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草根年華
草根年華在我的心中是苦澀的又是甘甜的,是精致的又是粗糙的,是清晰的又是朦朧的,是一杯苦茶,最后卻品出清雅之香。
小時候家里很清貧,有時候吃飽肚子都是 難事,一毛錢的一包的方便面都是奢侈的,聽奶奶說我當時出生的時候直接用沙子給包裹起來,用姑媽家表哥用過的破的都成了一片片的布片褥子包裹著,加上媽媽當時的營養(yǎng)不充分,剛進入七個月就生下了我,我也就成了地道的早產(chǎn)兒,只有我爹當時的鞋子大,奶奶總是在晚上摸摸我的鼻子下面,是不是還通氣呢?呵呵!長大了,才知道雖然算不上聰明,最起碼的腦袋也沒留下什么后遺癥,也許這是上天眷顧吧!
奶奶用小米湯和紅糖水喂我長大,因為當時媽媽也沒什么營養(yǎng),奶水不充足,家里又窮,也買不起奶粉,最好的就是自己家種的小米粥,呵呵,現(xiàn)在想起來,適者生存吧,就那樣什么都缺乏的時代下,我還能健康的成長,太不容易了。
在我一歲半的時候,妹妹出生了,妹妹也屬于早產(chǎn),最讓家人揪心的是她居然還有一點小兒咳喘,吃點東西就會咳,加上當時的計劃生育很緊,只能生兩個孩子,農(nóng)村人重男輕女的思想,妹妹就被奶奶經(jīng)常抱到親戚家去躲計劃生育,妹妹吃不到母乳,只能吃點麥乳精,(現(xiàn)在的人看來,麥乳精絕對不能給嬰幼兒使用的)時間久了,大人也累了,妹妹脆弱的身體更是雪上加霜,咳嗽的更厲害了,在當時沒有任何辦法的情況下,媽媽把妹妹抱到了山區(qū)的外婆家,外公是當?shù)氐拇逦魅?,?jīng)濟條件比我們家好多了,就這樣,妹妹在外婆家長到了十歲,直到小舅結婚才和我們家團圓。當然了咳嗽病當時就好了,也許是那里的氣候比較濕潤些,也許是外婆每天給妹妹吃的雞蛋,說不清楚是怎么好的,反正就是自然好了,妹妹的努力成立我們村里遠近聞名的重點大學生。這也是上天對妹妹的恩賜吧!
在我四歲的時候,我弟弟出生了,在媽媽做月子的時候,媽媽每天都教我念書,那個時候媽媽算的上是村里的文化人,弟弟的出生給家里帶來了更多的歡樂,也讓爹媽在村里一下子直起了腰桿,家里的條件也慢慢的好起來了,媽媽的手很巧,會用縫紉機做很多紡織品,我們穿的衣服都是媽媽親手做的,家里還開了一家不太大的村里的便利店。家里的經(jīng)濟條件慢慢的開始好起來了。
這種日子沒過多久,爹爹又換上了一種奇怪的并病,時不時的就要跑到外面去,大腦似乎不受控制,弄得奶奶和媽媽經(jīng)常以淚洗面,當時還小,記憶也很模糊,也不知道過了多久,爹爹的病也奇跡的好了,我們一家人又恢復了往日的平靜,只是爹爹從此以后他的話語越來越少了。每天都會狠命的埋頭干農(nóng)活,變的勤快而又麻利。在別人都不敢去包地種的時候,爹爹大膽的包了十畝,雖然比以往更辛苦些,從那年開始,我們家成了村里為數(shù)不多的萬元戶。那年,我們家里買了小型天水牌拖拉機,還買了春風牌的彩色14寸電視機,爹爹自卑的心里好像一下子進去了很多陽光。(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我七歲的時候才開始上學,當時村里孩子少,我們班里只有十個孩子,在很破舊的學校里讀書,到了冬天的時候,寒風從教室的四面八方吹進來,整個教室就和冷窖一樣。而且因為當時的教室太少,老師也很少,我們都是合班上課的,比如像一年級和六年級在一個教室,一個老師上課,當時只有語文和數(shù)學兩門課,經(jīng)常上勞動課,每個同學都從家里帶來勞動工具,又是大掃除,又是植樹。和現(xiàn)在的孩子比,真是天上和地下。也許是惡劣的環(huán)境造就人吧,就那樣的環(huán)境,我們?nèi)齻€也都大學畢業(yè)了,現(xiàn)在都不敢想想當時的農(nóng)村教育??!
“勤工儉學”也許是我們八零后的人最熟悉不過的了,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幾乎每年國慶節(jié)放假的那十天天,就是我們勤工儉學日,有時候是拾牛糞,有時候是拔苦豆子,還有的時候就是黑瓜子,每個孩子必須完成多少任務才能在學校里讀書,我們家三個孩子基本上都是在爹媽的幫助下才能完成學校的任務。不過就是那樣的勞動下,磨練了我們的意志,現(xiàn)在的我們就像向日葵一樣,什么的土地都能生存,而且每天都笑對太陽。
煤油燈也是陪我走過整個童年的。從我記事起,我覺得我們家里總有忙不完的農(nóng)活,每天下午放學后,趕快回家干活,喂雞羊,豬,牛,每天從壓井里取水。停電是家常便飯了,陪伴我學習的就是煤油燈了,每天傍晚,天一黑,煤油燈的工作就開始了,一直到晚上11點,我和煤油燈才一起進入夢想。
說起童年,我也想起放牛,羊,村上所有人家的牛羊都參合在一起,抓鬮排號,今天誰家,晚上要給下一家說,尤其到了農(nóng)忙季節(jié),十一二歲的我也成了地道的勞動力,挨到我們家里放牛羊了,這個任務就交給我了。記得當時我和弟弟兩個人去放羊,幾百只羊的羊群,在荒蕪人煙的灘上,我們趕著牛羊像草豐盛的地方走去,中午也不能回家,眼睜睜的看著太陽能不能早點落山。耐心也就在那時候慢慢的成長。
暑假生活我們是最豐富的,白天每天都有農(nóng)活,而只有晚上才能寫寫作業(yè)。早上早早的起床,和爹媽一起上麥子套玉米的地里,把收割好的麥捆子一個個的從地里抱出來,尤其是把溝里的籽瓜藤拾在塘上,每天貓下腰,小小的我們都覺得腰酸。如果你們說體育運動員的訓練很辛苦,來看看我們這里的人為了生活的好,為了讓土地產(chǎn)生金錢,你來可以體驗下,重量的勞動力不比體育運動員消耗的能量少。我們的暑假就是把我們變成家里的勞動力,勞動幾乎裝滿了我整個童年。
爺爺是那個時代的秀才,所以他對于教育還是比同齡的老人開明很多,在那個重男輕女的時代里,村里很多人幾乎不讓女孩讀書,在家里勞動力缺乏,爹媽幾乎是拼著年輕的熱血在田地里耕作的時候,爺爺奶奶并沒有阻止我們姐妹兩個繼續(xù)讀書,所以我們姐妹成了村里唯一能夠靠讀書走出村子的女孩。
記得麥收后,爹爹是家里的重勞動力,一百多斤的糧食袋子,他一個人幾乎要搬三百個,現(xiàn)在還能清楚的回憶起爹爹咬著牙堅持搬糧食袋子時的那個汗珠,一滴滴的滴到了我們心里,當時我就發(fā)誓,長大了我一定要賺很多很多的錢,別再讓爹媽這么辛苦了。我們的家庭造就了我們?nèi)齻€孩子不同于別人家孩子,不管多苦多累,我們都咬著牙的堅持,面對多少困難,我們都是樂觀而積極的,遇到不順心的事,我們很快也會給自己寬心。,這種性格的塑造,離不開家里的超越身體的極限的勞動。我們就像仙人掌一樣,在那里都能堅強的活著。
80后農(nóng)村生活鍛煉了我們的意志,好不容易擠破腦袋才進入城市才知道,農(nóng)村80后面臨的天價的房子,面臨著工作競爭的壓力,面臨著父母的養(yǎng)老三座大山。真是悲催的一代人,70后畢業(yè)能分配,90后的父母基本上都是有知識有經(jīng)濟的人,不管是農(nóng)村的還是城市的。城市里的我們努力的奔跑,雖然是落在在后面,但是農(nóng)村人的不甘心和毅力,堅持著。像向日葵一樣在城市的這塊土地上,笑迎太陽。
草根是最好的營養(yǎng)品,在成長的路上,掙扎向上,多方進??;啟步時,也許孤單冷清,然而越過了曲折考驗,草根年華成就了我們千姿百態(tài)的景觀。
最后愿所有的80后草根在挫折中奮起,巖石的棱角被磨成圓潤,只因為風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堅持,執(zhí)著得可以感化任何堅硬。
草根會站在生命的另一端露出狡黠的笑。其實草每一天的把握才是珍愛生命最實在的表現(xiàn)。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571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