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本色
我想,較之電視劇,人們更愛觀賞電影的主要原因是因為電影的速度,是因為它能更快的講完一個跌宕起伏的故事。那為什么同樣一個故事,電視劇需要用1000分鐘來講完,而電影只需要100分鐘左右呢?大概還是要歸功于電影的剪輯。
那怎樣的剪輯才算是成功的剪輯呢?
《英雄本色》的剪輯算是一個。
以下是《英雄本色》的三個鏡頭:
1。阿成派殺手來阿豪父親家里殺阿豪的父親以毀滅人證(此處導演的意思應該是通過阿豪的父親的死來激化阿杰與阿豪兩兄弟之間的矛盾)
2。阿成與阿豪躲藏在窯洞里被警察包圍,阿豪把生路讓給阿成,自己放槍投降。( 文章閱讀網:www.sanwen.net )
3。小馬在臺北西門町的一座天橋上看報紙看到阿成被捕的新聞(下一個鏡頭是小馬給阿豪復仇)
這三個鏡頭按照時間順序應該是213,但導演別出心裁使用了123的順序,好,真好,為什么好呢?因為這樣安排可以讓鏡頭更有力度,更來勁,讓觀眾覺得更過癮。如果把1放在中間,戲劇張力明顯減弱。這就好比你和你女朋友一起去逛公園,碰到小流氓欺負你女朋友,如果你立即揮拳反擊或者拍磚反擊,用什么武器隨便你了,但是你必須是立即即刻,錯過了時機,你就是用火箭炮反擊都失去意義,就戲劇而言,即是失去戲劇張力。
其實,這樣的安排是符合觀眾的觀影心理的。人都是有刺激反應機制的,當導演讓臺灣的小混混輕易陷害了導演自己在之前的影片中塑造的一個大英雄,他其實無形中也在觀眾的心理埋下了一粒仇恨的種子,所以觀眾很希望這個小混混死,他不死觀眾心理就會憋得慌,如果在這個當口將五六分鐘時長的鏡頭1接進來,那觀眾大概已經憋死了。
什么是過癮?當別人罵你一句,你捅他一刀;當朋友問你借錢,你甩手給他一箱美金;當看到美女,你直接對他說我愛你,然后把臉伸過去或者直接把雙手伸到警察面前;當看到丑女,仰天長笑,然后把前一個星期吃的的東西全吐出來。
刺激——反應,愛情也是如此,適時告白,適時挽留,否則就只有遺憾終身了。愛情也是有身高的,她長到什么高度,可以摘到什么高度的鮮花??蓯矍槭?a target="_blank">堅強不屈的,她不像人,她是不會回縮的,所以錯過了就永遠錯過了。是落花多情,還是流水殘酷,自古至今,又有誰真正明了呢?
永遠記得東姑娘那一句:你要是第二天就打電話讓我回店里,我會連夜打的回來的。
首發(fā)散文網:http://www.one124.com/subject/237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