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中書屋

夢中書屋
為書屋也編織一個蔚藍的夢,如何?我想這是一件不算太難的事情。既然是夢中書屋,那當然可以大膽的想象,金碧輝煌亦可,芳馨蕪門也成,樸素無華也罷,只要契合我的心靈,融合我的精神。
五柳先生在自己屋舍寰宇只插上幾支柳樹,歪歪斜斜的幾道籬笆,雖然算不上豪華氣派,但正是這樣的低調(diào),才和農(nóng)民接上了緣分。隔離呼取盡余杯,那種摒棄階級的人與人的平等,讓陶淵明獲得了十足的快樂,或銜觴賦詩,或躬耕僻野,或吟嘯清風,或手撫孤松,不過是在自然中找到自己心靈的契合點。劉禹錫的書房,相比起來則要更加簡陋,似乎連門都沒有,但那時樸實的民風,自然可以也不閉門,關(guān)上門,對于劉禹錫來說就是關(guān)住了通向自然的窗,他似乎是要自然不請自來的,所以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屋里屋外的景色在陽光的照射下,變得通灌自然。梁實秋的雅舍,就在西南大學的門外,去過很多次。最欣賞的是這里的幽靜,雖然同樣處于紛繁的鬧市,但因高于馬路十來米,又處于蔥蔥郁郁的黃葛樹和芭蕉的掩映下,似乎這里顯得格外的幽靜。雅舍,因簡而雅,正如梁實秋所說,雅舍之陳設(shè),只當?shù)煤啒愣?;雅舍因人而雅,一批騷人墨客,經(jīng)常聚集于此,吟詩作畫,彈琴對弈,熱鬧非凡。至于它的風來則洞若涼亭的清冷,雨來則滲如漏滴的窘?jīng)r,也就不算什么了。文人,也不需什么,一管筆,幾頁紙,幾卷書也就夠了。
我所要夢見的書屋,則是融合了簡樸、自然還要有一點詩意的書屋,在這里享受詩意的棲居。這樣的書屋,是應(yīng)該建在藍天白云下的,那里一定要有明凈純潔的天空,清風在放牧白云;陽光要艷麗多彩且不可過于火熱,他的溫度正好溫暖每一朵吐蕾的野花;一條潺潺流動的溪流,最好是清澈得能看見水里的游魚;遠處奔馳的駿馬的背上,會有一個美麗的女子,揮舞著馬鞭,唱著蒙古的長調(diào)。書屋搭建的木材,要是從不遠處的原始森林砍伐回來的,不用任何裝飾,就用樹木的皮作為外墻,那斑駁和古老的樣式最適合喚醒迷茫的心靈。還要像劉禹錫一樣,設(shè)置一個草簾,映入青色的草原。在屋頂也安上一只煙囪,青煙升起的時候,用來證明這里生命的活力。
書屋能遮雨,避寒即可,正如梁實秋的雅舍。但還要應(yīng)該增添一點文化的氣息,殘留一點文化人的癖好。留下幾卷書,幾頁紙,一只筆,其他過于現(xiàn)代的東西都不需要。當然還要一盞酥油燈,點起來一個豆大的黃點,只夠照亮一頁箋紙。當我把屋頂?shù)拇按蜷_的時候,便是燦爛的星空似乎伸手可摘,那時我的酥油燈也和星星一起亮起來,似乎整個星空都是為了我小屋閃爍放光。
再找上幾個牧民朋友,來到書房和我講男人的,女人的,草原的,人與狼的故事。我只需稍動筆墨,整理成篇,就完成了一個文學人的故事。這是我的期待,這也是我的夢,夢中的書屋。(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539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