸部這邊有肋骨包圍住,這個肺臟在骨頭里,如果跑到健身中心,健身中心練身體都在練到四肢,但肺臟要怎么練。這就是要技巧啊!
我們有個動作,把肋骨上下一擠壓,肺里面的濁氣就只能往外走。人直立在那邊,手往上抬,腳尖著地,手往上升時,肋骨會往上升,一上升就壓到肺臟,然后那個呬的聲音發(fā)出來,發(fā)到?jīng)]有氣了才是開始!不是結(jié)束!沒氣時,要把肛門提起來,最后發(fā)一個無聲的氣。如果最后一步?jīng)]做,等于沒練,最后一步很重要,老師傅教學生就是最后一步,我不告訴你,你就不知道要提谷道,谷道書上寫的讓人看不懂,提谷道就是提肛門嘛,中國文字很多,書上不好意思寫肛門嘛。
吸氣的時候,正面看的時候,剛開始的時候腳是踏平的,到最后要提的時候腳才墊起。在做的時候,可以做五次、六次,我們在做逼毒的時候,會咳、吐,眼淚都出來,這都是好的。練功之前,就要把毒逼掉,身體會很干凈,這樣練功才能把大氣的精華吸收進來,這是“呬”的動作。這是商聲。
在金、木、水、火、土,它是屬燥金。辛辣的東西,金會生水,肺是燥金。
我們看卷八第四頁,肺在聲為哭,哭的聲音是肺來的,在變動為咳。當肺有問題時,在變動上面為咳,在志為憂,憂能傷肺,喜能勝憂。熱傷皮毛,人在過熱的環(huán)境里面會傷皮毛。那這個寒勝熱、辛傷皮毛、苦勝辛。這個苦味一樣是屬于火。任何東西經(jīng)過燒過就是苦味的,辛辣的東西,放苦的東西就不辣了。那蔬菜類都是微苦,淡淡的苦,那吃東西若太辣,放點蔬菜,它的辣就淡掉了,諸如此類。
3、陰經(jīng)之井榮俞經(jīng)合
肺經(jīng)有十一個穴道,我們會一個一個介紹,起于中府,終于少商。第一堂課就談過了,只要是陰經(jīng),從手肘以下、膝蓋以下,是從井穴開始,就屬木(井)火(榮)土(俞)金(經(jīng))水(合),這是相對的。諸位有這個概念以后,就不用去背它,陰經(jīng)都是這樣子。手肘以下才有井榮俞經(jīng)合,手肘以上沒有。
這條經(jīng)是多氣少血,流注的時間是寅時,就是早上的三點到五點在這里。三點在這,五點在這,肺氣是從左向右走。有個病人來找你,我每天四點半起來咳嗽。這就講完了,就是在肺臟的中間偏右出問題。所以中醫(yī)不須要 X 光,用聽的就知道了。我們有四診心法,《黃帝內(nèi)經(jīng)》慢慢講。肺的下方是肝臟,肝臟這是一點到三點。比如說這是肝臟,晚上一點起來病在這,一清二楚。一點到五點都沒有問題,代表這個區(qū)域沒有問題。不要相信儀器,一定要相信你自己。人紀是人身上的紀律,有人類以來從沒有改變過。所以說所有老百姓大家都知道內(nèi)觀,人人可以當自己的醫(yī)師。
我有個肝癌的病人是一個處長,西醫(yī)發(fā)現(xiàn)太晚了,說不能開刀。他是處長啊,每年都有體檢,為什么以前西醫(yī)沒發(fā)現(xiàn)呢?問他晚上能不能睡?病人說:“兩年多來都是一點到三點不能睡”,兩年多以后西醫(yī)才查到肝癌。為什么以前西醫(yī)沒有發(fā)現(xiàn)呢?而中醫(yī)早就知道了。不僅知道怎么回事,治療過還可以知道好了沒有,那么簡單,不就是易經(jīng)的道理嗎?可是“易”的話不值錢啊!太簡單了嘛!怎么收你錢?所以西醫(yī)一定要做很多,做了半天,病還帶回家。我們真正動手的人無功,圣人無功,吃了藥,兩個禮拜就可以睡覺了。但偏偏,臺大醫(yī)院突然打給他說可以幫你開刀了。片子寄回臺灣,讀 X 片子后說,可以開刀。美國西醫(yī)說不能開,臺大西醫(yī)說能開,回來后開刀就死掉了。一條命在那,本來可以不用死的。
所以說,我們今天介紹手太陰肺經(jīng)時候,時間是三點到五點,如果說半夜醒來,就代表已經(jīng)產(chǎn)生了病變,這是氣血流注的部位。
那脈呢?居右側(cè),我們手上有大筋,我畫的這手掌比較肥,左手的脈上面跟右手脈不太一樣。這是手掌,這是手指頭,左手的脈跟右手的脈不一樣,手上都有個高骨,肺經(jīng)有肺經(jīng)的穴道,我等一下再介紹。
在這里先告訴諸位肺脈!什么叫肺主皮毛,你如果摸到脈,在秋天的季節(jié),你摸它的脈氣,這脈氣會在皮毛上面,這樣是正常的。脈氣怎么摸呢?不能亂摸,當指頭摸到脈的時候,這是病人的皮膚,你摸的時候正好輕輕摸上去,像刀子正好到皮上面,人可以感覺到刀子,但是不會把皮割破。輕輕的你就可以摸到脈,這種脈叫浮脈。正常的肺脈是浮脈,輕輕就能摸到脈就是正脈。這就是正常。很簡單就能簡化,我們不要復(fù)雜。
你看(第四頁)這一段倒數(shù)第五行,人參非大劑不補,少則凝滯。大劑的人參,像獨參湯,大劑的時候一兩,二兩這樣用,補氣時要大劑的人參才行,為什么呢,我們到《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再講。
這個第五頁,第三行下方。過食瓜果,會造成輕微的下利,靜息二日。瓜果吃不是不好,吃得多會傷到肺,以薤白粥加羊腎空心補之。加羊腎來燉,沒有羊腎時用豬腰來代,比獨參湯還補!窮人買不起人參,羊腎也買不起,那就用豬腎代替。
4、肺法象天幕
下一句講,秋當溫足涼頭。正常人要頭面身體冷,手腳是熱的,這是正常。這邊我要增加上面沒有說到的。《黃帝內(nèi)經(jīng)》有講,肺臟法象天。整個天幕像肺臟,皮膚像天幕把人體所有的器官包起來。不管身體里面是大便、病毒、宿便,好的壤的全包在里面。肺主皮毛,天是冷的,所以皮膚、毛孔、頭上通通是冷的,這是正常的,但手腳要是熱的。
有一些老太太,七八十歲了,問她:“你腳熱的冷的?”她說,我這一輩子沒有想過。所以,她一輩子沒有遇到好醫(yī)生。如果妳跟美國西醫(yī)講你的腳是冷的,他會說:“So What,我太太腳比你還冷”。雞同鴨講!因為他們不懂寒熱。
5、中府穴至經(jīng)渠
這是我們簡單介紹一下肺,在《黃帝內(nèi)經(jīng)》時還會再介紹很多。肺經(jīng)第一個穴道叫中府,歌訣是:“中府云門天府訣,俠白尺澤孔最存,列缺經(jīng)渠太淵涉,魚際少商如韭葉?!边@是我以前背的,你們要趕快教小朋友背,不要唐詩三百首,背手太陰肺經(jīng)。要從小時候開始教。
這是正面,這是嘴巴,這是肩膀,這肩膀是這樣開的。正在肌肉跟鎖骨下方這邊,這凹洞,就是云門穴。先找到云門,云門穴下一寸半,有人說一寸半,有人說一寸六,不用管,就是隔一個肋骨,就是中府穴。我們手按的時候,可以按到云門穴。那中府穴呢?在云門穴下一個肋骨。我們第一個穴道是中府,第二個穴道是云門。那云門下面這個穴道,是肺經(jīng)的第一個大穴,中府穴。所以你看書上,中府往后一寸六是云門,實際上由云門找中府較好找。我們可以看銅人,上面這是云門,但第一個是中府。
我們平常下針,中府如果直刺,容易扎到肺。云門是肺的募穴,這兩個穴道靠肺很近,我們扁鵲針灸手法是一針透兩穴。由中府透下去,所以針是倒著往上刺,不是直刺,從中府刺到云門,不要刺到肋骨,所以不會碰到肺,而且扎得到穴道。所以一針透兩穴,一般這個穴是治療久咳 、氣喘 。以后會介紹到俞募治療,肺的募穴是云門穴。俞募治療,取俞穴以及募穴。
下針的方式,是順著經(jīng)走,在補瀉的手法里面呢,慢慢我會一點一點教你。順為補,逆為瀉。那何時用補,何時用瀉。有這兩句話,“虛則補之,實則瀉之”。
也就是說虛癥出現(xiàn)可以用補,如果是實癥出現(xiàn)的時候,我們用瀉。所以我們要分虛實。簡單講虛實,就是有東西沒東西,實拒按,虛喜按。比如說我肩膀痛,幫我按一下,按的時候好舒服,就是喜按,也就是虛。有人說不要碰!不要碰就是實。順著經(jīng)氣走,中府,云門,順氣扎針,叫補,如果逆氣扎就是瀉。這是一種補瀉的方式,我們補瀉手法很多。慢慢會介紹給各位。
書上說中府穴是肺的募穴,實際上云門才是肺的募穴,《難經(jīng)》里面有講?!夺樉拇蟪伞返谖屙撜f,肺之募、手足太陰二脈之會。
那我們針灸書上講的癭瘤 ,包含我們的甲狀腺腫瘤 、淋巴腺腫瘤 、腋下的腫瘤。千萬不要只局限在甲狀腺腫瘤。
中府云門,這兩個穴道,我平時下針,一律是兩個穴道一起用,穴性差不多。再來是天府穴,天府穴怎么找這個穴道?按照書本上,古人怎么用,用墨在鼻頭素髎穴點一下,然后手過來,這樣手臂上就有一個黑點。那有人很搗蛋啊,手會亂動,所以不是很好找。我們把衣服袖子拉起來,一拉小老鼠跑出來的地方,就是天府穴。一開始上課我就講,穴道要找兩個肌肉中間,包括下針的時候,也要把肌肉分開,直針進去。
這個穴道專治流鼻血 ,左鼻右治,右鼻左治,采對稱治療。扎的穴道很正確,差不多五分鐘就完全停掉了。兩個鼻孔流就兩邊扎。過去有個病人,滴的像水龍頭噴出來,到我這邊來時,塞很多棉花啊。我把棉花拿掉,叫病人躺下來,兩邊天府下去,血就停了。但你要扎到天府穴啊!我最快的方法是袖子拉起來,這有個大筋,就是尺澤穴,大筋上面外側(cè),找到正中間壓下去。天府專治流鼻血。
俠白在天府下一寸。扎天府就不用扎俠白。但我們有一種針法叫隨寸針。比如說天府下去血沒有止,再針俠白,因為差一寸像加強效果,變成兩倍效果,增強它的效果。這兩個主治都是流鼻血,我不管你是一般的流鼻血,還是鼻咽癌。不管里面的病,只要是流鼻血都可以下。十四歲小孩子,流鼻血是正常,可下可不下,大人流鼻血或外傷在天府治療。
再下面的穴道,手肘上面有大筋,大筋的外側(cè),手彎曲的就是尺澤穴。按井榮俞經(jīng)合,這是肺經(jīng)的合穴,因為它是陰經(jīng)嘛。下面一句話,肺實瀉之。肺家的實癥,在這個穴道上治。直刺就沒有所謂的補瀉。最簡單瀉的手法,肺的經(jīng)氣是向下,病人躺平,逆向下就是瀉,同向下就是補,順為補逆為瀉。
把昨天的手法加進來,我們針進去就已經(jīng)是逆了,引到氣病人會酸麻脹,再往下推一點,就是瀉上加瀉,那這是老師傅的手法,把兩種手法合在一起用。那肺家的實癥,不單單是新咳,有的人咳嗽來找你,問咳多久啦,一個星期。仍屬新病,剛開始的初病就是實癥。久病呢?隔了好幾個月了,為虛,就不能扎尺澤。因為尺澤是合穴,屬性是水。所以,木、火、土、金、水,木生火,木是媽媽,火是兒子,但火跟土放在一起,火是媽媽,土是兒子,土跟金放在一起,土就是媽媽,金就是兒子,但金碰到水的時候,金是媽媽,金生水嘛,水是兒子。所以尺澤穴,又稱肺經(jīng)子穴。
這個肺經(jīng)除了內(nèi)科病以外,還包括神經(jīng)痛。比如,病人手痛來找你,痛在肺經(jīng),痛多久啦,五天,是實癥,就結(jié)束了。經(jīng)絡(luò)上的痛是新病的話,一樣是實癥,癥狀判斷的準,才會選擇穴道。久病,一個星期以后,就是虛癥,用母穴。這個孔最,從尺澤下三寸,壓下去在兩個肌肉中間,就是孔最??鬃钛ㄊ欠谓?jīng)的郄穴。郄穴一般是發(fā)炎的時候用的??鬃钤趦蓚€肌肉中間,可針可灸。一般在身體凹下去的地方(尺澤),因為多汗,針比灸好。因為灸怕造成有傷疤,這個地方又多汗,怕會發(fā)炎。而孔最針灸都可以。所以炎癥時,肺經(jīng)郄穴都可以用??鬃钣幸粋€特別的治癥,專治痔瘡。有個病人找你,大便帶血。問它先便后血,先血后便。病人說:“我不知道”。遇到這種病人好累,很想扁他。就直接找壓痛點,壓痛點可幫助我們診斷治療。找到壓痛點,就是病人“啊”的一聲,就是告訴你:“給我一針”。下針后病人“?。。?!”,就結(jié)束了。現(xiàn)在大陸拿去了,變成阿是穴。他們阿是穴是那邊痛扎那邊。他們連阿是穴真正精神都不知道。那病人乳中痛怎么辦,乳中禁針啊,陰道痛怎么辦,眼珠后方痛怎么辦?當初孫思邈的阿是穴不是哪邊痛扎哪,而是說診斷的時候,要確定位置在哪。像孔最是三寸,有時在二寸半找到壓痛點,有時是在三寸半找到壓痛點,然后再在痛點下針,這才是“阿是”。不要死板板的都下在三寸,為什么會有這種誤差,很簡單嘛,有時痔瘡長在里面一點(或)外面一點,又不是每個病人的痔瘡都長在同一個位置。這才是阿是穴的精神。所以我們下針是這里痛,在痛的地方下針,我們下針是治這里痛?不是!是治痔瘡。這樣了解我的意思嗎?大陸在亂搞,頭痛扎頭,肩膀痛扎肩膀,全部都阿是穴。如果真是這樣,針灸就不用學了!跟他們講他們又不聽,不聽我就罵人啦。
平??人詭а?,咳血 表示有炎癥,很熱嘛,舌苔都黃的,口渴,這些都可以用孔最穴。
再來是列缺,列缺找法是把手叉起來,這兩個指頭,食指尖到處是穴。當然不能用你的手,手掌大小不一樣。所以列缺穴,還有一個找法。首先有個高骨在這,你摸,這有個高骨出來,高骨之下,我們叫經(jīng)渠。經(jīng)渠后五分叫列缺,經(jīng)渠前靠近手橫紋的地方,我們叫太淵。
6、太淵穴—手太陰肺經(jīng)母穴
太淵呢又名脈之會,脈會太淵,氣會膻中。列缺經(jīng)渠太淵,這三個穴道是并列的。這是手上脈動的地方,秋天的時候一摸,是脈浮的。秋天得秋脈,是正常。在找列缺的時候,它是在高骨的下方。摸上去有個脈。這里有個特別的名稱,寸關(guān)尺。上面叫寸,中間叫關(guān),下面叫尺。摸脈的時候,右邊的寸是肺脈。實際上這三個部位是寸關(guān)尺。我們在針列缺經(jīng)渠時,用指甲撥開動脈,下針到穴道后,會變點頭針,針下的很好,針會點頭,這不難。知道脈在這個地方,若你不用指甲去切,那脈在那里、你要怎么下列缺?不能直接扎在脈上,要用指甲去撥。
你用指甲撥也不要太大力,不然病人會痛。指甲不可以太尖或太細,這不是壓痛點,會痛是因你指甲太利,這會誤導(dǎo)診斷。太淵下針角度是斜下進針,用一寸針。用 3210,三十二號一寸針。
列缺主任脈,任脈有問題下列缺。喉嚨痛時針列缺。書上面說,列缺過來第三行,最上面那邊,“陰莖痛 ”。什么地方不痛,痛在陰莖上面,你只要記得,列缺管任脈,喉嚨到陰部都可以在列缺上治。第四行,素問說“實則手銳掌熱,瀉之,虛則欠?,則便遺數(shù),補之”。這個實熱癥瀉之,如果是虛癥,會小便頻尿,我們補它。
在列缺上補瀉的時候,這樣是瀉,這樣是補,順為補,逆為瀉,這是手法。
虛癥跟實癥,虛癥小便多,實癥會手掌過熱。《素問》說,直行的是經(jīng),旁出者謂之絡(luò)。列缺是手太陰肺經(jīng)的絡(luò)穴。
經(jīng)和經(jīng)之間有絡(luò),這個絡(luò)從手太陰肺經(jīng)絡(luò)穴絡(luò)到手陽明大腸經(jīng)。
7、反關(guān)脈與經(jīng)渠穴
人會有寸關(guān)尺的脈不見,從列缺到陽溪見者,這是反關(guān)脈。從食指按到列缺,一摸,怎么脈沒有了。這個脈很大,太淵脈沒了,這是經(jīng),這是絡(luò)。經(jīng)脈氣不夠,絡(luò)脈氣很強,這叫反關(guān)脈。王叔和不知道反關(guān)脈,反關(guān)脈沒有病的。
這個反關(guān)脈,過去的名家摸到脈后,脈又怎么沒有了?后來才在上面摸到了,他們不知道為什么。而我會算命,所以我知道,有反關(guān)脈,非富即貴,這是象。
那最近呢,病人尿毒洗腎的時候,為了洗腎方便。把動脈跟靜脈接在一起,變成人人有反關(guān)脈,硬接上來的就不是象了。
再來是經(jīng)渠穴,在高骨之下,是經(jīng)穴,經(jīng)渠屬性是金,手太陰肺經(jīng)就是陰金,碰到一個穴道剛剛好也是金,就是本穴。這個穴道跟這個經(jīng)屬性相同的,我們叫本穴。在本穴上可補也可瀉。
尺澤,必須要實癥才下,虛癥不下。假設(shè)補瀉沒做好,針下在尺澤,也是瀉,因為穴性就是瀉。而本穴補瀉都可以做。書上卷八第六頁說“寸口動脈陷中,肺脈所行,禁灸”。脈上面是不灸的,灸的話會傷到血脈。
再來是太淵,太淵穴呢,《難經(jīng)》說“脈會太淵”,寸口脈會太淵,太淵是俞穴。太淵屬土。陰陽五行來說是土生金。既然是土生金,土是媽媽嘛,手太陰肺經(jīng)的母穴就是太淵,手太陰肺經(jīng)的子穴就是尺澤,本穴就是經(jīng)渠。
每個經(jīng)絡(luò)都有子穴母穴,陰經(jīng)就是木火土金水,陽經(jīng)就是金水木火土。
太淵脈病治此。脈怎么會有病呢?這個脈跳跳停停,西醫(yī)叫心律不整 ,可以在太淵治療。你摸到脈后,先用指甲切一下,把脈切開,針再下進去。這個穴道剛好在筋和血脈的中間,不要扎到筋上面,扎到筋會很痛。一開始我就說過,穴道不會在筋上面,穴道都在兩個中間,一定在縫隙里面。筋和血脈中間的地方,不用指甲去切的話,一扎下去就是脈,然后就會腫一塊起來。
太淵是母穴,既然是母穴,所以肺虛,肺家的虛癥在這治,久咳 為虛,咳好幾個月了,為虛癥,在太淵下針。
我們在介紹穴道,中府云門天府俠白尺澤孔最,我們是一路從身上往四肢走,因為我們介紹穴道是按氣血流注的方向來說的,所以太淵要補的話是對著大拇指方向為補。因為氣是這樣下來的,對著身體方向是瀉。如果沒有對到方向,平補平瀉也可以,因為穴性是母穴,只要針扎到就是補。肺經(jīng)里面很多到處都有咳嗽的治癥,只要是久咳就是虛癥,久咳為虛,都在太淵下針。
8、魚際穴與少商穴
再來是魚際穴,為什么叫做魚際。諸位看這個手,像個魚肚子,骨頭和肌肉中間,下針向這方向下去,下在骨頭和肌肉的縫中。魚際呢,是榮穴,屬火。在魚際上面,我們看卷八第七頁,魚際第三行,治乳癰。中醫(yī)講乳癰就是乳癌。
最后這個穴道呢,是井穴,也就是少商穴。我現(xiàn)在畫的右手拇指,穴道就在這個地方,指甲旁邊就是穴道。少商穴平常是點刺放血,放血用的。少商也有下針,十三鬼穴,第一個是人中,第二個是少商。
井穴一定在指頭旁邊,所以井榮俞經(jīng)合,從指頭到手肘。那少商就是手太陰肺經(jīng)的井穴。主要的治癥是治扁桃腺發(fā)炎。小孩子扁桃腺 發(fā)炎的時候,一在少商放血,一下就好很多。小孩子發(fā)燒在少商放血。在大椎放血,少商也放血,這可以退燒。扁桃腺怎么看呢,嘴巴張開來,這是牙齒。旁邊兩個凸出來的,就是扁桃腺。發(fā)炎時脹大像荔枝,在少商穴放血。
過去的老中醫(yī)把針藏在毛筆里面。因為直接拿針擔心小孩會怕,就騙說涂點藥,實際是用針在扁桃腺放血。扁桃腺一放血后,舊的血、臟的血會出來,新的血會進去。它的行為就好像比說這條河有很多垃圾,你清的方法若是用殺蟲劑,環(huán)境沒有改變,怎么會好呢?所以用抗生素是不會好的,因為環(huán)境沒有改變。
我治一個小姐,十七歲就扁桃腺炎,扁桃腺長得像個桃子硬梆梆的,硬得和荔枝一樣,刺上去有聲音。每次發(fā)炎就吃抗生素,這當然不會好。我放了好幾次血。我當然不用毛筆,平常我們放血的時候,要因地制宜嘛。我們拿個三寸長針,我跟他說我要放血,妳那么大了,我不要用毛筆騙你。我把三寸針往前推,大概是這個長度時,把柄彎起來,這樣針就不會往后跑。等扁桃腺放血完,再下列缺、照海,喉嚨就不痛了。然后少商再放點血。這就是針刺的手法。
《針灸大成》寫“少商,肺脈之所出”。書上講的乳蛾,就是講扁桃腺。肺經(jīng),從中府云門一直到少商穴,走完少商以后,這氣血會回到大腸經(jīng)上面。
在介紹大腸經(jīng)之前,我補充一下,當有時癥發(fā)生,你可以扎俞穴,你也可以扎魚際,因為是榮穴,所以兩個都有效果。扎榮穴是我老師告訴我的,俞穴是《針灸甲乙經(jīng)》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