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乃器傳】讀書筆記(7)
章乃器是那種務實的經(jīng)濟學家,意識到一切經(jīng)濟問題,包括政治、軍事、外交上的矛盾,都會敏感地反映到金融市場上。面對這一現(xiàn)實,他在報刊及各種演講中,接連寫出一系列揭示世界經(jīng)濟矛盾尖銳、危機重重的文章,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人們特別佩服他犀利的文筆,贊賞其目光敏銳,見解深邃,分析獨到,能在混亂中找到頭緒,在錯宗的現(xiàn)象中抓住本質。
當時中國的貨幣金融正處在一個微妙、曲折、犬牙交錯的險境,帝國主義列強都想把自己國家的經(jīng)濟危機轉嫁到中國這個大市場來,但爭奪的手段又都是隱蔽、狡詐的,更多是通過貨幣經(jīng)濟使中國經(jīng)濟與宗主國經(jīng)濟一體化。
由于英、法、美相繼取消了金本位制發(fā)行鈔票,便都先后把退出流通的白銀都傾銷到中國,弄得中國金融市場一片混亂。而銀元與英鎊、美元的匯率起伏又很大,使中國的進出口商品于物價同時頻繁漲落,不論什么貨物都“大漲特漲”,令廣大中國百姓均陷于忍饑號寒的窘狀。
銀價的暴跌使中國的外債增加了四倍的負擔,許多商家甚至不再敢提貨,一時間上海外貿貨幾乎全陷于停頓。再則由于國外大量涌入白銀,農村經(jīng)濟崩潰也無法向下流動,最后反都凝聚上海,工商業(yè)蕭條又投放不出,便都擁向房地產。這就加劇了社會投機,也使金融市場畸形發(fā)展、泡沫泛瀾,因此各界人士都在呼吁國內貨幣制度的整頓和改革。
誰知這時銀價又暴漲使中國的白銀開始大量外流,始作俑者是美國、英國,他們在向中國傾銷白銀中獲得暴利,隨后又采取了與前相反的策略,依靠手中的大量黃金壟斷了白銀市場,進一步控制世界經(jīng)濟,特別是中國經(jīng)濟。因為中國是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家,也是一個有巨大潛力的物資傾銷市場,還是當時世界上極少數(shù)幾個“銀本位”的國家之一。
所以美國在1932年召開的世界經(jīng)濟大會上,與中國、印度、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簽定(白銀協(xié)定),聲稱提高銀價,能提高中國四萬萬人民的購賣力。1934年8月9日美國又頒布了“白銀國有令”,進一步高價搜購世界各國白銀,結果更使銀價暴漲。僅1933年4月-1934年10月,中國就外流白銀合銀元16.3億元,使上海喪失了45%的存銀,這種現(xiàn)象自然更造成了金融市場的惶恐不安,許多人根本看不清銀價的漲跌是人為操縱的國際背景。(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這也迫使中國政府不得不于1934年宣布白銀管制,但走私的渠道依然眾多,特別是外商銀行,僅上海匯豐銀行1934年11月27日一次,就偷運出境價值5.3萬元的白銀。其它外商銀行也紛紛步其后塵,偷運白銀出境牟取暴利,一年內私運白銀高達22.1萬元,占其庫存的80%。
為此章乃器著文指出,各國浪人在華北各處,成群結隊的在發(fā)行銀行兌現(xiàn)白銀,再武裝押運至天津、廣東出境,僅天津就流出四萬元左右,幾成當?shù)毓倭诺膶@I賣。1935年偷運私運出境的白銀,幾乎是1934年全年白銀出口量的總和。日本人甚至在走私白銀時射殺中國海關人員,國民黨當局唯恐惹起中日事端,對其暴行充耳不聞。1935年孔祥熙的中國銀行提議售予美國政府白銀500萬盎司,如此的私賣加官賣使白銀外流更趨嚴重,造成中國的工商業(yè)紛紛破產,失業(yè)率暴增,有錢人以各種方式外逃資本。也使金融界信用盡失,上海地價跌落50%,證券業(yè)跌落20%,破產倒閉的工商業(yè)達五、六百家,銀行倒閉多達148家。
中國的經(jīng)濟面臨著徹底崩潰的邊緣,在這生死存亡的危機關頭,不僅是經(jīng)濟學界,整個中國社會的方方面面人士都在不遺余力的尋覓、探索出路。
章乃器身居金融戰(zhàn)線的最前沿,有能力、有膽識、有見地的提出了眾多行之有效的主張,成為金融思想戰(zhàn)線上的一支勁旅,輿論上的一支鋒利的響箭,向人民大眾指出了整治貨幣混亂的一條條救亡圖存的路徑。其創(chuàng)作出版的【中國貨幣制度那里去】一書,被周恩來評論為揭露金融現(xiàn)狀最透徹的書。章乃器在書中對當時社會上的各種觀點,詳細指明或空想虛幻,或偽善狡詐的根源所在。
章乃器還在許多文章中旗幟鮮明的駁斥了國內各類改良派脫離現(xiàn)實的金融構想,針鋒相對的戳穿了各國資本專家偽善的謊言。他說:帝國主義每次給我們設圈套時,都會有一種誘惑,而中國御用的經(jīng)濟學家總幻想加入某些大國的經(jīng)濟體系,其所謂的自救更是癡人說夢、畫餅充饑、自欺欺人。
2018年5月26年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anwen/vhgvrkq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