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的籬笆墻
每次回老家,我都要在老屋的門口把車放慢速度,或者停一會兒,前前后后,左左右右地把老屋看上一遍,就像見到久別的親人一樣,特別是那老屋周圍的籬笆墻,甜甜的記憶總清晰地出現(xiàn)在腦海中。
小時候,在農(nóng)村里,隨處可見在房子周圍的院子外,圍起的一圈籬笆墻。老百姓通常都叫它“障子”。夾“障子”的材料大都是就地取材。老家是平原,樹木少,夾“障子”的材料基本就是用高粱稈。高粱收割后,選出粗壯、筆挺的稈棵,曬干,去掉葉子,沿院落四周刨一溜半尺多深的溝,將秫稈下坑埋好、踩實(shí),再用粗柳條綴上“腰”,秫稈們就聯(lián)成一片了,籬笆就算是夾成了。籬笆雖比不上土墻、磚墻結(jié)實(shí),但也有它的好處:透光、通風(fēng)。有了陽光,小院里便有了生氣,有了清風(fēng),小院便添了人氣。早晨,剛出窩的蘆花雞,一個個悠閑地在籬笆邊散步刨食。中午,火辣辣的太陽把大地的綠草曬卷了葉,而籬笆上的倭瓜花、蕓豆花和葫蘆花卻開得正盛,吸引著一批又一批蜂蝶紛至沓來,它們把灼熱的日子剪成一行行五彩斑斕的詩! 晚飯的時候,將飯桌擺在籬笆旁邊,沐浴著障子間吹進(jìn)的一絲絲涼風(fēng),嘴里再嚼些黃瓜蘸雞蛋醬,耳聽著鄰坊絮絮叨叨喊叫,望著裊裊升起的炊煙,別提心里有多爽了…….
籬笆里面種著蔥、蒜、蘿卜、黃瓜、西紅柿,茄子,辣椒等常吃的小菜,老百姓叫它“小園”。春日,籬笆上爬滿豆秧瓜蔓,把籬笆染得濃綠一片。夏天,籬笆墻上掛滿了各色的果實(shí),紫色的老母豬耳朵豆角,長長的角瓜,圓圓的窩瓜,彎彎的黃瓜。秋季,那成熟的累累果實(shí)常把籬笆壓得彎彎的,如一張張笑臉望著主人。只有冬天,籬笆才再現(xiàn)真容,舒爽地站在那里,靜靜地看守著園內(nèi)那片孤寂雪地…….
籬笆墻,它有質(zhì)樸之風(fēng),也有簡約之美,絕對是一幅好畫?;h笆是一條線,一條清晰而又模糊與左鄰右舍的分界線,也融合著一份情。籬東居王家,籬西住劉家,孫家籬南種瓜,李家籬北植豆,瓜豆共附籬上,你的瓜結(jié)在我院,我的豆爬進(jìn)你的園,植物融合成人的和諧,而瓜豆之外的情,更令人回味……平日里,你邀我,我請你,你今天遞過來一碗小豆腐,我明天送過去一盆白菜湯子,彼此盆換盆,碗換碗……這籬笆,東南西北,趙錢孫李,如一家人一樣的鄰里親情,低矮的籬笆墻溜淌的的風(fēng)景,是情的溪流。“蛙聲籬落下,草色戶庭間”。多美的鄉(xiāng)間圖啊。
籬笆墻里最美的風(fēng)景還是姑娘大嫂們佇立籬笆邊眺望或者梳妝時的樣子。晨曦的陽光把籬笆墻影送抵窗欞時,女人們就在院中喧嘩起來,她們在籬笆墻旁梳妝打扮,與籬笆上開放的鮮花媲美。夕陽西下,晚飯后,女人們在院中籬笆下小憩,長發(fā)鬢影在習(xí)習(xí)的晚風(fēng)中蕩漾開來,拂動著墻里墻外許多男人佇足,鄉(xiāng)村里玫瑰花一樣芬芳的愛情,就這樣隔著籬笆墻而生動起來。
小的時候,我曾看見父親坐在籬笆墻下,一次次望著我歸家的鄉(xiāng)間小路;也曾得到東院的大嫂隔著籬笆墻塞給我通紅通紅的大柿子;也聽見過籬笆墻里墻外男女青年甜甜蜜蜜的愛語;我也曾經(jīng)偷偷鉆過籬笆墻去偷鄰居家的黃瓜……(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來到城市居住以后,很少看見籬笆墻了。一直沒有享受那種溫馨的生活了。如今,鄉(xiāng)村的籬笆墻也逐步在消失,城市的墻也越筑越高,它割裂了人類生活本身情味,也拉開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雖然,城市里有高樓廈宇,姹紫嫣紅,五彩繽紛。但是,我更愛的還是那農(nóng)家小院,更愛那農(nóng)家小院里的一年四季都有故事的籬笆墻。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599821/
老家的籬笆墻的評論 (共 33 條)
- 今生依夢 推薦閱讀并說 第一段最后一句可以修改為腦海里即可,這樣簡潔,之后,第四段的最后那個標(biāo)點(diǎn)不對,請認(rèn)真修改文章的幾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