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里古韻何處尋?

風(fēng)蕭雨斜,秋紅搖曳,漫步在幽深的古巷,腳踏著歲月打磨的青石,一直幻想自己處于這樣的古韻,聆聽一個亙古的聲音,在耳邊輕輕回蕩。還沒去七里鎮(zhèn),就一直好奇這個古香古色的地方,聞名于外的古鎮(zhèn),歷史悠久,早已聽聞,只是沒有機會去罷了。逾越時空的相約,只為尋找七里古韻。
贛州城東,貢水西岸,清波漣漪,七條山腳一字排開,斜插江邊,分開七條水路,猶如七條大鯉魚戲嬉搶水上行?!磅庺~”對岸,就是因此而得名的贛南著名古鎮(zhèn)——七鯉鎮(zhèn)(又稱七里鎮(zhèn),今為七里村)。七里鎮(zhèn)歷史悠久:贛縣縣城曾于晉義熙七年設(shè)縣在七里鎮(zhèn)達142年;唐代晚期,由于七鯉窯的興盛,這里成了一座以制瓷業(yè)為主的手工業(yè)集鎮(zhèn);宋代鼎盛時期,成為江西南部最大的集鎮(zhèn),成書于北宋時期的《元豐九域志》一書就有“七里”之名。
七里古韻,一進村鎮(zhèn),泥土的芬芳撲鼻而來,鄉(xiāng)村的氣息尤為濃厚,原始的耕作方式,正直稻花飄香。人們在那里勞作,些許兒童在田埂上嬉戲。沿著村鎮(zhèn)的小路進去不遠,就看到很多叫不出名字的樹木,變相生長的枝干已經(jīng)壓過樹下的土坯房,早已破爛的不成樣子,向旁邊的老村民一打聽才知道,這些樹木下我所認為的“破”土坯房,其實是七里鎮(zhèn)古瓷窯遺址,仔細一看才發(fā)現(xiàn)舊址旁立起的石碑,撩開上面的雜草,上面寫著:“江西省文物保護單位 七里鎮(zhèn)窯遺址,贛州市七里鎮(zhèn)窯遺址,又稱贛州窯遺址,位于東鄉(xiāng)七里鎮(zhèn)......”裝飾一刻劃,印模為主兼有窯變。壺,罐,碗,碟,盞精制于此,始燒于唐代的古窯,宋元時期江西四大窯場之一,在元代卻已銷聲匿跡。
其實石碑上寫的什么,已然不重要了,如今在這里的江西古窯,早已是一片廢墟。又是不遠處,巨大榕樹毅然屹立在小路旁,這幾百年的古樹,卻見證著這古窯的興衰,一代代人們在這里生活的痕跡,早已刻畫進古榕樹的圈圈年輪。曾今的繁華,現(xiàn)在的一片廢墟,這不朽的榕樹翻閱著歷史的年輪,是怎樣的心酸,那些已逝去的亡靈在另一個世界觀望,又是怎樣的無奈?只聽見附近的老村民聲聲嘆息:“要是修修就好了。”
再往下走,路上依然有著很老的坯房,小路上斑駁的青石,房梁上陳舊的磚瓦,卻是七里鎮(zhèn)僅存的一些古韻。
后來,我們來到鎮(zhèn)上的仙娘廟,這是一座始于明末的廟,第一進上層為亭式“文昌閣”,中層是古戲臺,底層為進入第二進的通道。古戲臺以六根大木柱為支柱,柱頭上書有三幅對聯(lián);古戲臺的左右為廂房,上為戲樓,是古代專為女子觀看戲文而設(shè)。第二進為天井和供群眾看戲的走廊,廊頂為覆盆式造型,古戲臺和走廊的倒板繪有彩繪圖案。第三進為正殿,左有廟鐘,右有廟鼓,正殿放在神位,分上下兩層,上層祀觀音,下祀金霄、瓊霄、碧霄三位神像。(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真巧,正好趕上仙娘廟會戲臺表演,臺上傾情演繹,臺下座無虛席,絕大多數(shù)都是上了年紀的長輩,漆奶奶是這里的戲迷,熱情地與我們交談,每年的四五月份,七里鎮(zhèn)都會請戲班來這里唱戲?!懊磕晡叶紩恚褪菫榱藖砜磻?.....”漆奶奶用著帶有客家方音的普通話和我聊著,奶奶看著戲,真的很開心。目光又看見旁邊的老爺爺,歲月的滄桑雕刻在他的臉上,黝黑的皮膚洋溢著泥土的味道,目不轉(zhuǎn)睛的看著戲臺,我不禁為他入迷的姿態(tài)所打動:身著老式的藍色解放裝,簡單樸素,雙手隨意的放在兩膝上,專注的看著。想是戲里戲外亦是一生,歲月在戲里流淌,爺爺也在曲中老去......本想前去向他打聽,可我實在不想打斷老爺爺專注的神態(tài),只好拿起單反,印記下這動人的一刻。
廟會外面,響起了擲骰子的聲音,進來時不曾發(fā)現(xiàn),原來這里早已聚集了很多人,打著麻將,擲著骰子,玩著橋牌,看來鄉(xiāng)村小賭在這里也頗具歡迎。廟內(nèi)戲聲片片,廟外牌友們笑聲陣陣,現(xiàn)實與古韻的交織,此時此刻,有著充分的體現(xiàn)。
后面說要去池氏宗祠,路途有些遠,在路上,我們不禁談?wù)撢M州城區(qū)歷史上唯一的一位狀元——池夢鯉(南宋咸淳十年(1274年)甲戌恩科狀元)。池夢鯉的祖父在廣東邊州為官,返鄉(xiāng)時途經(jīng)贛州,因慕此地山水田間之美,遂在贛州城東水脈洞(今南市街)安家,成為了贛南池氏的始祖。此宗祠就是為紀念他而修建。
到那里后發(fā)現(xiàn)大門緊閉,我們只好在外面觀望,外門懸掛兩塊匾額:“狀元第”、“池氏宗祠”。宗祠按原樣用紅柵欄圍住,沒有身份的閑人是不能隨便進入的,一對紅色的石獅子鎮(zhèn)守在大門兩側(cè)平添著幾分威嚴。據(jù)周圍的人家說,每年的清明時節(jié),都會有池氏家族的后人前來祭祀,緬懷先人。
七里鎮(zhèn)之行,雖說了解到不少這里的古建筑,且每一個都有其各自的精神氣勢,但卻因朝代的變遷,或強盛或富庶,或弱小或貧窮,或者各種各樣的因素而發(fā)生改變,七里鎮(zhèn)亦是如此,總覺得這次出行有些失落,破舊的遺址年久失修,期待的古韻何處尋找?
許是氛圍的問題吧,就像江南古韻一樣,山色空蒙,水煙波生,斷橋流水,霧籠竹林,雨濕青苔,卻才有濃濃千古韻。煙雨樓臺,斷橋亭閣,湖上泛舟,青苔垂柳,雨中紙傘,卻更有悠悠古韻話江南?;蛟S,只有在煙雨蒙蒙處,霧失樓臺中,細雨綿綿,才能品出古鎮(zhèn)的那種韻味。
文.鐘雨樓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566901/
七里古韻何處尋?的評論 (共 16 條)
- 方誠 推薦閱讀并說 好一篇游記!
blue,,,,,,blue:煙雨蒙蒙處,霧失樓臺中,細雨綿綿,才能品出古鎮(zhèn)的那種韻味。古鎮(zhèn)情懷,欣賞。
鐘雨樓:回復(fù)@blue,,,,,,blue:祝好~來訪是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