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平20萬,開房要排隊,“棺材房”都搶手,在香港生存有多難?
《拆彈專家2》上映后,受到了觀眾們的一致好評,網(wǎng)友們紛紛留言稱,很久沒看到過這么燃的港片了,好像找回了童年時候看經(jīng)典港片的感覺。
這部電影的拍攝地在香港,在呈現(xiàn)劇情的同時也原汁原味地展現(xiàn)了如今香港各處的面貌,不知道是否有觀眾注意到,電影中飾演拆彈專家的劉青云和劉德華,有一次執(zhí)行任務時,進入到一戶居民住宅中去解救受害者。

盡管劇情的重點并不是這間住宅,鏡頭中對住宅全貌也沒有過多的呈現(xiàn),但還是有觀眾抓住了精髓并提問:香港住宅都這么小的嗎?
的確,當鏡頭拉近后,這種狹小被進一步暴露出來:五六平米的客廳緊挨著臥室,兩間臥室的面積都不大,目測每個房間有四平米左右,客廳正對著房門,旁邊算上洗手間和廚房,整個建筑的面積大概也不超過四十平方米。

電影中鏡頭一轉,是這間住宅所在大廈及城市的俯瞰樣貌,黑沉沉的夜空下,鱗次櫛比的建筑在香港這片土地上鋪開,霓虹閃爍,玻璃幕墻耀眼。

從外表看,香港這座城市現(xiàn)代化而便捷,但身處其中的人,如同住在那間大廈中擁擠房間的住戶一樣,“擁擠”,或許才是他們生活的主旋律。
1、香港人生活圖鑒
最近某影視平臺推薦的列表中,有一部叫《香港愛情故事》的電視劇引起了大家的關注,比起它這俗氣而充滿言情感的名字而言,這部劇現(xiàn)實的內(nèi)核才是觀眾們聚焦的重點。
盡管以“愛情”為表現(xiàn)題材,但實際上這部劇的落腳點卻在“房子”。在建筑用地拼命擠占住宅用地,貧富差距越來越大且人口日益增多的香港,房子成了人們不得不擺在桌面上解決的問題。
電視劇以情感為線索,串連起一系列關于生活的話題,而話題所圍繞的核心,就是“房”。
陳子朗和邱凱琪是一對相戀七年的戀人,因為買不起房,二人戀愛七年都始終沒辦法組建自己的家庭,在七周年這天晚上,他們打算過一個開開心心的二人世界,但因為沒有結婚,去對方家肯定不方便,想來想去,能夠獨處的場所,就只剩下出門開房這一個選項。

但他們沒有想到,現(xiàn)場除了他們之外,還有很多像他們一樣情況的年輕人在排隊等著開房,“僧多粥少”,房源非常之緊張。就在他們以為當晚開房無望之下,有一個小伙子向他們大開方便之門,對方因為女友遲到,所以勻出半個小時給陳子朗二人,開價500塊。
就在兩個人好不容易進到房間里,互訴衷腸完畢,沒等進入正題,有人敲門:“小哥,你時間到了!”
女友羞憤之下與陳子朗大吵一架,編劇當然不可能安排二人就此分手,峰回路轉,兩人兜兜轉轉在此事刺激之下決定要結婚。

但結婚不是兩人之間有真摯的愛情就夠了,婚后他們從家里搬出來單獨住,凱琪想要買房子的愿望越來越強烈,為此兩個人都換了高薪但自己不喜歡還要加班的工作,這樣才能夠維持租房。
因為房子問題,兩人發(fā)生吵架的次數(shù)越來越多。

男主角被這種高壓的生活壓垮,向女主角訴苦:“為什么買房子就是成熟?”
而女主角認為對方永遠不懂得體諒自己,換不喜歡工作的并不只有陳子朗一個人,她的夢想是當記者,而不是做市場銷售。

就這個問題兩個人頻頻發(fā)生爭吵,而吵架聲稍大一點點,就會被鄰居聽到,進而遭到控訴。

編劇其實在這部劇一開頭就已經(jīng)鋪設好整部劇的核心了:琳瑯滿目的售樓廣告。
普通的兩室一廳均價要五百萬,是很多出身普通的年輕人一輩子都難以企及的。

看到這里,觀眾們恍然大悟:這不就是香港版《蝸居》嗎?
要愛情還是面包,永遠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断愀蹛矍楣适隆匪婕暗降膬?nèi)核并不復雜,甚至在看過郭海藻為了錢選擇做別人小三的劇情后,這樣的故事設定還有些老套,但,對于港劇來說,這確實一大進步。
因為,他們終于肯撕開遮擋在香港普通人身前的最后一塊“遮羞布”,直面自己的生活。
2、寸土寸金的港城
香港的房價,在世界范圍內(nèi)都是有名的高。
根據(jù)香港政府統(tǒng)計的數(shù)據(jù)來看,全香港2017年的家庭月收入中位數(shù)為2.5萬港元。以香港的平價樓盤每平方米23-28萬港元來計算,就算一年不吃不喝也僅夠買約0.1平方米,如果想購買50平方米需要不吃不喝42年。
就人均收入相對較高的娛樂圈來看,大多數(shù)人對于明星生活的想象,還停留在將對方腦補成住豪宅、吃山珍海味的階段。
比如說,劉嘉玲前段時間曝光了自己的占地數(shù)百平方米的豪宅。


內(nèi)部裝修奢華精致,外部泳池和露臺都寬闊敞亮,非常符合她“女富豪”的形象。
香港明星中的確有不少生活富裕的,“山雞哥”陳小春的家,也是寬敞奢華,給兒子慶祝生日那天,陳小春和應采兒將房子布置成了個小型游樂場,一看就是有錢人的作風。


然而,在媒體沒有大肆報道的另一面,有很多明星的生活其實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樣。
比如,當蔡少芬的家曝光后,就有網(wǎng)友感到大跌眼鏡,為什么呢?當然是因為小。

從蔡少芬曬出的視頻來看,她的家是復式結構,家里滿滿當當?shù)教幎阎钣闷罚雌饋愍M小而擁擠。

給兩個女兒布置的小床非常溫馨,但這兩張“上床下桌”結構的家具,擠在同一間臥室,雖然溫馨,但看起來依舊是非常擁擠。
至于為什么會給孩子置辦上下床,自然是因為家里空間不夠。

不少網(wǎng)友驚訝道,總覺得像蔡少芬這種出道時間久,知名度又高的女明星,再怎么樣也生活水平也比普通人高出一大截,沒想到住宅是這么的樸實無華。
的確,與內(nèi)地三線明星相比,蔡少芬的居住環(huán)境都不一定能夠比得過去,但是想想香港的房價,就會覺得她其實過得已經(jīng)挺不錯了。
3、一“房”難求的原因
《香港愛情故事》中,那對夫妻拼盡渾身解數(shù),也只想買個“納米房”罷了,再大的面積是他們支付不起的。
而在香港,這樣這的房子比比皆是。
某視頻平臺有一個很出名的紀錄片,是一個外國人拍攝香港人居住環(huán)境的vlog,他先是簡單介紹了香港的房價有多高,接著就開始走街串巷,帶領觀眾進入到一個也許不那么熟悉的香港。


他先是來到了一間“旅館”,住在這里的人都是買不起自己房子的人,居住空間是這樣的劃分的:一間本就不大的住宅,被人為用木料或者其他建筑材料隔開,變成一個一個封閉的房間,通常只能夠容納一個人或者最多兩個人居住。
這樣就可以盡可能多的容納更多的人,這種房子租金相對較低,適合經(jīng)濟不那么寬裕的群體。在這里,隨處可見生病的老人,帶著孩子的單身母親,無一例外,他們都是窮人。


視頻博主走訪了兩位專家,試圖分析香港為什么房價居高不下,其中一個原因是,人口的大量涌入:
7500萬人涌入香港這座城市,外來人口不斷,這些人中,有前來做生意的外國人,有住在深圳在香港工作的內(nèi)地人,有在香港尋求發(fā)展的四面八方的年輕人,總之,人多地少,是不爭的事實。
但地少,并不代表著沒有可用的土地,根據(jù)專家分析,香港除了一部分山地和不方便開發(fā)的土地之外,其實還是大片的綠地等待開發(fā)的,但香港平均只有3.7%的土地用于房屋規(guī)劃。
其中不乏香港政府的原因,除了大片的土地被內(nèi)地及外商競拍之外,這里的低稅率也吸引著大量的人前來做生意,比起蓋房子讓人們居住,做生意能帶來的GDP增長更多,對于不在這里住,只尋求發(fā)展的人來說,香港確實是塊好地方。
但對于世代居住在這里的人而言,日子就不那么好過了。
許多家庭買不起房子,就帶著下一代住在狹小的公租房中,面積狹小,空氣不流通,但大家也得忍受這樣的生活。
生病的老人在狹小的“棺材房”中住了兩年,什么是“棺材房”?就是只能夠放得下一張床,只能允許一個人平躺的空間,但即便如此,這里平均每個月的租金也高達2100元港幣。
香港的擁擠,正在比它的經(jīng)濟更快成為世界矚目的焦點。
結語
本以為,《香港愛情故事》是一部講述都市男女愛情的尋常電視劇,沒想到,在感情之外,編劇大膽的將香港年輕人所面臨的最真實的壓力融入進去,并不懼怕扯下香港在房子面前的遮羞布,讓矛盾暴露在陽光之下。
紀錄片中講道,每一年,香港都會出現(xiàn)很多用來緩解居民用地減少矛盾的方法,但很顯然,政府推進的速度并不足夠快。
人們的生活正在被這種溫水煮青蛙一樣的日子日漸擠壓,當焦慮成為都市生活的主旋律后,其他矛盾還會遠嗎?
但不管怎么說,這部劇的成功之處,都值得觀眾投以肯定的一票,希望人們的生活會在新的一年出現(xiàn)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