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y的筆記:《把自己當回事》楊天真
《把自己當回事兒【楊天真的溝通秘籍,一本所有人都需要的“溝通說明書”!蔡康永、樊登、羅永浩真摯推薦,李誕、馬伊琍、脫不花誠意作序!】》 楊天真 104個筆記 ◆?推薦序 用思維抵達天真 2023/5/4 發(fā)表想法 哇 >> 楊天真這個名字是她給自己取的,在我看來自然表達了她的一種人生追求。 ◆?推薦序 只對事,不對人 >> 我們開始共事,彼此也鮮有交流,不過只要是工作上的事,她一定直接說,不繞彎子,更不會因照顧對方情緒而只說好聽話。 ◆?推薦序 學習天真好榜樣 >> 她曾經(jīng)說自己的人生觀就是“爽”。我很羨慕這一點。 >> 在我眼里,楊天真有點像只“微胖的天鵝”:表面上浮在水面悠閑自在、十分優(yōu)雅,實際上水底下的腳蹼一直在猛勁兒地扒拉。 >> 我很希望讀完這本書的每個人都能像楊天真一樣,擁有這樣的信心和氣場:大殺四方,閃閃發(fā)光。 ◆?自序 >> 需要即市場,我能做好,就去做。 ◆?01 越成熟,越真誠 >> 真誠是一種交流狀態(tài),不是知無不言的泄底。 >> 真誠,作為一種態(tài)度,會給我們的表達設定清晰的邊界。正是因為真誠,我們才能在保留不說的權(quán)利時更有底氣。 >> 信息差是一種手段,很多生意都是靠信息差才達成的,但是信息差不意味著撒謊。兵不厭詐,“詐”是一種特殊手段,但我們不能把它作為一種溝通的常態(tài)。 >> 在事情上,你可以上各種各樣的手段,但在人身上,就不要上手段了,在人身上使用的所有手段,最后都會反噬。 ◆?02 真誠是避免戰(zhàn)爭的底線 >> 好的溝通,可以是一種攻防狀態(tài),但絕對不是一種戰(zhàn)爭狀態(tài)。攻防是你來我往,戰(zhàn)爭是你死我活。 ◆?03 難道我們可以不撒謊嗎? >> 假話全不說,真話不全說。 ◆?01 忘了你是誰了,重新認識一下? >> 但凡在微信上發(fā)現(xiàn)一個完全記不起來的人,我會先查聊天記錄,再翻翻朋友圈,如果兩者都看不出他是誰,我就會直接刪掉。如果對方的朋友圈比較有意思,我就會直接發(fā)微信過去:“我是楊天真,對不起,我在整理通訊錄,想不起來你是誰了,能告訴我一下嗎?我會重新做好備注?!比绻换?,我會直接刪掉。如果他回復,我正好可以借此和他有一個比較直接的溝通。 >> “對不起,我真的忘了你是誰了,我們能重新認識一下嗎?” ◆?02 假如我討厭你,我就一定告訴你 >> 在溝通中,情緒是需要被保護的,而不是被操控的。 >> 假如我們在重要性上做一個排序,我覺得我的感受是更為重要的,我會去保護我的情緒。換個角度,我會選擇和主辦方說:“你們一定要告訴他我討厭他,如果他選擇參加,很可能會面對我的疾風驟雨,要做好準備?!庇谖叶?,公平非常重要,如果這個嘉賓不知道我內(nèi)心的真實感受,來錄節(jié)目時面對我的情緒,我會覺得對他非常不公平。如 >> 底線不是一條黑乎乎的死線,它的作用是給我們提供一套完整的行為方式準則。而邊界意識也給了我們在溝通過程中可以說“不”的勇氣。 ◆?03 你希望我狠一點,還是溫柔一點? >> 如果是我遇到這個問題,我就會回答:“你想講就講,不想講就算了,但是請你想清楚再講?!? >> 所以在日常生活的對話中,一旦要口出直言,你不妨加上一句:“接下來我要說的話可能不太好聽。你還想讓我繼續(xù)說嗎?” ◆?04 我以為我說了,其實我沒有 >> 態(tài)度可以委婉,但內(nèi)容必須直接。 ◆?05 為什么有時候我們要頂回去? >> 就拿故事里的大哥來說,我知道他家庭幸福、闔家美滿,在這一點上,我是祝福他的,但這不能成為他站在一個高點上對我的生活橫加干涉的理由,我和他不熟。 >> 真正分享幸福的溝通是不會有如此強烈的自我炫耀感的。讓大家感知你的幸福,從來不需要踩在別人的肩膀上。 >> 他應該沒有惡意,但是我也感覺不到他的善意,所以,我選擇頂回去。 >> 面對沒有善意的人,我們?yōu)槭裁匆ㄟ^多的時間和精力去為和諧的結(jié)果負責?為什么為了讓對方不受傷害,我們要消減自己的情緒?這是沒有道理的。為了沒有善意的人和沒有善意的言論,我們卻要不斷安撫自己,這個成本太高。 >> 或許會有人在這里爭論:那你好好說就好了,不一定要劍拔弩張吧?;叵胛覀冾愃频臏贤▓鼍?,有哪一次你的禮貌回應得到了同樣禮貌的對待?很少。為什么?因為會讓你有這樣情緒的人,自身對于禮貌和尊重的理解就需要打一個問號,至少在溝通上,他們是先有問題的那一方。 >> 一個朋友身體不好,我要關(guān)懷,我一定會問一句:“有什么是我可以幫忙的?”我會主動給對方提供我能找到的醫(yī)療資源或者便利條件,這才是真實的問候。但有的人只會責怪對方:“你為什么不珍惜自己的身體?”“上次就跟你說了要注意,你就是不聽?!蔽揖拖雴柫耍赫垎柲奈?? >> 如果你受到冒犯,受到無端的責難,正煎熬于不平等的氣氛中,那么,我希望你能有勇氣,打破場面美好的執(zhí)念,頂回去。因為你要把自己當回事兒,溝通才能是一回事兒。 >> 也只有越來越多的人明白自己是回事兒,才能減少這個社會上太把自己當回事兒的那群人的數(shù)量。 ◆?02 解決問題,讓你更有底氣 >> 我建議你也準備一本屬于自己的白皮書,把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犯下的錯誤都記錄下來,時常翻看,這樣不僅能夠加快自身的進步速度,也會在溝通中變得更有底氣。 ◆?04 誰為結(jié)果負責? >> 從“我要負責”到“我得負責”的轉(zhuǎn)變,就是一次實質(zhì)性的身份轉(zhuǎn)變。能促成這種提升的關(guān)鍵在于每一次“我負責”之后的累積。 >> 溝通中的責任是溝通者需要承擔的,什么樣的溝通者會成長得最快呢?答:愿意主動為自己的每一次溝通承擔責任的人。你主動迎上去承擔的責任越多,漸漸地,你得到的回報也會越多。 ◆?05 時刻準備著 2023/6/7 發(fā)表想法 想起我的辯論時光,覺得自己也太不適合辯論了吧哈哈哈哈哈哈 >> 四辯的任務和其他隊員不同,要負責總結(jié)陳詞,關(guān)鍵是要在對方全場的發(fā)言里找出漏洞,狠狠抓住,再一一反駁。 >> 四辯的任務和其他隊員不同,要負責總結(jié)陳詞,關(guān)鍵是要在對方全場的發(fā)言里找出漏洞,狠狠抓住,再一一反駁。 >> 沒有人可以輕易做到臨場發(fā)揮,所有的臨場發(fā)揮都是厚積薄發(fā)。 >> 一個人是否處在“時刻準備著”的狀態(tài)中,是我非??粗氐乃刭|(zhì),甚至可以說是我在面試應聘者的過程中一個決定性的因素。在求職面試中,我有一個非常經(jīng)典的最后一問:“你有什么問題要問我嗎?”如果對方說沒有,基本上在我這里就會大減分。 ◆?06 屁股決定腦袋,所以先看屁股 >> 有時候這個世界上的道理往往非常樸素。如果我們只從自己的角度出發(fā),很多事情都是不可理喻的;如果試著去了解溝通的對象,站在他的位置看他眼前的風景,就會發(fā)現(xiàn)同一件事情可以有完全不同的解讀。 >> 但凡我們了解到對方的“屁股坐在哪兒”,就會懂得對方采取這種思考方式和行動邏輯的緣由,也就一定可以找到達成溝通的方法和內(nèi)容。 >> 要把事情想在前面,能夠早告知的一定不要拖到最后一秒。 ◆?07 先確定對方是不是“笨蛋” >> 如果你打了半小時牌,仍然不知道誰是菜鳥,那么你就是。 >> 是我們不變的溝通方式,一直在給“笨蛋”機會,讓他們犯同樣的錯誤。 >> “笨蛋”不是一種定位,而是一種狀態(tài),有可能是因為經(jīng)驗不夠,有可能是因為客觀條件不允許,有可能是因為情緒上的不成熟。 >> 如果你感受到對方思緒比較雜亂,理不清重點,你就需要主動幫他理清思路,比如這些話要掛在嘴邊:“咱們現(xiàn)在‘共識’一下?!薄拔覀円鉀Q的第一個任務是什么?”“這件事情的重點是這個?!薄敖鉀Q方案的關(guān)鍵是什么?”特別是當派出去的工作是一個相對比較復雜的任務時,你更需要幫忙理清時間的脈絡和重點,不然對方連從哪兒上手都搞不明白。最后耽誤的還是整個團隊的時間。 ◆?08 為什么不可以因為工作而犧牲健康? >> 在自我溝通的過程中,獨立思考的能力是非常重要且必須具備的,我們必須知道自己在坐標中的位置,從而判斷什么結(jié)論對自己有用,對現(xiàn)在有用。 ◆?4 共情的情,不是情緒,是情理 >> 共情的情,不是情緒,是情理 ◆?01 不要把情緒當作武器 >> 溝通要共情,那么,能不能把情緒作為一種武器呢?我的回答是:最好不要。 >> 崩潰的過程就是一個互相消耗的過程,這會大大影響溝通的效率和質(zhì)量。 >> 共情是懂得把對方跟自己放在同一立場上,而情緒作為一種武器時,溝通的對象就被當成了敵人,站在了對立面。你的方式就變成了用情緒崩塌去恐嚇對方,換取對方的同情,以便達成你的目的。 ◆?02 “多喝熱水”到底錯在哪兒? 2023/6/17 發(fā)表想法 我覺得大部分是后者哈哈哈 >> 回答“多喝熱水”的人,要么就是不懂共情,要么就是不愿共情。 >> 回答“多喝熱水”的人,要么就是不懂共情,要么就是不愿共情。 >> 純情緒溝通不需要建議,更不需要解決方法。你大可以把自己想象成一個樹洞,對方只是想把情緒傾倒在你這里?;蛘撸惆炎约合胂蟪梢粋€無情的站隊機器,對錯不重要,站在對方身邊才重要。 >> 回想一下上面的三句話:“我今天來‘大姨媽’了。”“我今天工作了一天,好累?!薄白罱鼔毫么螅孟朕o職?!边@些表達到底在尋求什么?答案很簡單:她就是在撒嬌,她就是希望你在意她,她就是希望獲得你的理解,她就是在渴望你的關(guān)心,她就是在期待你的安慰…… 2023/6/17 發(fā)表想法 好嘞 男友和老公一定要找這樣der >> 面對女友的“大姨媽”,你就抱著她,說一句:“沒事,我陪著你?!?面對老婆的疲累,你就給她按按摩,說一句:“辛苦了,好好休息一下?!? 2023/6/17 發(fā)表想法 哈哈哈哈哈真的很搞笑 >> 純情緒的表達到處都是,它可能發(fā)生在親密關(guān)系中,也可能發(fā)生在職場上。它不僅發(fā)生在女生身上,男生也會有這樣的需求。這個時候,男生可能會跳起來反駁:“不是啊,如果有哥們兒給我純情緒的輸出,我一般會從事實的角度出發(fā),給他分析,男生之間,觀點和內(nèi)容更重要?!焙茫铱梢猿姓J這個點,但是,我就問問廣大的男生朋友,那你們?yōu)槭裁催@么喜歡借酒消愁?你們喝酒的時候說的那些話,也是在給對方提供解決方案和案例分析嗎? 那些酒桌上噼里啪啦、酒桌下啥都不記得的話,真的不是一種情緒對情緒的“嘿,兄弟,沒事兒”? ◆?03 “對不起”應該怎么說? >> 在情感溝通的過程當中,道歉是一種強表達,是一種修復,出發(fā)點是之前行為造成的損失和傷害。為什么我們要道歉?是因為我們在意,不論在意的是人、是關(guān)系、是結(jié)果,還是利益。總之,道歉的訴求是征得對方的理解、諒解以及和解。所以,道歉的目的是達成某種共識,從而在情感上再次回到同一陣營。 2023/6/17 發(fā)表想法 這句話問題在于不真誠不情愿 >> “對不起,我錯了,你都是對的。” >> 道歉的核心不是那句“對不起”,而是對不起之后的內(nèi)容。在這里,真誠的道歉要找的是原因,而不是借口。要想?yún)^(qū)分原因和借口其實非常簡單,借口是你把責任推卸到別人身上或者外界上,而原因是從自己身上尋找。 >> 只要出現(xiàn)需要道歉的情景,那兩方一定都是過錯方,不存在絕對沒有過錯的一方。但是真誠的道歉一定會同時給對方提供反省和思考的機會。 >> 如果你不滿足于此,那道歉的時候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元素需要注意,那就是再加上一個建設性的解決方案。如此,這就是一個接近完美的道歉。道歉不僅要真誠地往前看,還要建設性地往后看。 2023/6/17 發(fā)表想法 這條很值得學習,對于與周圍親朋好友發(fā)生了摩擦,如果當時意識到自己的不正確行為,那么當時就應該立刻道歉。 >> 和伴侶發(fā)生爭論,你突然沒有控制住自己,爆了粗口。你該如何道歉? ◆?04 壓力太大,怎么辦? >> 壓力過載會導致一個嚴重的后果:動作變形。 >> 直接壓力源最好理解,就是某個人直接通過語言和行動對你施壓,你可以有的放矢地進行抵抗。這時候可以通過“直接叫?!焙汀皩で蠊沧R”的方法解決,具體可以分為以下四個步驟:第一步,自我預警。我們可以將壓力的管理機制理解成一個閥門,當壓力過大的時候,我們一定要有一個報警裝置,防止動作變形。你要時刻提醒自己,現(xiàn)在的焦慮和緊張已經(jīng)到達會導致動作變形的邊緣,必須先停下來,將情緒冷卻下去,把它當作一件正常的事情處理。第二步,直接溝通。如果溝通對象的施壓程度超過了我的接受程度,我會選擇直接告訴對方:“請不要再向我施加壓力了,如果壓力過大,可能會導致我動作變形。我知道你給我施壓的目的是讓我引起重視,我可以很肯定地表示我已經(jīng)充分重視了?!蔽抑安粩鄰娬{(diào),直接是溝通中很重要的方法。在溝通中的壓力爆棚時刻,我們就需要直接叫停,讓對方明白壓力的程度邊界在哪里。第三步,再次理清共識。單單要求對方不要再進行施壓是不夠的,接下來,我們需要花一些精力和時間與溝通對象再次理清彼此在關(guān)鍵部分的共識。這件事情的首要目的是什么?目前這件事情最大的困難是什么?我們面對這個困難的解決方案是什么?我們目前有沒有為最壞的結(jié)果做好準備?通過這些問題,我們可以再次和溝通對象梳理事件,并且在明確信息之后,讓自己的情緒得到穩(wěn)定。第四步,尋求(或提供)幫助。尤其在團隊里,自己或者同事面臨合作方施加的壓力,一定不要獨自面對,而要抱成一團,彼此提供支持和幫助。理性一點,我們可以在同伴的幫助下把整個事件再理幾遍;感性一點,我們可以得到同伴的寬慰和支持。如此,壓力會分擔到更多人的身上,我們也能在協(xié)作中更好地緩解壓力。 >> 我在家里什么也沒干,曬了三天太陽,也做了三天的深度思考。所謂深度思考,就是在我們想一個問題沒有答案的時候,不斷拆解這個問題,逼迫自己追問答案背后的動因、問題之下的問題。 >> 我會針對具體情況分三步闡釋自我溝通中的解壓過程。第一步,問自己:我會因為壓力而改變嗎?當時,我把這個問題想到了極致,如果再來一次,或者再遇到類似的情況,我還會用同樣的方式去解決嗎?我的結(jié)論是:我會。因為這是我的工作風格和工作方法。我用這一套方法論創(chuàng)造了不小的價值,也獲得了很多成績。那么,我就必須面對這套方法論所帶來的損失。當時我可能要面對的局面,就是每一套方法論都一定會有的屬于它的副作用。我不能因為看到了副作用就全盤否定它。第二步,問自己:如果我換一種方式,壓力依舊存在嗎?你會發(fā)現(xiàn)這個答案同樣是:會!我借此重新全面地梳理了自己的工作,并看到了很多在沒有壓力的狀況下看不到的東西,同時明白了問題的必然性,除了承受,沒有解決方案,因為我的選擇不變。我在那個時候清晰地認知到自己不會因為輿論的壓力而改變自己,所以就選擇了去承受它。第三步,問自己:接下來,我要如何跟相關(guān)的關(guān)鍵人士達成共識?我應該先跟所有的客戶去做溝通,避免他們產(chǎn)生誤解。因為除了我自己的感受外,他們才是這個事情的受損方,通過溝通告知他們這件事情發(fā)生的緣由,還有我的解決方案。 ◆?06 如何面對別人的言論和傷害? >> 而那位要嘲諷我的認識的人,其實我也理解,因為每個人身上都有一個很難克服的東西,那就是人性,誰都逃不過。比如故事中的這個人,當她看見一個比她過得好的人突然有了情況或者出現(xiàn)差池,就會忍不住偷偷地開心,內(nèi)心潛藏的意識是希望別人不如自己。我不是個特定對象,我只是個出現(xiàn)的狀況。她也不是對我攻擊,她是對自己人性的不釋懷。 >> 或許這么說起來有點太過悲觀,事實就是只有我們把對他人的要求慢慢放低,不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要求別人的時候,我們自己才會好過。所以,下次再碰到認識的人對你口出惡言,或者背地里對你惡語相向,想想這三個問題:第一,他對我重要嗎?第二,他說的問題,我是不是真的有;如果有,則要反思和改進。第三,他是不是沒有控制住自己人性的黑暗面?如果不能忽略他,至少要讓自己放松一些。 >> 面對陌生人的言論和傷害,我們需要知道他們不重要,或者至少嘗試讓他們不重要;面對認識的人的言論和傷害,我們要認識人性,降低自己的期待,讓自己放松;而面對親密的人的言論和傷害,我們還有時間。 ◆?07 別做情緒的綁匪,也別做情緒的囚徒 >> 婚姻不是一種簡單的付出和獲得,而是兩個人要一起去維持的一種關(guān)系,雙方是平等的。沒有任何一方需要和應該去做到“犧牲”。最后,我們不得不承認,婚姻中確實存在因經(jīng)濟實力或成長節(jié)奏而產(chǎn)生的“不平等”,但是一定沒有絕對的弱勢方和受害方。 >> 犧牲感給了付出行動的人以委屈,給了另一方以愧疚。但這兩種情緒除了彼此折磨,沒有任何意義。 ◆?01 別讓“對錯”毀掉溝通 >> 首先,不要讓對方覺得你是對的,而要讓對方覺得你們是一樣的。多給對方建議,少給對方意見。其次,惡補與方案相關(guān)的行業(yè)知識,盡量在短時間內(nèi)縮短由于信息不對稱引起的認知差距。最后,將方案的細節(jié)進行反復比對,用進步和運動的觀點來做梳理和確認。 >> 對方的核心需求。唯物辯證法有一個很牛的洞見,那就是抓主要矛盾。溝通也一樣:抓核心需求。核心需求解決了,其他改動就會變得容易。 ◆?02 為了達成共識,該如何拆解目標? >> 時間是一個很有用的工具。很多時候我們無法達成共識,是因為我們都被困在了當下的這一刻,而無法用更長遠的目光看待眼前的事物。 >> 第二個維度是:同行的慣例。 >> 第三個維度是:解決方案。 >> 一期雜志封面上的廣告語,我們?yōu)檫_成共識總計拉開了三個維度:十年后的時間維度、具有參考價值的同行業(yè)維度,以及具體可行的解決方案維度。這三個維度像是三個切口,一個一個地撕開,我們最終實現(xiàn)了所有人共同的期待。 ◆?05 不是“都是為你好”,而是“都是為我們好” >> “都是為你好”是一種缺乏共識的認知偏差。一個人能相信這樣的思維方式,甚至運用這樣的說法來進行溝通,就說明他還不知道共識的意義。真正的共識一定是雙方互動溝通之后的結(jié)果,也就是說,起點和終點是雙方都同意的,因而達成的不是“都是為你好”,而是“都是為我們好”。 ◆?06 共識,是一種相互的淘汰 >> 我認為用戶在選擇產(chǎn)品的同時,產(chǎn)品也在選擇用戶。產(chǎn)品其實就是一個介質(zhì),我很清楚我的衣服將去向何處:我并不想賣給那些只想把自己藏起來的人,而是想賣給那些想把自己展示出來的人。 >> 共識,不僅是在人際溝通中找到可以繼續(xù)往下走的共同點,同時,它也是一個非?;镜男睦頇C制。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堅信不疑的東西,要挑戰(zhàn)這些底層的共識,往往不是一次小修小補能夠撼動的,而是需要一場觀念的地震。共識,往大了說,是一種相互的淘汰,同時,它又是一次相互的挑選。明白了這一點,我們就會非常坦然:離開的人注定會離開,而會回來的人也一定會再相逢。 ◆?01 只有感受,不叫成長 2023/6/29 發(fā)表想法 wow 很新鮮的一個習慣 >> 每天晚上睡覺前,我都會把手機上所有的聊天記錄重新翻看一遍,檢查是否有遺漏的信息和工作,更重要的是我希望用這種方式和自己進行一場溝通,復盤自己的一天:今天說過的話是否合適或者準確?今天都做了哪些決定,為什么要這么做?自己對當時的決策是否滿意,是情緒猛然占了上風,還是經(jīng)過了理性且客觀的分析?如果換一個思路,會不會有全然不同的結(jié)果?今天發(fā)生的所有事是否會后悔或遺憾?如果有機會可以重來,是否還會做出同樣的抉擇? 假如我發(fā)現(xiàn)今天拉黑了一個人,一定會問自己到底是被情緒支配,還是背后有什么其他的決策邏輯。這一點,一定要梳理出來。如果只是當下的氣憤,且我也在乎這個人,就會把他加回來:“對不起,我當時可能情緒沖動了。”如果發(fā)現(xiàn)我原本就不想和這個人成為朋友,就會坦然面對,沒必要再自我糾結(jié)。 >> 經(jīng)過碰撞,我們才了解自己是誰。這是我一直強調(diào)的一個觀點。它其實還有下半句:不是碰撞就結(jié)束了,而是碰撞之后還要思考。撞完之后,可能會有兩種情況,一種是你清楚地知道自己受不了,知道自己疼在哪兒,在哪兒摔倒的,下次該如何避免;另一種是碰撞讓你發(fā)現(xiàn)了新的機會,認識到了自己耐受力的臨界點,下次還可以更勇敢地去撞出新的火花。通過這樣的自我溝通和自我審視,可以判斷出兩條不同的行動線。第一條行動線是進攻,你可以去做很多事情,跟很多人交往,談戀愛也好,努力工作也好,甚至有時候會去挑戰(zhàn)你的上司,挑戰(zhàn)很多你以前從未做過甚至從未想過的事情。而另一條行動線叫作反思,你會總結(jié)自己不對的地方、不應該再犯的錯誤,以及不可以再重演的傷害。 2023/6/29 發(fā)表想法 類似“君子論跡不論心”吧 >> 一個人是什么樣的人,是由他選擇的結(jié)果決定的,不是由他的初心決定的。 >> 在別人眼中的自己和在自己眼中的自己永遠存在巨大落差,幾乎無法達成一致。與此同時,當我們把維度進一步打開,你眼中的自己和真實的自己、別人眼中的你和真實的你、別人眼中真實的你和你眼中真實的自己,這幾個維度之間,全部存在著巨大鴻溝。自我溝通,就是慢慢找到這些鴻溝中的一致性。 ◆?02 我想要成功的人生,還是開心的人生? >> 只有通過極端的選項,我們才會意識到什么對自己最重要。 >> 你想要成功的人生還是開心的人生,這不是選擇題,而是綜合判斷題,是可以好好寫一篇分析文章的。在我的成長經(jīng)歷中,我不斷地被別人問及這個問題,同時也不停地問自己:要開心,還是要成功?我現(xiàn)在的答案是:“我想要開心的人生,但是成功使我開心?!? >> 我的三段論到這里就告一段落了,最后再重復一下這個問題的要點:第一,成功需要被你自己重新定義。第二,你的人生燃點能否和你的人生快感結(jié)合起來?第三,開心真的是肆意妄為、無所顧忌嗎?最后,再問一問自己:“我想要開心的人生,還是成功的人生?” ◆?03 我和自己的優(yōu)點,熟嗎? >> 我們錄用了這個女孩,因為她的故事打動了我。如果這個女孩只是表達自己的“有預見性”和“協(xié)調(diào)能力”,那么這些詞和上面說的“勤奮”一樣,是沒有溫度的。而她通過一個故事及其中的種種細節(jié),讓我對她的優(yōu)點有了非常明確的感知和了解 >> 如果說優(yōu)點的定位需要一種內(nèi)在的自我溝通,那么優(yōu)點的表達則需要不斷外化的人際交流。與自己對話,只要夠深,自己就能懂。如果想讓別人明白你的優(yōu)點,就需要在表達方式上下一些功夫。講故事不失為明智的選擇。 >> 審美這枚硬幣的另一面代表著高標準和嚴要求,以及不輕易妥協(xié)。如果這其中沒有強大的執(zhí)行力相隨,很有可能就會什么都看不上,項目推進艱難。當有人跟我說他審美好的時候,我一定會追問:“你的執(zhí)行能力怎么樣?當你的審美跟一個很具體的結(jié)果發(fā)生沖突時,你會如何處理?” >> 最后再說一個小細節(jié),每當我問出“你有什么優(yōu)點?”這個問題的時候,我都會留意對方做出回答的快慢。我發(fā)現(xiàn),能夠很快說出自己優(yōu)點,或者一下子就能說出好幾個優(yōu)點的人,通常都具備更強的感染力。因為自我認同是一種良好的自我溝通的必然結(jié)果,這會給人帶來自信,也會給周圍的人帶來能量。 >> 沒有人會拒絕生命中熱乎乎的生機勃勃。 ◆?04 不要妄圖去改變所有人的刻板印象 >> 刻板印象的形成緣由:我們一方面喜歡給人貼標簽,喜歡看標簽;另一方面又沒有機會去提取關(guān)鍵信息,何況還有趨同的壓力。于是,刻板印象就產(chǎn)生了。 >> 面對刻板印象,我自己總結(jié)了兩點心得:第一,被誤會,是一種常態(tài)。第二,不要妄圖去改變大家的刻板印象,這不太可能。 >> 如果你仔細地去研究一個藝人或者他的公司是如何被罵的,就會發(fā)現(xiàn)一個很神奇的現(xiàn)象:不是真的有人想罵你,而是總有人想罵人。被罵的詞幾乎一模一樣,只是具體的被罵對象發(fā)生了改變。所有的表達方式、語言邏輯和思考邏輯都是一樣的,一旦你把這種刻板印象想象成只是自己的遭遇,把這里面的“自己”無限放大,必然就會格外難過和傷心。坦然地去接受這些刻板印象,是讓你明白,不是這個世界在針對你,而是每個人在溝通當中都會遇到這種困境,你自己又何嘗不會以刻板印象來看待他人呢?刻板印象不是哪一個人的狹窄,而是人類語言系統(tǒng)里的必然。 >> 只有感受,不叫成長。放在這里是,只有面對,不叫回應。 >> 不就是刻板印象嘛,怕它?!解決方式:態(tài)度上不在乎,行動上用事實碾軋。 >> 面對刻板印象,我的建議是:首先要不在意,然后用結(jié)果去超越這種不在意。我不在意別人怎么看,但不是把頭一轉(zhuǎn),把耳朵一捂,而是要去具體分析。我重視有用的意見和真誠的建議,但刻板印象就是刻板的,它并不是對你的印象,而是把一種印象強行加在你身上。在我理解了所有信息之后,我發(fā)現(xiàn)自己不能消耗情緒去抵抗這些刻板印象,而是應該把時間和精力花在真正做事情上。于我而言,我不會讓這件事情的議論影響到我的工作。如果對有些人來說,這樣的議論會影響到他的生活質(zhì)量或工作結(jié)果,那就需要很小心了。 >> 溝通中有兩個認知的方向,一個方向是把自己放進去,不管是人群還是觀點;而另一個方向是把自己抽出來。在刻板印象這件事情上,我主張先把自己抽出來,因為大眾心理是永遠不會被調(diào)和的,它不可能被認知統(tǒng)一, >> 不在意不重要,但是用結(jié)果超越了不在意,這很重要。 ◆?05 放棄型人格:不是100%,就是0 >> 放棄型人格,就是我會在人生的每個階段確定一個清晰的價值排序,并且按照最核心的目標嚴格地界定所有的事物,一旦發(fā)現(xiàn)這件事情并不能促成目標的最終達成,我就會果斷放棄。 >> 不是100%,就是0。我們最應該做的就是在應該付出的時候100%投入,這樣我們才能擁有極致的100%的收獲。 >> 王爾德說:很多東西,若不是我們怕別人撿去,我們一定會丟掉。而我們需要面對的就是清空那些不再符合我們新目標設定的東西,把自己的頭腦、時間、精力都騰出位置,為迎接新的人生目標做準備。因為我們在做一件新事情的時候,需要投入,完全的投入。 >> 向前,才是我唯一的答案。 ◆?06 不知道要什么,先從不要什么開始 >> 不知道要什么,先從不要什么開始自我溝通中,迷茫之所以能夠困擾我們,是因為我們通常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奇怪的是,無論再怎么迷茫,我們也會堅定地知道自己不要什么。 >> 在自我溝通和自我定位當中,不是每個人都能一開始就找到自己的燃點的。我的建議是:不知道自己要什么的時候,就先從自己不要什么開始。 ◆?08 我在哪個象限? >> 時尚大師山本耀司有一句話很打動我,他說:“自己”這個東西是看不見的,撞上一些別的什么,反彈回來,才會了解“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