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騰集--我的東蕩子(創(chuàng)作提綱)
圖騰集(創(chuàng)作提綱)
----我的東蕩子
第一部分 創(chuàng)作緣起----我與東蕩子(5篇)
這世上有哪個人,單憑本能?
只因不讀書,下筆卻成了圖騰。
-----河馬《本能》(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1、河馬這首詩寫于2011年9月,東蕩子當年曾聽我提過。有一次,他對“只因不讀書/下筆卻成了圖騰”兩句喃喃自語,頗為陶醉的樣子。東蕩子告訴我:“子樂,你這兩句比那些詩評家寫的詩評還要豐富,圖騰也蠻有意思?!?/p>
東蕩子要求我:好好研究一下他的詩歌,像茨威格寫《三大師》那樣,寫一本《東蕩子論》。我一直沒有好好研究,也沒有茨威格那種才能,只能心照不宣。
2、在此15年前----時光倒流。
1996年夏,我在廣州天河東路開書店,東蕩子要求我給他的詩集《不愛之間》寫一篇評論,《語感:導向深度纏繞》便是在那時寫的,不久在《益陽日報》上發(fā)表。在這篇可能是最早評論東蕩子詩歌的短文中,我提出一個看法:“東蕩子是站在人類的高度也就是存在本身來觀察與歌唱的”。同時,我對東蕩子“水一樣的語感”,進行美學詮釋。
3、1995年夏天,在溫遠輝家。東蕩子給我的第一印象:一頭年輕的母豹。哺乳期的激情。獸乳般噴涌的直接和光潔。我的《母獸隨筆》,本來應該獻給他的。
4、1996年,在我提議下,東蕩子到太和鎮(zhèn)買房子。東蕩子母親過來幫他料理家務。東蕩子和我經(jīng)常相互串門。浪子也經(jīng)常來訪。吃東蕩子媽媽做的湖南腌菜。女朋友熱愛他的才華,自愿與詩人同居。并把詩人供養(yǎng)起來。吃飯簡單,習慣家鄉(xiāng)口味,不喜歡海鮮與甜食。
5、1997年我在廣州天河東成立了鹿鼎山工作室,專門策劃圖書選題。東蕩子和女朋友尼娜合作翻譯了美國一本生活類小冊子《生活博士》。我想找小說家兼漫畫家何立偉畫200幅漫畫插圖。東蕩子自告奮勇,我給他元去辦這件事。盡管這本書沒有出版,后來在廣州我還接待了何立偉。我寫了一首詩《另一種財富》放在扉頁,署名“東方默默”,溫遠輝看后還以為是一首翻譯過來的詩。
附詩:
贊美孩子
孩子是途中的根
這途中的根
暗中抓住
可能的快樂
這日常的收獲
使我們純碎
----河馬《另一種財富》
6、2000年,東蕩子決心做掌柜干點營生。我贊助8000元,讓他在廣州梅花園附近的麥地西街開了一個叫“窩巢”的小飯館,專營湘菜。那時他做起了甩手掌柜。
7、2006年仲春,放棄芳村陶茶經(jīng)營。東蕩子推薦我加盟增城報社。
8、2013年10月11日,東蕩子與世長辭。是他的死,以及我的反思,使我醒來。我突然覺得,原來我沒有為東蕩子做過什么。我又能為他做點什么。《噩夢醒來還不是白天》一詩,記錄了我的一點正思與反思。
9、馬拉美《愛倫·坡墓志銘》一詩:“歲月永恒,才還他自己的本來面目”。首句便很適合東蕩子。時間將愈來愈證明東蕩子的偉大與不朽。2014年4月,東蕩子的愛人小雨曾在東蕩子詩歌研究會的微信群上,發(fā)布唐明生設計的東蕩子墓地稿,我個人建議用東蕩子《黑暗論》中這四句話作為他的墓志銘:
沒有非認識不可的人
沒有非做不可的事
沒有非說不可的話
沒有非活不可的日子
----河馬提議的《東蕩子墓志銘》
第二部分 他的漂泊(5篇)----朋友要一生才能回來
1、原點。杜莆埋蓑土。東蕩洲。1989簫聲曼釣魚。
2、目的地。漂泊本身。全國各地。
3、重要節(jié)點。1992年11月深圳,因假軍人通行證被困7天。1993益陽菜農(nóng)的平房---命名為朋友們的首陽山,秋天誕生了詩歌俱樂部和民刊《圣壇》。
1995--97廣州圣地。2002年長沙牛塘。友誼、詩歌、愛情。煙和酒。
4、2005年增城落戶、工作。九雨樓
5、2013年10月11日逝世。遠方與身邊。生存與死亡。死亡也要像柵欄敞開。
他的遠方---在身邊以遠,在家國之外,在疼痛之中,在黑暗之處----創(chuàng)造之所。
他的歉意---對父親的歉意,對杜若(戀人)、愛人(尼娜)、愛妻(小雨)的歉意,對人類懺悔(最高智慧)的歉意,都是永遠的。
作為他的愛人,小雨在《東蕩子:最可貴在于詩人合一》一文中說---
“很多時候,我需要調(diào)整自己,把自己當作東蕩子眾多朋友中的一個,那樣,在一瞬之間,便能獲得持久的寬慰和鼓舞。”
嚴格說來,東蕩子不屬于誰,他的愛人只有一個,不屬于詩歌,就屬于人類。
第三部分 他的本能 (20篇)-----高于一切的姿態(tài)
本能的象征表述,他的經(jīng)典詩句:水又怎樣,我就這樣淌過河去。
本能決定詩人一生。本能成就東蕩子-----當代最偉大的詩人。
他的本能:
1、生活即詩歌,詩歌即生活。
2、寫詩即工作,工作即寫詩。
3、完善詩歌,即完善做人。人詩合一。
4、正面行動,反面思考。思行合一。
5、本能發(fā)光,消除黑暗。本能做一顆恒星----太陽,一心發(fā)光,普照人間。
6、黑暗之處,創(chuàng)造之所----在《阿斯加》一書的“按語”中,開出三大類:
第一類:人性的弱點造成的恐懼、怯儒、貪婪、狹隘、過度的自尊;
第二類:社會性的不平等、奴役、專制(河馬按:政治專制、技術(shù)專制、個人專制);
第三類:自然法則造成的悖論性黑暗、疾病、衰老、死亡、災難。
7、東蕩子的偉大,在于“三不”-----不馴服,不讀書,不怕吹。本能使然。
東蕩子的偉大,在于“三獨”-----獨立,獨行,獨思。孤獨使然。
東蕩子的偉大,在于“不偉大”----但憑本能,野蠻(野氣、霸氣、貴氣三合一,本能何等充溢)創(chuàng)造,適時圖騰。理想使然。
作品春淳樸而神圣,是東蕩子本能本體合一的理想建設。
倘若到《王冠》為止,東蕩子只是當代最優(yōu)秀的詩人之一。問題是他懷著理想,挑戰(zhàn)極限?!栋⑺辜印氛Q生了,他才有自我完成的感覺,才有偉大存在的昭示----絕對之美。至此本能即可能。
第四部分 他的思想(10篇)----詩歌與人三論(性情論、黑暗論、絕對論)
東蕩子的人生觀:做一個完整的人。必須秉持愛與良知,消除內(nèi)心的黑暗,澄明自身的卓然。做人,做詩人,都一樣。參考東蕩子《消除人類精神中的黑暗----完整性詩歌寫作思考》(《王冠》附錄),尤其是未完成隨筆集《黑暗論》。
三論圍繞兩個思想:1、人詩合一;2、本能本體合一。
從生活到創(chuàng)作,有多少認知,就有多少思想。他的思想,集中在未完成的隨筆《黑暗論》中。他的思想,他的語言,均是原生性呈現(xiàn)。
可與卡夫卡比較。卡夫卡《變形記》雖為小說,本質(zhì)上實為詩歌。只因小說中的甲殼蟲(格雷高爾),作為人的變形,或者絕對孤獨的象征,寄托了作者悲天憫人的情懷,表達了人類對悖謬性生存困境深度的恐懼,以及人與人不可持續(xù)的理解、包容和同情。這一思想,尤其是甲殼蟲這一形象,充滿詩的想象與創(chuàng)造的力量,無疑是一種“困境圖騰。有意思的是,卡夫卡的筆下,人(家人)蟲(格雷高爾)心理,變化細微,充滿對話(理解)不可能的憂傷和絕望,卻不乏正常與悖謬的現(xiàn)代意味。此等原生性創(chuàng)造,乃至圖騰儀式,與東蕩子詩歌的“理想圖騰”異形同構(gòu),只不過前者屬于反向圖騰,后者屬于正向圖騰。
由此觀之,有思想,才有創(chuàng)造的底氣和化腐朽為神奇的勇氣。這就是東蕩子和卡夫卡給我們的啟迪。
詩歌三論,自我遞進,自成體系,表達了東蕩子完整的詩觀與人生觀。
1、性情論。詩歌是簡單的,一如做人----直接、簡單、本質(zhì)、快樂、輕松、光明。詩歌只是性情的自然流露或者意態(tài)燃燒。詩人的性情,沒有雜質(zhì),沒有困擾,如液化氣,如年份酒。復雜與困擾,都不是真性情。
參照東蕩子散文《詩歌是簡單的》。
2、黑暗論。每個人與生俱來的欲望、罪惡、愚昧,一切黑暗之處都必須消除,才能走向完善和光明。人的黑暗乃至詩的黑暗一樣要消除。
參照東蕩子隨筆《黑暗論》。
3、絕對論。時代搖擺不定,如此喧囂,如此變態(tài),如此復雜,絕對召喚簡單,簡單召喚絕對。簡單和絕對,召喚不可扭轉(zhuǎn)的本能,正如釘子般決絕的抵抗,從而定住一個搖擺不定的時代:人詩合一的勇氣和力量。
絕對簡單----從心而作:心里怎么想詩就怎么寫;做人也一樣。
絕對否定----無恥之尤:人類最大的無恥在于獲取真理;世界是假設,人生是寓言。
人活著:自作多情、不自量力、自相殘殺、自得其樂、自以為是,最后自取滅亡。絕對否定之下,最終只有讓人在知識中喪失,在假設(自圓其說)中滿足。
絕對孤獨----人與人、人與自己:理解之不可能;理想困境、審美困境。
參照東蕩子《阿斯加》“作者前言”、“編者按”,以及隨筆《黑暗論》、散文《遠方》。
第五部分 他的創(chuàng)造(50篇)----阿斯加詩篇詮釋
概念詮釋:
1、據(jù)《現(xiàn)代漢語詞典》圖騰解釋為:原始社會的人認為跟本氏族有血緣關系的某種動物或自然物,一般用作本氏族的標志。
2、據(jù)百度介紹,所謂圖騰,就是原始時代的人們把某種動物、植物或非生物等當做自己的親屬、祖先或保護神。相信他們有一種超自然力,會保護自己,并且還可以獲得他們的力量和技能。在原始人的眼里,圖騰實際是一個被人格化的崇拜對象。圖騰作為崇拜對象,主要的不在他的自然形象本身,而在于它所體現(xiàn)的血緣關系。
3、仍據(jù)百度,將“圖騰”一詞引進我國的是清代學者嚴復,他于1903年譯英國學者甄克思的《社會通詮》一書時,首次把“totem”一詞譯成“圖騰”,成為中國學術(shù)界的通用譯名。
嚴復在按語中指出,圖騰是群體的標志,旨在區(qū)分群體。并認為中國古代也有與澳大利亞人和印第安人相似的圖騰現(xiàn)象。運用圖騰解釋神話、古典記載及民俗民風,往往可獲得舉一反三之功。那么,什么叫圖騰?圖騰就是原始人迷信某種動物或自然物同氏族有血緣關系,因而用來做本氏族的徽號或標志。
基于東蕩子的本能與創(chuàng)造,圖騰這個概念仿佛特別適合詮釋他的詩歌世界。在我的詮釋中,圖騰也許增加一些新的內(nèi)涵或功能。關鍵是突破氏族血緣的界定,應從人類范圍來看待圖騰,然后把血緣關系上升為精神的人文血脈。這樣圖騰這個概念就有世界性意義。
另外,從美學上看,圖騰不僅僅代表一種血緣崇拜,更代表一種精神復興,乃至人詩合一。在此意義上,我用圖騰來理解和詮釋東蕩子的詩歌抱負和形象追求。阿斯加既是詩歌形象,更是理想圖騰。這個圖騰,因為是聲音的翻譯,注定不僅僅屬于漢語,更屬于世界語(全人類)。我相信,倘若《阿斯加》詩篇翻譯成各種外文,必將有某種“親緣性”和影響力。
對話阿斯加----塑造一個詩歌形象,圍繞這個形象歌唱,無疑是東蕩子孤明先發(fā)的詩歌智慧。東蕩子的詩歌形象從王者(《王冠》)到圣者(《阿斯加》),表現(xiàn)了詩歌理想及其圖騰意向。
(一)《王冠》部分作品詮釋
(二)《阿斯加》全部48首(加《阿斯加組詩》中《從白天到黑夜》、《他們需要》兩首共50首)詮釋:
1、一種純粹的聲音
2、一種形象
3、一種氣味
4、一種境界
5、一個人
7、其它可能
8、阿斯加經(jīng)由形象組合之后,產(chǎn)生整體大于局部的圖騰效應。
9、圖騰的一般性詮釋,圖騰的其它表現(xiàn)。東蕩子的圖騰,象征寫作的終極路徑:一個人的理想與理想的人,怎樣相互激蕩,并在詩歌世界中抽象呈現(xiàn)。任何文學承諾都這樣。
10、作為一個符號,阿斯加可以注入任何人的血液與感覺,從而成為交往對象或者心靈寄托。
世界的東蕩子,人類的阿斯加。經(jīng)由翻譯。讀者歸心。50年后,東蕩子無疑是最具世界影響的中國詩人。
第六部分 他的方法----本能與抽象(5篇)
1、三異----異域、異端、異類
2、三自----自作多情、自我燃燒、自我完成
3、三高----人要高貴、詩人和詩歌更要高貴、本能高于一切
經(jīng)典詩句:那高于一切的姿態(tài)(象征存在本身)
4、鉆孔效應,有效學習----鉆他人遺漏的毛孔,所謂不讀書,就是不在他人的毛孔中打盹。要善于發(fā)現(xiàn)每一個人自己的不可取締的獨立和不可忽視的卓然。
東蕩子一夜之間讀完名著《百年孤獨》?!俺粑断嗤丁?,血脈相連。
1996年夏天,在我的鹿鼎山書屋,短時間內(nèi)讀完《波德萊爾詩全集》----便明白詩要怎么寫。
正是:
修剪自己的胡子,宛如讀別人的書;
倘使感覺不舒服,創(chuàng)作中便要剪除。
讀書或者寫詩,乃至做人,都一樣。
5、本能本體論的方法論建設----詩歌淳樸而神圣。
6、理想現(xiàn)實主義的創(chuàng)作風格---以消除雙重黑暗為己任:做人的黑暗與寫詩的黑暗。
理想境界:內(nèi)心卓然自現(xiàn),文本卓然自現(xiàn)。世界卓然自現(xiàn)。
7、極端與絕對:開創(chuàng)一體化寫作路子。
第七部分 他的遺產(chǎn)----確立一體化寫作典范(5篇)
兩大遺產(chǎn):理想圖騰阿斯加與人詩一體化寫作典范。第一大遺產(chǎn),理想圖騰,代表精神復興;第二大遺產(chǎn),確立人詩一體化寫作典范。中國只有兩個詩人屬于人詩一體化寫作,古有陶淵明,今有東蕩子。
1、造心人----人類最大的發(fā)明,也是人類最大的疼。上帝造人,本來無心,心是人給自己投下的毒藥。最大的疼,也源于心。而藥在哪,老鼠就死在哪。
2、釀酒人----《王冠》。林賢治的評價恰如其分:許多詩人只是普通炊工,而東蕩子卻是一個釀酒人。
3、立面人----立面建筑,有立體感。正面行動,反面思考。行動與思考,構(gòu)成東蕩子作為大詩人的“立面”。2005年東蕩子剛到《增城日報》副刊編輯部,經(jīng)常要兼寫一些時事評論,其中有一篇《行動是為了不行動》,這個標題恰恰隱喻了他那思行合一的思想。
4、牧馬人。東蕩子后期的詩歌背景,往往設置為牧場-----阿斯加的牧場。語詞正如純種馬?!澳榴R”即“牧詞”。牧馬人即詩人。
5、純禪人。減法生活,樸素寫作。簡單到不能再簡單,樸素到不能再樸素,便自動進入純禪境界,卻不一定自覺。也許只是一種必然中的守候與無意中的契合。直觀與體驗。一個人的理想與一個理想的人相互激蕩,那些語詞組合成了活的形狀,如同純禪般呈現(xiàn)。在此意義上,東蕩子稱得上純禪人。部分作品也堪稱純禪詩。
澹歸和尚認為:‘“詩人寫景有入微處,便得禪意;禪人見地有獨脫處,又得詩機,但不可與講求格律者言耳?!保ā洞鹕蛏袕]文學》)
陶淵明、李白都有純禪直觀的詩歌。具體詮釋。
懺悔,正如禪與定,確實無愧于人類最高智慧。
6、減法生活六種----沒有非讀不可的書,沒有非認不可的理,沒有非認識不可的人,沒有做不可的事,沒有非說不可的話,沒有非活不可的日子。
7、三種卓然----本能之卓然、詩觀之卓然、短詩之卓然,無不表現(xiàn)了創(chuàng)造令律之開啟與完善。因此其“絕對之美”,便是人詩合一與思行合一新境界。
7、東蕩子詩歌的可能品質(zhì)與可怕價值。
可能品質(zhì)---人詩合一。許多詩人做不到,我也是。東蕩子是一個傳奇。也是未來一個謎。
可怕價值----審美之畏。由于人類自身存在黑暗,面對東蕩子的詩歌,將造成審美害怕。
與造心(心是人自己投下的毒藥)寓言一樣,審美之畏將構(gòu)成人類另一個寓言。
8、終極創(chuàng)造與死亡微笑----盤坐于自己的山巔。
東蕩子登頂?shù)亩淘?---阿斯加詩篇中四行(14首)、五行(1首)、六行(6首)、七行(2首)、短詩共計23首,這是我的標準。《阿斯加》詩篇只有48首,其它25首八行占了10首,九行至十五行之間15首,事實上也還是短詩。嚴格意義上,只有四行短詩構(gòu)成東蕩子創(chuàng)造與“圖騰”最柔軟的部分。詩歌推向極致邊緣----制造絕對之美,便化腐朽為神奇。
9、不妨大膽假設,倘若這世上只有一個詩人,他不是東蕩子,就是阿斯加。因為我們都是阿斯加的兄弟和讀者。
用一句話評價,我同意詩人浪子的看法:東蕩子是當代中國“最優(yōu)秀的詩人”,沒有“之一”一說。這就是一個同時代詩人的良知與勇氣(不怕得罪人),以及對詩歌的本質(zhì)認知。
結(jié)論:一個人的偉大,或者卓然,竟源于難以扭轉(zhuǎn)的本能。因此東蕩子鐵心做詩人。為詩歌而生,必為詩歌而死。這就是創(chuàng)造律令與釘子般的意志。而理想圖騰,使東蕩子超越了詩歌,也超越了現(xiàn)代普遍的生存審美困境。而否定真理,肯定懺悔,使東蕩子獨自一人絕對“另類”----東蕩子本身,自成生命圖騰。這表現(xiàn)了人類的精神復興,或者天下歸心?疼或者抽象與本能,意味著終極可能。
概括來看,東蕩子開創(chuàng)人詩一體化寫作路徑。從讀者的寫作,到“完整性”(借用世賓的概念)寫作,最后完成人詩一體化寫作模式。一體化寫作涵蓋三個層面:1、從本質(zhì)上,人詩合一;2、從形式上,本能本體合一;3、從風格上,屬于理想現(xiàn)實主義。在此意義上,東蕩子既是人詩一體化詩人,也屬于理想現(xiàn)實主義詩人。
從東蕩子的生活到東蕩子的寫作,路徑自動敞開并內(nèi)在呈現(xiàn):本能認知,野蠻創(chuàng)造,理想圖騰。本能---創(chuàng)造---圖騰,東蕩子的詩歌理想和詩歌智慧,就這樣昭然若揭。
作為詩人的東蕩子死了,作為理想圖騰的阿斯加,卻會替死去的詩人活下去。因此,東蕩子的不朽,與阿斯加一樣。
東蕩子走了,朋友要一生才能回來?;钪娜耍趺崔k?我們只能去問問阿斯加,或者問問我們自己的良知。
2013年10月中旬,在東蕩子遺體告別儀式之后,我曾對媒體人陳朝華說過:“東蕩子的死,是一個文化事件?!?/p>
法國人談到洛特雷阿蒙伯爵(1846-1870)的《馬爾陀羅之歌》時,布勒東告誡世人:此書只供崇拜,不能評論。東蕩子的《阿斯加》,雖可崇拜,亦可評論,然作為詩歌形象,對這本薄薄的書我們不能不慎之又慎,只因時間還來不及拉開距離,誤讀誤解在所難免。
作為一種創(chuàng)作,而非詩歌評論,本書只是我的隨筆而已。
面對東蕩子的“遺愿”,河馬勉為其難,停止“潛水”,打算在2014年6月10--10月10日四個月內(nèi),創(chuàng)作隨筆100篇,以便在他逝世1周年,也是東蕩子50周年誕辰時,用我的方式獻祭和懷念。
*說明:第三部分、第五部分為重點,后者又是重點中的重點
第八部分 部分受東蕩子影響的作品
----劉子樂的詩
未來仍要回到從前
我的混沌我的圖騰(組詩)
朋友像日子一天天溜走
但孤獨仍要繁殖
寂寞的驕傲
干涸便從內(nèi)部開始
漩渦也不是你的杰作
噩夢醒來還不是白天
遺愿
至少我們還有阿斯加
再多的黑暗仍要洞穿
霧水謠
夜的兄弟
本能
2014年6月6日草擬
6月9日整理
6月17日改定
附:參考書目
《王冠》,東蕩子著,2005年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不落下一粒塵埃--東蕩子近期作品》,2009年4月《詩歌與人》???,黃禮孩主編
《阿斯加》,東蕩子著,2010年中國戲劇出版社
《完整性寫作·上卷》,2011年青海人民出版社,世賓、陳培浩主編
《變形記》,卡夫卡著,王宏、王翠譯,2011年長江文藝出版社
《壞世界研究》,趙汀陽著,2010年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66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