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天為證小說連載第三八五回
三八五 龍主席憶兒時
自金代在沽河設(shè)立“直沽寨”后,朝廷便從南方搜刮糧餉,通過內(nèi)河與海路進行漕運,一路運往北京。每當(dāng)那浩浩蕩蕩的漕運船隊航行至沽水三岔河口處,船員們必定會懷著敬畏之心進入娘娘宮進香,虔誠地祈求媽祖娘娘的庇佑。也正因如此,這娘娘宮的香火始終旺盛不衰,裊裊青煙升騰而起,仿佛是人與神之間溝通的橋梁,訴說著人們對平安順遂的祈愿。
金世矩講到情深處,內(nèi)心的詩意如泉涌,當(dāng)即朗朗吟誦起來:“曉曰三汊口,連檣集萬艘。普天均雨露,大海靜波濤。入廟靈風(fēng)肅,焚香瑞氣高。使巨三奠畢,喜氣滿宮袍。”這是元代張翥的佳作,每一句詩都鮮活地描繪出當(dāng)時祭祀場景的宏大與莊嚴,讓人仿佛穿越時空,親眼目睹了那萬人朝拜、香煙繚繞的盛況,感受著古人對媽祖娘娘的尊崇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每年陰歷三月二十三,是海神娘娘的生辰,不知從哪一年起,民間興起了“娘娘會”這一傳統(tǒng)習(xí)俗。眾多鄉(xiāng)親們懷著無比虔誠的心情,成群結(jié)隊地參與到送駕、接駕、散福等活動中,他們小心翼翼地抬著娘娘神像沿街巡游,接受四方百姓的香火供奉。在這期間,民間的法鼓、高蹺、中幡、重閣、大樂、花鼓、鶴齡等各種表演隊伍紛紛走上街頭,盡情展示著自己精湛的技藝。一時間,街頭巷尾熱鬧非凡,喝彩聲、鑼鼓聲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獨特的民俗畫卷。就連乾隆皇帝當(dāng)年也曾親眼目睹這一盛景,其繁華熱鬧程度可見一斑。
新中國成立后,“娘娘會”的傳承曾歷經(jīng)波折,時而中斷,時而恢復(fù)。直到迎來改革開放的春風(fēng),這一傳統(tǒng)習(xí)俗才得以重新煥發(fā)生機與活力。近些年來,在“娘娘會”舉辦期間,除了遵循古老的慣例敬奉海神娘娘之外,街頭表演又增添了龍燈、旱船、秧歌、武術(shù)、獅子舞等豐富多彩的節(jié)目形式。每當(dāng)此時,人們紛紛走出家門,扶老攜幼,涌上街頭,爭相觀賞這些精彩絕倫的表演。整個城市沉浸在一片歡樂祥和的氛圍之中,大街小巷熙熙攘攘,人來人往,熱鬧非凡。這不僅成為了豐富市民文化生活的一場盛大活動,更再現(xiàn)了市井之中蓬勃的生機與活力,讓古老的文化傳統(tǒng)在現(xiàn)代社會中綻放出耀眼的光芒。(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就在金世矩講得興致勃勃、繪聲繪色之時,對這些來歷早已耳熟能詳?shù)凝堉飨?,卻陷入了自己的思緒之中。他的目光深邃而悠遠,仿佛穿透了眼前的景象,望向了記憶深處。民間的有些典故,看似平淡無奇,實則意味深長,就拿“大年根兒”來說吧。每當(dāng)一年的日子即將走到盡頭,就如同一棵大樹,繁茂的枝葉逐漸凋零,最后只剩下一點根兒。每當(dāng)提及這句話,龍主席的心中總會涌起一種歲月空寥卻又深沉濃郁的感覺。他不禁開始思索起人生的年華,這匆匆流逝的歲月,到底是過一天少一天,意味著逐漸走向衰老與消逝,還是過一天多一天,象征著在不斷積累經(jīng)驗與回憶中變得更加充實與豐富呢?
龍主席一邊在內(nèi)心深處默默地捫心自問,一邊不由自主地沉浸在對逝去美好時光的留戀之中。他的腦海中漸漸浮現(xiàn)出兒時過年的盛大場景,那些畫面如同幻燈片一般,一幀幀地在他眼前閃過,清晰而生動。
那時,剛一進入臘月,年味便如同悄然綻放的花朵,一點一點地彌漫開來,輕輕地觸動著人們的心弦。從品嘗那一口粘稠溢香的臘八粥開始,人們便真切地感受到年的腳步正緩緩走近。在每一個家鄉(xiāng)人的眼中,這充滿美好寄托的年的行程,既豐富多樣又悠長綿延。大家都懷著熱烈的期盼之情,盡情享受著名目繁多的“年文化”所帶來的歡樂與溫馨,一直持續(xù)到次年的元宵節(jié),在那一片狂歡與熱鬧之中,才為這一場盛大的節(jié)日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龍主席的記憶尤為深刻,臘月二十三是小年,這一天,人們?nèi)缤彼话?,紛紛涌向“娘娘宮”,整個城市都沉浸在一種濃郁得化不開的年味之中。對于這座城市土生土長的孩子們來說,每當(dāng)聽到大人們議論著要去逛娘娘宮,那顆小小的心便如同被一只無形的小手輕輕撓動,早就迫不及待地飛到了宮前那條人山人海、熱鬧非凡的大街上。
在那個物質(zhì)并不豐富的年代,家家戶戶過年必備的鞭炮、春聯(lián)、彩燈、年畫、糕點,以及孩子們最為喜愛的“蒙葫蘆兒”(空竹)、“滴滴勁兒”(小煙火)等,大多都是從娘娘宮這里的年貨市場精心選購而來。這些看似簡單的年貨,卻承載著人們對新年的美好期許,每一件物品都蘊含著濃濃的年味兒和家的溫暖。
此刻,龍主席的腦海中就像在放映一場老電影,那些兒時的記憶畫面一幀幀地清晰浮現(xiàn)。當(dāng)年,他跟著母親滿懷興奮地去逛“娘娘宮”,放眼望去,一眼望不到盡頭的貨攤上,琳瑯滿目的年貨堆積如山,仿佛是一座五彩斑斕的小山丘,散發(fā)著誘人的氣息。街道兩側(cè),耍猴的藝人被里三層外三層的人群緊緊圍住,猴子機靈可愛的模樣引得人們陣陣歡笑;抖空竹的人手法嫻熟,空竹在空中嗡嗡作響,劃出一道道優(yōu)美的弧線,讓人看得目不暇接。賣年畫、吊錢、春聯(lián)的商販們扯著嗓子起勁地吆喝著,他們的聲音此起彼伏,交織成一首獨特的年市交響曲。
而專門開辟的炮市則是最為熱鬧的地方,噼里啪啦的鞭炮聲不絕于耳,煙霧繚繞之中,人們捂著耳朵、閉著眼睛,臉上卻洋溢著幸福的笑容,精心挑選著幾掛稱心如意的響鞭,仿佛買到的不僅僅是鞭炮,更是對新年的一份熱烈期盼和對未來的美好祝福。
不知不覺中,龍主席仿佛又回到了那個遙遠的午后,跟著母親在人群中穿梭,竟逛到了大廟門前。此時,他才真正目睹了整條大街的盛況。從宮北涌來的人流,經(jīng)過廟前廣場,一直延伸到宮南街,放眼望去,只見千萬個小腦袋如同涌動的潮水一般,在人群中微微蠕動著。街道兩旁,店鋪鱗次櫛比,一家挨著一家,每一家店鋪都張燈結(jié)彩,大紅燈籠高高掛起,喜慶的氛圍撲面而來。各式彩旗迎風(fēng)飄揚,上面寫著“旺年減價”“新春連市”等等醒目的字樣,招攬著過往的顧客。
人流蜿蜒伸展著,就像是一條鱗光閃爍的巨大蟒蛇,緩緩地搖動著它那略顯笨拙的身軀,緩緩地向前流動。那場面真是壯觀極了!龍主席回憶起當(dāng)時的自己,禁不住雙腿一蹦一跳地跑著,開心得手舞足蹈起來,那無憂無慮的笑聲仿佛還在耳邊回蕩。
接著,他跟隨大人進入宮內(nèi)進香。大廟里彌漫著一種神秘而莊重的氣息,既讓人感到有些神秘可怖,又散發(fā)著奇異輝煌的光芒。在這人海與神像交織的世界中,小小的龍主席好奇地四處張望著。只見海神娘娘莊嚴肅穆地端坐在大殿正中,眼神慈祥而深邃,仿佛能夠洞悉世間萬物。媽媽在他耳邊小聲囑咐了幾句后,便恭恭敬敬地拜佛許愿。龍主席也不由自主地模仿著母親的樣子,雙手合十,閉上眼睛,心中默默祈禱著。也是在那時,他記住了四大門神、關(guān)帝、雷公、火神、疙疸劉爺、傻哥、張仙爺?shù)缺姸嗌裣竦哪雍兔?,這些神像在他幼小的心靈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為了他對傳統(tǒng)文化最初的認知和記憶。
幾乎所有進香的人都神情虔誠地雙手合十,口中念念有詞,他們的聲音低沉而誠懇,在大殿中回蕩著。每個人都在乞求著來年能夠好運吉祥、子孫興旺,希望借此抹去以往生活中那些不盡如人意的煩惱和憂愁,迎來嶄新的、幸福美滿的生活。
按照古老的慣例,圣母娘娘還具有一種獨特的“神力”,可以保佑不孕的女子在這兒“栓”走一個泥娃娃,以此來乞求來年能夠帶來新的生命和希望。這種別具一格的習(xí)俗在閩、臺、港、澳等地的媽祖廟中是不存在的,可謂是這座娘娘宮所獨有的特色文化,承載著當(dāng)?shù)匕傩仗厥獾?a target="_blank">情感和祈愿。
龍主席沉浸在兒時那些難忘的回憶之中,嘴角不自覺地上揚,臉上洋溢著幸福而溫暖的笑容。然而,這美好的回憶卻被眾人朗朗的歡笑聲打斷。他回過神來,仔細聆聽著大家的發(fā)言,原來大家也都在以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七嘴八舌地回味著早年逛“娘娘宮”的無窮樂趣與深深感慨。那些曾經(jīng)的歡笑、熱鬧、溫馨和期待,如同一條無形的紐帶,將大家的心緊緊相連,共同編織出了一幅充滿人情味和傳統(tǒng)文化底蘊的美好畫卷。
眼看著時間已經(jīng)不早了,龍主席微微坐正身子,巧妙地將話題引到了宮前街區(qū)大片改造上來。畢竟,在他的心中,這才是當(dāng)前遺產(chǎn)搶救工作的重中之重,是關(guān)系到城市歷史文化傳承與發(fā)展的關(guān)鍵所在。
(待續(xù))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anwen/vksymkq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