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柳坑的故事
世間萬物本應(yīng)名副其實,但是許多事卻往往實去而名存。我們村“大柳坑”的地名,就是一個例子。
大柳坑位于我們村西一里多的地方,西臨紅土崗,東臨流水溝,一年四季多澇而少旱。周圍全是一馬平川的莊稼地,幾乎沒有樹木,更沒有柳樹。我常常奇怪,這個名字從何而來,莫非早年這里生長著一棵大柳樹?我問父親,他說:“這里水多,興許有過柳樹,可是我聽你爺爺說,打他爺爺時候就沒有見過有什么柳樹。”
為了追根朔源,我查過域志,走訪過鄉(xiāng)佬,最后才在村北頭一位名叫胡良相的前清遺老那里找到了緣由。他說,傳說在清朝康熙年間,這里確實生長著一棵大柳樹,樹高有十丈開外,樹干可供三人合抱,每至盛夏當(dāng)午,周圍鋤地的人們都會齊集在這里,一是為乘涼休息,二是圍坐在一起吃飯、說笑。這樹更有一個奇處,就是有一條根出奇的大,從樹干伸向兩丈開外,而且懸空外露,粗至兩人合抱,底下可容兩人睡覺。
這棵大柳樹,三五十里內(nèi)無人不知。有好事者將此樹之奇?zhèn)髦脸?,朝廷說樹根如此粗壯,標示龍脈興旺,這是清明盛世才有的奇景,敕令縣官保護。可是正在此時,大柳樹竟在一個風(fēng)雪之夜突然消失,待縣令攜“皇封奇樹”的牌子到來時,看到的卻是一個方圓數(shù)丈的大樹坑。
“查!”縣令因懼怕失職獲罪像發(fā)了瘋似的,派出大批衙役住進村里。一查三個月,均無下落。人們懷疑是村東的村霸陳景天作的案,有人看見他前幾個月多次在大柳樹周圍轉(zhuǎn)悠,但苦苦找不到證據(jù)。直到十個月之后,從百里之外的臨縣一個棺材鋪傳來消息說:那里出現(xiàn)了三口巨大的“四獨”柳木棺材,棺材的蓋、幫、底全為獨板,其中有一口竟是全用柳木根做成??h令立即派人去查,經(jīng)過盤根究底,終于查出了大柳樹失蹤的來龍去脈。
原來此事確實是陳景天做的鬼。這個陳景天為明朝余孽,當(dāng)過明末的小官,仗著有點勢力,為禍一方,欺男霸女,搶奪田產(chǎn),無人敢惹。如今已到暮年,整天思謀著給自己選一個好棺木。他早就聽說柳根可以祛風(fēng)除濕、不生蛀蟲,做成棺材裝殮尸體可以百年不朽。從年輕時他就看上了這棵柳樹的根,做夢就想著攫為己有。就是他讓兩個兒子買通了臨縣那個棺材鋪,利用夜里大風(fēng)雪的掩護,雇了三輛大車和20個民工,將大柳樹盜伐。棺材鋪經(jīng)過解板、烘干,做成了那三口棺材,那口柳根棺材就是給陳景天的。(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案件報到了朝廷,龍顏大怒,說盜伐奇樹,以柳根做棺,壞了大清龍脈,敕令嚴處:陳家財產(chǎn)全部抄沒,三口棺材沒收,陳景天父子三人斬首,陳氏宗族世代不得為官;奇樹被伐之地賜名“大柳坑”,以作紀念。此后,陳姓宗族村民為避惡名,紛紛遷到外地,原來較少的胡姓村民漸漸興盛起來。我們這個村的村名也由原來的小陳村改成了小胡村。
事情已經(jīng)過去了近三百年,這個虛無縹緲的傳說故事隨著歲月遷延也早已煙消云散,只留下一個“大柳坑”的名字口口相傳,綿延至今。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699563/
大柳坑的故事的評論 (共 3 條)
- 雪靈 推薦閱讀并說 大柳坑位于我們村西一里多的地方,西臨紅土崗,東臨流水溝,一年四季多澇而少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