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談吳仕民長篇歷史小說《佛印禪師》
儒釋道的精彩對話
——略談吳仕民長篇歷史小說《佛印禪師》
盧新民
長篇歷史小說《佛印禪師》是吳仕民先生近作。吳仕民先生幾年來一直用細膩的筆觸書寫鄱湖故鄉(xiāng)風土人情,先后出版《鐵網(wǎng)銅鉤》、《舊林故淵》等多部鄉(xiāng)土題材長篇小說,展示了一幅幅鄱湖歷史風情畫卷?!斗鹩《U師》一書將筆觸轉向宗教領域,這是他文學創(chuàng)作上的一次新的嘗試、新的突破。
佛印禪師是中國佛教史上一位著名的大師,他是浮梁縣人,俗姓林,名丁原,出家后稱“了元”,神宗賜號“佛印”。佛印是佛教界的泰斗式人物,為佛教信徒以及佛學研究者所熟知。而他之所以還能被佛教以外的世俗墨客士子所知曉,很大原因是由于他與北宋大文學家蘇東坡的密切交往,他們分別作為佛教與儒教人物的重要人物,彼此的友誼千百年來成為美談。
佛印自幼學習儒家經(jīng)典,三歲能誦《論語》、諸家詩,五歲能誦詩三千首,長而精通五經(jīng),被稱為神童。但他卻沒有走俗世科舉之路,一心向佛,意志堅定,執(zhí)著修練,最終在開封大法會上名動京師,其淵博的佛學造詣深得神宗皇帝敬重,被賜衲衣金缽,并“佛印”名號,成為佛學界一代名師。天下古剎名寺競相聘請他作住持方丈,據(jù)資料,佛印大師曾先后任江州承天寺、淮上斗方寺、廬山開先寺、廬山歸宗寺、丹陽金山寺、丹陽焦山寺住持,曾四度任南康云居寺住持,前后四十余年,德化廣被,為人稱頌。(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佛教自東漢傳入中國之后,經(jīng)過與儒教的結合與本土化改造,開枝散葉,漢傳八宗,是為禪宗、天臺宗、三論宗、法相宗、華嚴宗、律宗、密宗、凈土宗,其中禪宗是中國漢傳佛教主導宗派,始于菩提達摩,盛于六祖惠能,中晚唐之后成為漢傳佛教的主流,也是漢傳佛教最主要的象征之一。而佛印大師就是禪宗的重要代表人物。禪宗主張見性成佛,不拘于形式上的修行,也就是頓悟,人人皆有佛性,只要頓悟了,即可成佛,這與中國儒家“吾日三省乎已”、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都比較接近。所以,千百年來發(fā)展的結果是,釋儒道三家共存發(fā)展,共同成為中國人的精神信仰。
經(jīng)過千百年的發(fā)展,佛教經(jīng)典早已汗牛充棟。吳仕民先生長期在國家民委工作,對宗教領域非常熟悉?!斗鹩《U師》一書,引用了許多佛學經(jīng)典重要論述,比如《楞嚴經(jīng)》、《金剛經(jīng)》、《華嚴經(jīng)》、《壇經(jīng)》、《四十二章經(jīng)》、《般若經(jīng)》、《觀無量壽佛經(jīng)》等,讓讀者感受到博大精深的佛學思想、佛學精髓。書中對佛印這個人物生平作了詳盡的考證、生動的演繹,體現(xiàn)了作者淵博的佛學知識、嚴謹?shù)膭?chuàng)作風格。
《佛印禪師》一書語言清新,內(nèi)容豐富,除了敘述佛印一生經(jīng)歷,還有相當篇幅用于論詩說禪,書中妙語感悟俯拾皆是,讀來令人心胸豁然,如淋春風,人生格局得以提升。《佛印禪師》一書最精彩最精華的部分應該是以佛印、東坡、松風三人為代表的釋儒道三者思想的交鋒,特別是佛印與東坡兩人分別作為釋家與儒家的歷史上著名的代表性人物,他們之間互相敬重,但又欲在思想上征服對方。佛印一直想說服東坡出家為僧,以東坡之才為佛學添彩;而東坡一直想說服佛印還俗歸儒,以佛印之才為朝廷效力。這種安排,構成了小說的情節(jié)沖突,引人入勝。
比如佛印說人有八苦,所謂“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陰熾盛苦”,以此說東坡遁入空門。而東坡卻說為僧也有八苦,所謂“情苦、心苦、口苦、耳苦、舌苦、眼苦、胃苦、腳苦”,以此僧之八苦針對人之八苦,各不相讓,各有千秋。這樣的精彩論戰(zhàn)書中有多處,極大豐富了小說情節(jié)。試想,如果不是陸九淵與朱熹的鵝湖論戰(zhàn),哪來鵝湖書院的天下聞名?同樣,沒有佛印與東坡思想及語言上的交鋒,本書必將黯然失色。
《佛印禪師》一書之《真情對語》、《桂下說茶》、《衲衣玉帶》、《僧房夜談》、《欏伽臺上》、《石床談心》等章節(jié),讀來讓人如聞其聲,如見其人,釋儒精彩觀點碰撞,綻放奪目光彩。兩位重量級人物,一釋一儒,雖經(jīng)多次思想語言交鋒,仍然互不相讓。最后在石床談心一節(jié),他們決定以對奕定輸贏,這是全書的高潮部分,棋局上刀光劍影,暗示著釋儒思想激烈爭斗,最后兩人各剩關鍵一子,眼看佛印即將取勝,不料一旁觀看的白猿用前肢輕輕碰了一下佛印,棋子移位,竟然又下成了平局,此乃天意!小說中這個情節(jié)安排,可謂是神來之筆,確實精妙無比。
其實,佛印、東坡之間的精彩之辨,佛、儒兩者之爭,乃是因為釋儒分屬不同思想體系。佛印之詩文造詣常人不可及,東坡之佛學修養(yǎng)亦相當高深,正因為他們都釋儒通匯,彼此了解深刻,所以才愛之彌深、關之彌切,彼此才成為至交,彼此才努力想說服彼此;而最終兩人爭斗成為平局,實是因為釋儒兩家在千百年發(fā)展中早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已密不可分。
總之,吳仕民先生《佛印禪師》一書通過對佛印這位佛學界大師不平凡一生的敘述,展示了佛印與佛結緣,為佛學事業(yè)奉獻一生的高貴品質(zhì)。特別是通過佛印、東坡、松風三個人物的深厚友誼以及他們之間的思想交流、交鋒、交融,成為中國儒釋道三界千百年在中國人內(nèi)心烙下印記的最直觀生動的寫照。該書是當代文壇一部以佛教人物為題材的難得作品,豐富了江西文化歷史人物小說題材。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anwen/vjwidkqf.html
略談吳仕民長篇歷史小說《佛印禪師》的評論 (共 2 條)
- 漫舞洛城 推薦閱讀并說 一門心思選好文,百花叢中覓新人!讓文學來溫暖整個世界,你的關愛和支持就是我們中國散文網(wǎng)發(fā)展壯大和愈加旺盛的堅硬基石和有力支撐!?。≡邗r花鋪就紅毯的圓夢路上,有你有我的不離不棄和溫馨相伴,人生注定更精彩,再次謝謝你我最親愛的朋友!?。№樧9ぷ餍那槎加淇欤。。?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