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夢如幻古村落
如夢如幻古村落
李明
西遞、宏村是“今日之旅”的第二站。
從九華山歸來,我們?nèi)チ它S山市黟縣西遞、宏村。她們是皖南民居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兩座古村落,是中國十佳最具魅力名鎮(zhèn)、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首批歷史文化名村,被譽為“畫里鄉(xiāng)村”。作為我國唯一的古村落類型,它們以世外桃源般的田園風(fēng)光、保存完好的古村落風(fēng)貌、工藝精湛的徽派建筑和豐富多彩的歷史文化而聞名于世,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
西遞坐落于黃山南麓,距黟縣縣城8公里。它始建于北宋,迄今已有950年的歷史,為胡姓人家聚居之地。該村東西長700米,南北寬300米,居民300余戶,1000多人。因村邊有水西流和古有傳遞郵件的驛站,而得名,素有“桃花源里人家”之稱。村中至今尚保存完好的明清民居124幢、祠堂3座。一幢幢粉墻青瓦的百年老屋錯落有致地鑲嵌在皖南寧靜優(yōu)美的大地上,船形的村落四面環(huán)山,兩條溪流串在皖南的清山秀水中。走在窄窄的青石街巷中,仿佛游走在生動的山水畫卷中。
公元904年,唐朝昭宗皇帝李曄因為戰(zhàn)亂從長安出逃,皇后何氏在途中生下一個男嬰,當(dāng)時在陜西做官的徽州人胡三秘密地將太子抱回徽州,含辛茹苦將孩子帶大,改名胡昌翼。胡昌翼就是西遞胡氏的第一始祖,之后的千年時光,胡氏后人在這里開枝散葉、春播秋收,那份帝皇之后的高貴漸行漸遠(yuǎn)。(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在西遞村的“追慕堂”里至今供奉著他們的遠(yuǎn)祖——唐太宗李世民。
“敬愛堂”就是西遞的胡氏宗祠,氣勢非常,是胡氏子孫集體祭祖的場所。
走進村莊,高聳的馬頭墻更讓人體會到這些百年老屋過去的榮耀,你可以發(fā)現(xiàn)墻頭上的馬頭造型與家族的建筑群連成一體,仿佛要向前奔騰,躍向廣闊的天空。
走進民居,眼前豁然開朗。只見馬頭墻與屋檐的交接處,露出一片長方形的空白天際,這就是徽派建筑中的“天井”。天井不僅使屋內(nèi)光線充足、空氣流通,而且是人們的共享空間,是整個建筑中最具親和力的地方。
徽派建筑在內(nèi)裝修上講究工筆畫的精雕細(xì)琢,一幅幅精美絕倫的木雕、磚雕、石雕、竹雕代表著徽州人對生活美好的祝福和寄托。他們用雕刻的形式將耕讀傳家的精神永久地留在和他們朝夕相處的老屋里,時刻提醒著自己的子孫后代。
宏村位于黟縣城西北角,距黟縣縣城11公里。該村始建于北宋,距今已近千年,原為汪姓聚居之地。古宏村人開“仿生學(xué)”之先河,規(guī)劃并建造了堪稱“中華一絕”的牛形村落和人工水系。統(tǒng)看全村,就象一只昂首奮蹄的大水牛,成為當(dāng)今“建筑史上一大奇觀” 。全村有明清古民居158幢,其中保存完好的有137幢。建于清朝咸豐五年左右的民間故宮“承志堂”富麗堂皇,可謂皖南古民居之最。
承志堂是清末大鹽商汪定貴的住宅,占地2100平方米,全宅系磚木結(jié)構(gòu)。沿中軸線可分為三進,前進為天井式庭院,中進和后進均為三間式廳屋。三進的左右分別有煙房、麻將室、馬房、廚房、傭人室和回廊,大小共六十間,從布局到建造都可以稱之為徽派民居的巔峰之作。承志堂的磚、木、石三雕精美絕倫,特別以木雕為最,僅木雕上鍍的黃金就達一百兩之多,由二十個工匠雕刻四年而成,堪稱徽派木雕中的極品。
村內(nèi)的層樓疊院與旖旎的湖光山色交相輝映,確實處處是景,步步入畫……
這是一個多么美好的村莊,她的寧靜、旖旎、宜居,她的古樸、端莊、典雅,真是讓我們心馳神往、大開眼界,我們感嘆是層巒疊嶂的群山和閉塞偏僻的地勢,使西遞和宏村保留了幾個世紀(jì)前村莊初建時的建筑原貌,我們更感嘆文革破四舊時因墻壁上刷滿毛主席語錄,這樣的古村落才沒遭致無情毀壞。
盡管南來北往、一撥接一撥、如同穿梭的游客和各式各樣的車輛,帶來了現(xiàn)代文明,但石牌坊和穿村過戶的清泉旁的居民們,每天照例守著先祖首創(chuàng)的徽墨酥、黃山燒餅、徽州大呆臭……他們的房屋仍一式的粉墻、清瓦、馬頭墻,家家都有三雕、楹聯(lián),連中堂的陳設(shè)擺布也驚人地一致:正中的照壁上垂掛著大幅中堂畫軸,左右兩側(cè)懸掛著名家的書法木雕楹聯(lián),下側(cè)擺著長條案桌,桌上放著自鳴鐘、東瓶西鏡、帽筒等,意為“終身平靜”(鐘聲瓶鏡)。挨家挨戶叫賣的是竹雕,店鋪擺放的是幾萬、十幾萬,甚至百萬、千萬一方的歙硯,幾百、數(shù)千元一斤的太平猴魁……當(dāng)?shù)厝藢懗傻亩?、三十元一部的書也只是對既往生活的一種記實和對祖先為之遺留的財富的心存感念!——仿佛一切只有守舊,看不到多少創(chuàng)新!
于是,我們多多少少有些擔(dān)憂,通往大山的路而今已被徹底打通,舊日的封閉已成歷史,先賢的子孫們就這樣日復(fù)一日、年復(fù)一年地上演和重復(fù)昨天的故事,會不會固守著他們遠(yuǎn)祖留下的那份榮耀,從此陷于無窮無盡的應(yīng)付而最終變得貧庸呢?
二0一一年四月二十三日
改于一一年五月十八日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551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