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南瓜滋味長
粗茶淡飯最養(yǎng)人,尋常瓜疏滋味長。久在異地漂泊,故園的物事常會氤氳著濃濃的鄉(xiāng)情,浮現于腦際夢境。而這其中,最引起我無盡眷念的,是故鄉(xiāng)的南瓜。
南瓜是故鄉(xiāng)別具韻味的一抹風景。南瓜也叫番瓜,而在我的豫西南唐河老家,則被稱為便瓜,取其便于種植、烹飪之意,是從前鄉(xiāng)間最常見的瓜疏。南瓜具有很強的適應性,無論在房前屋后、田埂地頭,還是在坡頭洼地、林下空地、莊稼間隙,都能蓬勃生長,那繁茂的藤蔓,還可營造出一方納涼擋雨的濃蔭。因有這樣的好處,鄉(xiāng)親們常將其種在茅屋邊上,或是西瓜園的草棚近處。兒時,一場春雨過后,父親扛著鋤頭刨坑,我緊跟其后點瓜籽的情形,至今仍記憶猶新,那可是對“種瓜得瓜“的最真切體驗!南瓜長勢很快,破土萌生后隨便施些農家肥,短短幾周不見,已是一派藤壯葉茂、金花遍布的景象了。
南瓜是鄉(xiāng)人糊口度日的一線希望。它既能當飯,又能做菜,聽老人們說,在那些缺吃少喝的艱澀歲月里,南瓜還充當過救命糧。一是由于南瓜旱澇保收,產量很大。它易于管理,產量穩(wěn)定,春天種下,夏秋兩季皆可收獲,一顆瓜苗就能結五六個大瓜。二是經久耐儲。吃不完的南瓜放在菜窖里,能從秋天存到來年夏天,而且含糖量更高,味道更好。以前在故鄉(xiāng),鄉(xiāng)親們總會多種一些南瓜,以備應對旱澇失調、莊稼歉收等壞年成。家鄉(xiāng)的民謠里也說:“有了便瓜,饑荒不怕;便瓜甜甜,活命不難”。
南瓜是童年回味悠長的一道佳肴。到我們兒時,鄉(xiāng)親們的生活有了很大改善,南瓜早已卸下了救命糧的重任,成為調劑生活的解饞美味。母親制作的各類南瓜美食,至今仍令我眷念不已。記憶中,當南瓜結出金燦燦的嫩花時,母親會掐掉一些不會結實的花朵,洗凈剁碎倒入碎雞蛋里,加上香油、蔥花、姜蒜末及調料攪勻,給我們煎出一大盤清香芳醇的南瓜花煎雞蛋。嫩南瓜絲經焯水、涼水淘濾后,可調涼菜,也可用作涼面的輔助菜,口感清涼脆嫩,頗能消暑;還能拌上面糊、佐料,捏成圓團狀,煎制金黃油亮、焦香綿軟的南瓜團。五六成熟的南瓜可熬制南瓜面湯,甜絲絲的面湯,綿柔舒爽的瓜塊,極能調動人的食欲;也能用來作糊面片,這可是我的最愛!先將面粉在鍋里干炒一下,炒到有香味即鏟出,清水煮沸后,倒入用水和好的面糊攪勻,下入寬厚筋道的手搟面,煮至八九成熟倒入炒好的南瓜菜攪勻,再用小火燜上一會兒,湯汁的糊香、手搟面的醇香、南瓜的清香就伴著縷縷蒸氣彌散開來,往往是飯還沒做好,肚子就叫個不停了。完全熟透的老南瓜可以切成塊像蒸紅薯一樣蒸著吃,也可以剖取南瓜子炒制零食,別是一番美的滋味。
南瓜是游子歷久彌深的一片深情。到外地上大學后,從醫(yī)書上了解道南瓜不僅能制作各類美食,還有補中益氣、消炎止痛、解毒殺蟲、防癌等保健作用,對高血壓、糖尿病、哮喘、浮腫、腹水、老年慢性支氣管炎等也有一定的輔助治療效果,對南瓜的摯愛之情就更深了?,F在想來,未吃故鄉(xiāng)的南瓜已經有十多年了,然而那些與瓜為伴的流金歲月,卻深深地刻在了懷鄉(xiāng)者的心里,成為一種倍感眷念的經歷,一段回味悠長的記憶,一份純樸厚重的深情,激勵著我繼續(xù)保持農家子弟樸實陽光、吃苦耐勞的本色,把握好自己,走好自己的人生路。獨處異地,每念及此,心中總洋溢著溫馨的感覺,或許,這就是南瓜的滋味吧!(作者劉杰,筆名青裳孤客)
首發(fā)散文網:http://www.one124.com/subject/3550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