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您是我永遠的思念
人生最傷心的是最親的人離去,正所謂的生離死別。父親走了,去年的三月二十四日十九時四十五分,他老人家?guī)е鴮ξ?a target="_blank">母親的無限牽掛、帶著對兒孫們深切留念的眼神,以八十六歲的高齡,永遠地離開了這個世界。
在那段日子里,我們全家都沉浸在極度的悲痛之中。父母恩,似海深,父母給予我們人世間最珍貴的生命。在啼饑號寒的崢嶸歲月里,他老人家含辛茹苦、不掘不擾,不向困難低頭,把我們兄弟姐妹七個培養(yǎng)成對社會有用的人,那些艱辛的人生歷程,仿佛記憶猶新、歷歷在目......
我記得五年前,我和父親進行了一次長談,他老人家講了他苦難的童年、幫工的心酸和工作的坎坷。我的父親一九二七年十一月二十五出生在一個貧寒的家庭,有兄妹三人。由于家里生活困難,他只讀了二年私熟,十四歲就到慶華南貨鋪當學徒,慶華倒閉后,又到朱河張昌記雜貨鋪幫工,整整干了九年的長工。每當想到父親的童年,我就聯(lián)想到我們的兒女,他們十三、四歲的時候,還在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父母對他們是百般的呵護、萬般的疼愛??晌业母赣H呢,卻在這個年齡的時候,用幼嫩的肩膀過早地挑起了養(yǎng)家糊口的重擔。每當想到這里,我都情不自禁地掉下眼淚。
解放后,隨著公私合營,我的父親轉到供銷合作社工作。他老人家先后當任過多個地方的分銷店經理,工作上他認真負責,忘我奉獻;作風上他嚴于律己、寬以待人;生活上他安平樂簡、廉潔撲素。他有寬廣無垠的胸懷和親贊友頌的美德;他對我們子孫深愛嚴導、言傳身教;他與鄰里親近和睦、團結互助。他老人家的一生,是飽經風霜、辛勤勞苦、默默奉獻的一生。他的一言一行,無不是我們兒孫學習的榜樣。
父親,我最敬愛的父親!您每時每刻都在關愛著您的兒女。你和母親平常生活簡樸,舍不得多用一度電,舍不得多用一滴水,為的是節(jié)約開支,盡量不跟我們兒女添麻煩、增負擔。二0一一年的春節(jié),我回家看望二位老人,父親把我拉到一旁對我說:〝我和你母親年歲大了,活在世上的日子不多了,我拿出一萬元給你,你就幫我們買一塊墓地吧,免得今后要你們負擔。〞我拿著父親給的錢,心情是多么的沉重。于是,我花了一萬六千元錢,在我們市里的公墓買了一個最好的墓亭,讓二老百年之后在那里安息。哪曾想到,這個日子來的這么快,父親早就為自己的后事作了安排。
就在父親病重住院的最后幾天,他可能想到自己快不行了,就把我和姐姐叫到跟前,用嘶啞微弱的聲音對我們說:〝為了減少你們的負擔,我平常積攢了一些錢,藏在什么地方,你們拿去用吧!〞當我把這些錢找出來,一數足有四萬七千元??粗@一扎扎、發(fā)著霉味的錢時,頓時,我的淚水奪眶而出,這些錢都是他們平常舍不得吃,舍不得用積攢起來的。當我把這些錢拿到銀行去存時,銀行的營業(yè)員對我說:〝這些錢怎么這么大的霉氣!〞望著營業(yè)員做像的臉蛋,我在心里暗暗在說:這哪是霉氣呀,這是一個老人一生辛勞的結晶,這是一位父親對兒女的一片無私的奉獻!( 文章閱讀網:www.sanwen.net )
父親,我最崇敬的父親!您是多么的舍不得離開我們呀。在病重住院的日子里,您從來都沒有說到一個〝死〞字,您總是聽醫(yī)生的話,配合治療,總是希望醫(yī)生早點把自己的病治好。就是在最后的幾天里,我們從您嘶啞的聲音中,從您憂郁的眼神里,知道您還有好多的牽掛,好多的不舍在心中。您是牽掛年邁的老伴今后的日子怎樣度過,您是不舍離別這滿堂的兒孫!
父親逝世后,我們幾姊妹為父親舉行了隆重的追悼會,單位和個人送的花圈都有百多個,拉送花圈的板車就有十四輛,送葬的小車有十多輛。街道上的腰鼓隊、洋鼓洋號隊都自發(fā)地來為我的父親送葬,送葬的隊伍擺了幾百米長,沿途的鞭炮響個不停,父親的老街坊,老同事都買了鞭炮,等在送葬的道路旁燃放,為我的父親送上最后的一程。望著這么多的親戚朋友來為我的父親送行,面對鮮花簇擁的即將遠去的父親,想起父親不平凡的一生以及對我們的關愛,我忍不住痛哭失聲,淚水長流......
對于父親的遠去,我們作為親人的無比悲傷,好多天都無法接受這個事實。在我陪著母親守〝五七〞的日子里,我的母親經常夢見父親并沒有離去,還聽到他說話。我也是如此,經常在夢中見到父親。我望著父親的遺相,悲戚不已。送別父親,我們更珍惜時光,更加熱愛我們的母親,讓她老人家在撫平傷痛后過好每一天,成為我們幾姊妹的共同心愿。
父親,我最慈祥的父親!您雖離開了我們,卻永遠活在我們心中,您隨夕陽消逝于天邊,留得清白在人間;您的嘉言懿行,是我們后人的寶貴遺產,春風化雨,永遠會發(fā)揚光大!父親,您離開我們巳經一年多了,可是,每當遇到朋友、熟人提到您,每當看到您曾用過的東西時,我們都會想念您。今天,您的兒子百感交集,思緒萬千,我想請白云作證,藍天作證,高山和大海來作證:父親!您是我心中永遠的思念!
首發(fā)散文網:http://www.one124.com/subject/3657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