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之于術(shù)傳之于道
授之于術(shù) 傳之于道
夏延民
“所謂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中秋前夕,有幸參加了河北法制報通訊員業(yè)務培訓,聽了法制報幾位老師的講課頗有收獲。作為公安系統(tǒng)通訊隊伍的一員,《河北法制報.公安周刊》宋法緒主任的講課,使筆者深受觸動。宋主任通過職業(yè)生涯經(jīng)歷的幾件事,對參加培訓的通訊員提出了問題,并且給出了答案。說實在話,宋主任的講課是把通訊員作為職業(yè)新聞人來看待的,明確了新聞人該具有什么樣的道德素養(yǎng)、正義精神、職業(yè)素養(yǎng)、法律素養(yǎng)、奉獻精神及責任意識。真是授之于術(shù),傳之于道。
班門弄斧,就宋主任講的幾個親身經(jīng)歷的小故事,談談自己的感受及認識。第一個故事,筆者認為宋主任講的是良知。作為新聞人,應該具有什么樣的良知呢?故事講一對夫婦,因為不安于農(nóng)村的清貧生活,拋家舍業(yè)到城市打拼,在自己的小店里撿到巨款,并毫不猶豫歸還給丟失人的一件事。這里講的不是新聞寫作,而是講新聞人應該具有什么樣的良知。也就是說,新聞人該如何做人的問題。新聞要達到的目的是什么?解析真相、揭露丑惡、鞭撻罪孽、維護正義。如果一個新聞人沒有最起碼的良知,那么寫的新聞又能給社會什么樣的引領(lǐng),又能讓讀者從中汲取什么樣的精神?所以,作為一名新聞人,良知是第一位的。
第二個故事,講的是當年的某藥廠生產(chǎn)劣質(zhì)假藥,操控藥品供應的事情。這里其實告訴大家,新聞人要有正義感,要有為百姓擔當?shù)挠赂移犯?。要敢于向社會存在的不良現(xiàn)象宣戰(zhàn)。新聞人是為了維護社會正義而生的,擔負的是懲惡揚善的責任。用中立的新聞觀,告訴公眾新聞事實,然后通過真相,來維護社會正義,這是對新聞人最基本的要求。不能因為一己之私,顛倒黑白,更不能置正義于不顧,助紂為虐。
第三個故事,講的是一個小偷,被法律懲罰后,洗心革面,投身到公安隊伍中,助力打擊偷竊犯罪,并收到輝煌的成果,卻因為公安內(nèi)部某些人過于的“潔癖”,以純潔隊伍的名義,讓這個金盆洗手的正常人,對社會有用的人,最終離開公安隊伍,迫于生活的壓力重操就業(yè)的事。這個故事講是素養(yǎng),就是新聞人應該具有的職業(yè)素養(yǎng)。新聞人不要讓新聞浮于表面,只見其一不知其二,用膚淺的新聞來解析事件表面的“真相”,卻因為自己的職業(yè)素養(yǎng)不夠,用膚淺的正義損害了更大的正義。法制類新聞采寫,如果僅僅停留在表面,很容易造成這種困境。新聞人應該追求正義,追求終極的真相,而不是用膚淺的真相,讓真正的真相在膚淺中受到致命的傷害。正義不是“潔癖”,而是對事件本質(zhì)的還原,要有擔當,這個擔當就是通過新聞來告訴社會,深層次的社會問題該如何解決,而不是變成無解方程式。新聞人在對事件真相進行求索的同時,要給出正確解決問題的方法。不能因為本身素養(yǎng)的不夠,對社會問題造成更大的困擾,甚至影響社會對某些問題的正確判斷。(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第四個故事,講的是已經(jīng)被判刑的重慶原公安局局長王立軍和前不久剛剛因為違紀被雙規(guī)的原天津公安局局長武長順的犯罪違法事。這里其實告訴大家,新聞人要有法律意識,守法意識。不能因為利益失去良知,更不能違反職業(yè)道德,甚至違反法律。新聞要講法律,新聞人更要守法律。不能成為利益的代言人,更不能成為腐敗的幫兇。要成為權(quán)力的監(jiān)督者,而不是協(xié)從者。要敢于為民鼓與呼,而不是甘于為權(quán)背背書。
第五個故事,講的是奉獻。宋主任講自己早年采訪駐警大山深處的交警,與交警同甘苦,共同過春節(jié)的事。柴靜說:“新聞是一種抵達?!毙侣勑枰嫦啵嫦嘈枰诌_。怎么了解新聞事件的過程?新聞人的奉獻如何體現(xiàn)?那就必須與采訪對象零距離。如果說克服重重困難,駐警大山深處維護道路安全是交警的奉獻,那么采寫交警在大山深處如何執(zhí)勤就是記者的奉獻。新聞需要真情實感的真相,新聞的生命力也是無數(shù)艱辛的奉獻給予的。所以,新聞的采寫,必須要抵達到新聞對象工作里、生活中。只有如此,才能抓到新聞事件的靈魂,寫出有分量有感情的新聞。
第六個故事,講的是一個交警忘我工作,履職盡責,在險惡的道路執(zhí)法環(huán)境中,屢屢受傷,最終光榮殉職的事。這個故事講的是責任。什么樣的責任?一名交警維護交通安全的責任。相之通過這個故事,也告訴廣大通訊員,新聞工作也需要這種責任感。死于地雷的戰(zhàn)地記者羅伯特·卡帕生前有一句備受新聞界推崇的至理名言:"如果你的照片拍的不夠好,那是因為你離炮火不夠近。"在追求好新聞的歷程中,羅伯特·卡帕用生命告訴后來的新聞人,應該具有什么樣的新聞責任感。
良知、正義、素養(yǎng)、法律、奉獻、責任,聽完宋主任的幾個小故事,也就明白了新聞是什么,該怎么做一名合格的新聞人。筆者以為,既然選擇了新聞這個行當,那就必須具備上述的六項要求。要具備良知,正義感、擁有復合型的素養(yǎng),嚴于律己的法律意識、不畏困難的奉獻精神和甘于做出犧牲的責任感。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683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