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忠散文《夢在文章里、家風(fēng)》》
劉文忠散文2篇
1.家風(fēng)
家風(fēng),也叫門風(fēng)。
我叫劉文忠,現(xiàn)在居住在內(nèi)蒙古烏海市海勃灣區(qū)幸福新村南區(qū),退休教師。是內(nèi)蒙古作家協(xié)會會員,先后在《烏海日報》《內(nèi)蒙古日報》《草原》《中國黃河》《中國當代詩人》等發(fā)布作品1000多篇,百萬余字。發(fā)表長篇小說《魔咒》《楊家河畔》。
我隨時代節(jié)拍,在新浪博客,百度空間,一起寫等開辟了空間,發(fā)表了電子詩集《紫楓林》《點亮心燈》等十余部,《烏海放歌》《烏海湖》等電子書。只要你在百度搜索“苦菜花劉文忠”幾個字就可以看到。(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和許許多多家庭一樣,我的家都傳遞著愛和感動。家庭的和諧,社會的文明,城市的文明,是每一個公民的責(zé)任。
作為一個家長,每一個舉動,都影響家里的人。家里人的性格、氣質(zhì)的培養(yǎng),品德、世界觀的形成與家長密不可分。
我的爸爸是個大孝子,對爺爺奶奶非常孝順,問寒問暖,有好吃的東西首先孝敬爺爺奶奶。家里有客人來,或是過年過節(jié),爸爸都主動下廚,爺爺奶奶都夸媽媽做的飯好吃。我看在眼里,記在心里。因為我們家在農(nóng)村,大多數(shù)時間都和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在一起。所以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對我們影響最大。
到了我們這一代,農(nóng)村雖然苦,對孩子既要關(guān)愛無比,又要我嚴格要求。每當家里吃一些好吃的,先把爺爺奶奶請來,請不來不開飯。孩子懂事開始就講《孔融讓梨》、《香九齡替父溫床》等故事,教育在潛移默化中。
我們家有記錄百年,沒有一個觸犯法律,成了村里的佳話,劉家子弟,勤勞致富。
美麗的花兒裝扮了世界,文明的我們美化社會。
家風(fēng)如細雨,潤物細無聲
我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所寫的東西,都是積極向上的,歌頌真善美。所以發(fā)表每一個字,都千錘百煉,最后署上劉文忠真實姓名,真實聯(lián)系地址。
勤勤懇懇做事,任勞任怨,腳踏實地。親人也好,鄰居也罷,要用的陽光心態(tài)去面對,“滴水之恩涌泉相報,”這就是做人的宗旨。
我們不怕挫折,不怕困難,尊老愛幼,不貪求奢華。時時刻刻從善如流,厚德載物。好家風(fēng)就像一棵樹,枝繁葉茂的百年大樹,讓子子孫孫都在它的蔭蔽之下振興家族,利國利民。
2.夢在文章中
老伴勸我說:“不要這么干好不好?你不是年輕人,現(xiàn)在是經(jīng)濟社會,寫出來的東西不能當飯吃?!蔽也幌朕q解什么,我最明白她的話,每一句話都是為我著想,為我好。咱不能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
把文章拼圖,變幻成為心底真實的夢境,在文字里嘻嘻,在語句里哈哈。
我用文字編織夢幻,不會對孔方兄擠眉弄眼,賣弄風(fēng)騷。
在茫茫的大草原上,牛羊撒歡,在紅柳花開的若云若霧時,脆錚錚的來上幾句二人臺小調(diào)。躺在柔軟的沙灘灘上,眼望著藍天白云,耳朵里什么也不聽,心里什么也不想,哪怕蜜蜂飛到鼻尖也不要驅(qū)趕,這小精靈不會隨便傷害人的。任憑鳥兒在眼前飛去,風(fēng)兒在耳邊唱歌。這一切來無意,去無意。
文字的靈性,是飄洋過海的鳥,無論經(jīng)歷怎樣的風(fēng)雨,歷盡驚濤駭浪,也能最終到達目的地。
文字可以喚醒心中的戀人,揮灑火熱的激情;撥亮心中的燈,找到回家的路徑。
我愛做夢,把夢做在文字里,我的文字是翩翩的海燕,能飛越生活嶙峋的礁石,喚醒堅強信念。文字是那頂明亮的燈塔。
靈魂的荒漠里,文字是涓涓溪流,灌溉著干旱冒著煙的處女地,開拓出一片綠洲,讓百鳥齊鳴,萬馬奔騰。
我不流淚;喜歡幻想,可是我不追求虛無。我的心坦坦蕩蕩,理想在藍天外,我的文字是彩云,如天空一樣透明,用真誠喚醒人們心中溫情和善良。
內(nèi)蒙古烏海林蔭街道關(guān)工委劉文忠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anwen/vrufskqf.html
劉文忠散文《夢在文章里、家風(fēng)》》的評論 (共 12 條)
- 雪兒 推薦閱讀并說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