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情懷之又見康橋
一代情懷之又見康橋
一直以來都想寫一些關(guān)于康橋的文字,在兩位文壇巨匠的面前我只是個玩童,所以久久不敢提筆,只恐我淺薄的文字達不到應(yīng)有的期待。我依稀的記得初中第一次聽到的散文詩就是再別康橋中的‘’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是那樣的灑脫那樣的淡然,也是這樣的美文開啟的我對文字的鐘情,也開闊了我對文字的認識。原來文字還可以這樣寫,還可以表現(xiàn)出這樣的雅致。
她就像六月里盛開的蓮花,帶著前世的幽香和清雅,猶如一幅精美的畫卷一樣,處處勾勒出淡淡的絕代芳華。仿佛路過的柔風(fēng)也偷偷的洗去了雜塵,圣潔的如同清澈的溪水,蕩漾著絲絲波光。每一片輕舞的花瓣都牽動著世人的心靈,只有這樣的女子才不會世俗所折服,不受江南寒雨的觸碰,即使一次次經(jīng)歷地老天荒的城市也會因為她而改變當(dāng)初許下的諾言??v有人間煙火飄散到此也會截然而止,不忍前行,恐令其彎腰皺眉。她的每一次回眸足可以傾倒整個城池,因為城池早已被她的淡雅而征服,她的回眸注定了她的名字和因她名字而帶來的傳奇,她就是林徽因。
和一個有著雨一樣情絲,風(fēng)一樣灑脫,云一樣清遠的才子徐志摩在英國的康河之畔相遇了,也許這樣的偶遇是不該發(fā)生的美麗與憂傷。也是由于這樣的一座因詩人而不凡的康橋影響和改變了整整十年以及更遠時代人們對美好情感的向往和品讀。是上天有意弄人,還是世界本身就在注定著故事的命運??岛拥乃廊粚庫o的流淌著,在那個時代曾經(jīng)隨著詩人而沸騰過,隱約的可以感受到用詩雨濺起的層層波紋。河畔的樹木依舊蔥郁的成長著,鋪滿青石的小路幽靜的伸向遠方,包含著情懷的心語訴說著那云朵一樣的惆悵和無限的執(zhí)著。因康橋而發(fā)生的故事在傳承著一代一代人對愛情真諦的求索。有時在臆想現(xiàn)在的社會里是否還有這樣的戀情,是否身邊還有徐志摩還有林徽因,我不敢想象是否美麗的戀情只屬于那個時代,屬于那樣的心靈和那樣的情懷。這樣對情感的思念是超越了一切名利,界線和欲望,在那段時光里我想詩人的內(nèi)心是矛盾的,是痛苦的更是喜悅的。也許正因為這樣各種因素和心理交織在一起才迸發(fā)出灑脫的文采和斐然的內(nèi)心世界,我們今天才可以欣賞到優(yōu)美中略帶傷感的詩篇。
在品味的同時體會著詩人的內(nèi)心世界及對情感的美好情愫,有時感覺自己就在詩中,就在遙遠的康橋之上。同詩人一起看那里的蔚藍的天空,凝視那里流淌的河水,欣賞那里的綠樹長椅。隨著煙雨濛濛而傷懷思鄉(xiāng),隨著優(yōu)雅的旋律而舒展眉梢,隨著聽見伊人的腳步而心潮涌動,任心扉在每一天每一時自由的漫步。當(dāng)教堂清脆的鐘聲傳來的時候,聆聽心靈上的洗禮,伴隨悠遠的回聲浮想起美好的未來。
也許所有詩人都有一顆孤獨的心,孤獨的不是文字,而是對情感的向往和對自我的嚴格要求。因如此才有了孤獨的情懷,(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自然如流水的文章里可以看到斑駁的巖石,靜謐如夜空的詩句里可以觸碰到酸楚的星光。也許是林先生的出現(xiàn)令詩人的詩句變得如山花爛漫芬芳四溢,如輕波泛舟心曠神怡,對林先生詩人寄托著全部的精神與向往。不僅僅是心儀的伴侶,也不僅僅是同在異鄉(xiāng)的旅伴更是詩人的一生,是傾倒了詩人的一生。
時過境遷,物是人非,韶華已逝但對美好情感追溯一直沒有停止過,才使愛情產(chǎn)生了巨大的魅力和色彩。沒有因社會的變動而退縮過,沖破
層層枷鎖和世俗向著屬于自己的幸福而前進。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226895/
一代情懷之又見康橋的評論 (共 37 條)
雨后的風(fēng)箏:好呀,獨活了另外的當(dāng)時情感
⑤斗/db曉?夕?/kb:寫的不錯啊
青花瓷青花郎:回復(fù)@拓謀網(wǎng)絡(luò):謝謝你的評論
青花瓷青花郎:回復(fù)@⑤斗/db曉?夕?/kb:謝謝你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