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xiāng)的蛤蟆石
在我的故鄉(xiāng)山東省臨沂市臨港區(qū)朱蘆鎮(zhèn)朱蘆村,有一座不起眼的山嶺,叫蛤蟆石。蛤蟆石不只是一塊形似蛤蟆的石頭,而且還是一個專屬的地名,指與朱蘆村邊境不相連、離朱蘆村13公里遠的一片朱蘆村的“飛山”----曹家山。600多畝面積的曹家山,就是蛤蟆石這個地名的全部領地。
蛤蟆石一名的由來,據(jù)說比較神秘。故鄉(xiāng)的老人們傳說,數(shù)百年前,大山腳下有一個集鹿寺,遠近聞名。寺里有一個小沙彌,來自寺北10公里的銀子窖村,專司掃地、添香油等雜務。盡管他非常勤勉,然而寺廟里的油燈不到天明,總是莫名其妙地就熄滅了。集鹿寺主持疑心是這個小沙彌偷懶、忘了及時添加香油的緣故,每每對其斥責。小沙彌很委屈,發(fā)誓一定要查個究竟。于是,小沙彌一連幾個晚上就一直藏在菩薩坐像的后面,想看一看到底是誰偷了香油。功夫不負有心人,一天晚上,他看到了一只巨大的蛤蟆悄悄溜進了佛堂,跳上燈座,張開大嘴,“吸溜”幾下,香油就全進肚里。沙彌怒火中燒,雙手卡住蛤蟆的脖子,欲將蛤蟆置入死地。蛤蟆求饒說,只要放了我,我可以舔舔你的雙眼,幫你增加法力。小沙彌答應后,蛤蟆吐舌舔其左眼,口中念念有詞:“舔左眼,知地理”,接著又舔其右眼:“舔右眼,曉天文”。起初小沙彌感覺很舒服,之后感覺有些許痛感,就推開蛤蟆,不讓它舔了。蛤蟆無奈,很惋惜的說:“現(xiàn)在,你人間的事情全知道,天上的事情只能知道一半了。”原來,這只蛤蟆是九天瑤池的神仙,是化身前來點化小沙彌的。蛤蟆泄露了天機,說完就蹦出寺門,一蹦九里,二躍六里,羽化成現(xiàn)在的蛤蟆石;在蛤蟆二躍起處,有一深不可測之水潭,據(jù)說是蛤蟆二躍之時用兩只后腿蹬地留下的遺跡。上世紀的1957年,勤勞的大山河村民在潭下600米筑壩,遂成了今天波光粼粼、魚肥水美的龍?zhí)端畮欤凰畮炖飺瞥龅聂~用清水煮食,不加任何調料,就異常鮮美;用庫水灌溉的櫻桃,風味獨特,別具一格,凡第二次吃到的,不用介紹產(chǎn)地,都會知道是蛤蟆石和龍?zhí)端畮炫赃叧霎a(chǎn)的櫻桃。
我曾去過莒南縣文疃鎮(zhèn)的銀子窖村,問村中老人,故鄉(xiāng)那口口相傳的小沙彌的故事,是不是先輩們杜撰的。但村中老人都信誓旦旦,說確有此人。其村名銀子窖,原來是集鹿寺的金庫,以后時代變遷,集鹿寺也湮滅在歷史長河里了。但是,大山河的滕家、朱蘆的曹家、以及旁邊的厲家,都出過州府甚至京官級的人物,不能不說是蛤蟆神仙和小沙彌的功勞。
蛤蟆石這個地方,因為有蛤蟆石,似乎就沾上了仙氣,變得靈性而神秘。蛤蟆石腳下,還是元明清數(shù)個朝代的一條商道,“海州(今連云港)----青州”這條重要的海陸商道,蛤蟆石是這條古商道的旗幟性標志。在蛤蟆石西側60米處,有一塊明末勒石的刻碑,是褒獎一位南方巨賈,出資帶領勇士剿滅商道攔路劫財盜匪、消滅匪患的功德碑。因為蛤蟆石的靈性和神秘,讓我對故鄉(xiāng)這個神秘區(qū)域多了一份思念和敬畏,以至于漸漸地成了故鄉(xiāng)的符號,深深地烙在我的記憶里。
現(xiàn)在,蛤蟆石的古道還在,蛤蟆石還在,功德碑還在,龍?zhí)端畮爝€在,曹家山的百畝櫻桃園還在,集鹿寺已湮滅了蹤影。在蛤蟆石的南麓,兗石鐵路、瓦日鐵路、魯南高鐵橫亙而過,再南3公里的臨港區(qū)區(qū)府駐地厲家寨,一個現(xiàn)代化的都市區(qū)已拔地而起。蛤蟆石區(qū)域,已規(guī)劃為臨港區(qū)后花園,其明天,會更美好。
我私下里常想,若干年后,蛤蟆石的神秘和溫暖,也將成為歷史的云煙;蛤蟆石的故事,也許會在人們的記憶里湮滅。我現(xiàn)在將蛤蟆石的記憶寫下來,這或許就是我那黏乎乎的鄉(xiāng)愁。(song1963jun)(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anwen/vhquskq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