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讀中國之聲千里共良宵節(jié)目青音文章有感)

(—)
我陷落在生活中,面對著既不向前又不向后秘密、謊言與困惑,麻木與無動于衷變成可怕的寂寞。我試圖觀察自己,卻成了自己的旁觀者。而尋找自我的痛苦絲毫沒有減弱。我原本就是風景的故事,故事可以到此為止,而風景卻遠未結束,或者只是剛剛開始。
我站在那熟悉的山崗,酸楚的淚水不能混飯吃,成長并不是為了憂傷??捌剖且环N不可救藥的痛。只是不知道昨日的微風是否還能拂過我的臉。
(二)
我看著樹就像天空看著我一樣,帶著一種心無旁騖的虔誠與不是很直接的遲疑。只是偶爾讓自己打發(fā)一下既不向前又不向后的平庸與寂寞?;蛟S也是一種凜冽的孤獨執(zhí)拗地拯救受人之托的喧囂。
當另一個國家的民眾倘佯在公園里靜靜地讀書、思索的時候,我們的公共場合都在爭先恐后地玩手機,或者在電腦里搶紅包,用一種不可救藥的供奉朝圣著光彩奪目的電子產品和網絡時尚。有時候我真的想大聲疾呼,我們的國民真的有那么庸俗和寂寞嗎?真的到了指望洶涌澎湃的時尚來自我拯救的時代了嗎?
就算是我們的天性早已被我們善于馴化的體制遏制或者摧毀,就算是我們跳躍的思維被軟化成井然有序的平庸,就算是我們不指望超越平凡。我們也要做一回有思想的自我,做一回有個性的模仿,做一回高貴的隨波逐流,做一回精心設計的膜拜。什么時候我不在看到人們趨之若鶩地去捍衛(wèi)一種受人之托的盲目和并不高明的虛榮。什么時候在可以原諒的浮淺和躁動中偶爾也能出現一些不全然如此的東西。
民眾的不爭是一個國家的悲哀。民眾的個性是一個國家的品質。但愿我們的記憶里少一些自欺欺人、人云亦云的一哄而上。
首發(fā)散文網:http://www.one124.com/subject/3620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