箏音,心靈的一泓清泉

是誰手揮五弦,彈盡了人生真諦?是誰駐足聆聽,忘卻了流轉(zhuǎn)的光陰?有時,邂逅一曲動情的弦音,一如邂逅一位傾心的知己,只于回眸的一剎間,便驚艷了時光,淪陷了心。琴如人生,琴蘊萬物。倘若靜下心來將情感交付于撥動的琴弦,便可感知到,看似一曲簡單的琴音,也可是對自然萬物的闡述,是對人生苦樂的演繹。
撫琴者,將萬千心事沁入弦中,在弦音中揮灑最真切的情感,使得每個音符都承載著生命的厚重。聽琴者,或喜或悲,或平和或憂郁,在充沛雋永的旋律中,體悟著自己人生的千回百轉(zhuǎn)。
猶如一場戲,臺上人傾注深情,演繹著自己,而臺下人,卻在她的一個低眉,一個凝眸抑或一次轉(zhuǎn)身中找到了自己。也許是命運的安排,也許是因緣巧合,才使得兩個踽踽的靈魂,在這一刻,駐足,相遇。人生因相知而溫暖,歲月因懂得而生香。一直相信,倘若兩個人心意相通,相遇則是必然,只是或早,或晚。
清泠淳厚的箏音古調(diào),是我素來所喜,多少年了,一直不曾遺棄。我與琴的因緣寄寓,應(yīng)該追溯到爛漫的兒時。那晚,母親驀然問起我,是否愿意學(xué)琴?思想懵懂的我,自然不知琴中趣味,只覺新穎好奇,便興奮地答應(yīng)下來。
不久,我便得到了人生的第一張琴,但并非是高雅貴重的鋼琴,亦非是古韻悠揚的古琴,而是當(dāng)時比較普及流行的電子琴。然而,對于一個很平凡的家庭來說,學(xué)琴已是一種奢侈。那時的我,自然不知母親為何會讓我學(xué)琴,可而今,我真切地體會到了母親的心意。
其實,對于每個女兒的內(nèi)心深處,都流淌著一泓清瑩的碧泉,優(yōu)雅而詩意。正如《紅樓夢》中所說,女兒是水做的骨肉,極尊貴,極清凈,見了便覺清爽。也許,正因如此,多數(shù)女兒才會喜歡一粒珠璣的靜美,一冊詞卷的典雅,一曲琴音的悠揚。而對于一個成長于普通農(nóng)家的少女來說,那份可望而不可即的柔婉更是成了一生的憧憬,被妥帖地安放于內(nèi)心一隅,默然相伴。(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時光總是這般的無情,就在你滿心歡喜,以為可以將那隱藏多年的心事拿至月光下晾曬時,卻發(fā)覺,青春早已遠(yuǎn)去,而那于河邊嬉戲,田間奔跑的少女也早已不復(fù)當(dāng)初的模樣。猶記得那天,母親對鏡長嘆:“時不待人啊,轉(zhuǎn)眼人已老,發(fā)已白”。那眼底涌動的,是深深的惆悵與驚慌。
初時,母親發(fā)現(xiàn)一根白發(fā)定要我為她拔去,漸漸地,愈來愈多,拔不盡了,也不再拔了。原來,任何人都不是時光的對手,即便傾注再多的心力去抵制它的流逝,結(jié)果也是無濟(jì)于事,只會讓自己輸?shù)酶鼞K。時至今日,已不得不承認(rèn),錦瑟華年已將曾經(jīng)的少女漸次拋遠(yuǎn)。
母親是深知時光的無情,青春的短暫,所以才會將那份美好的心愿與優(yōu)雅的情懷,傾注于我,希望我能夠擁有那玲瓏的心境與明澈的性靈。而在起初學(xué)琴時,充滿好奇的我,總會不斷的更換電子琴的音色,時而管弦,時而吉他,時而貝司,時而銅鈴。而最終,能夠深深觸動我心的,惟有古琴。
也許,這就是冥冥之中的緣分吧。自此,每有閑暇,抑或內(nèi)心沉郁時,我便會將電子琴的音色調(diào)為古琴,凝神靜氣的彈上一會兒。而今,雖離家在外,許久未觸碰幾案上的琴了,但我仍會隔三差五的下載些喜愛的箏音,伴我朝夕。蘇子曾說,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于我,則是不可一日不對清音。
今日午后,當(dāng)我略感困乏地打開空間時,竟意外收到了隔屏知己送來的幾曲箏音,其高亢雄壯,仿佛可以同時光對飲,感知山河的博大精深;其清泠婉轉(zhuǎn),仿佛可以伴清風(fēng)而翔,品味歲月的恬淡生香;其迫切急密,仿佛可以身臨其境,感受災(zāi)難的突如其來;其陰陽迭變,仿佛可以跳出世外,看清命運的反復(fù)無常。
一遍遍品味,一點點沉醉,直至風(fēng)煙聚散,世事忘機(jī)。這應(yīng)是我近日以來,莫大的歡愉了。因為彼此的一份懂得,一份相犀,亦因為箏音古調(diào)是我內(nèi)心深處的一方柔軟,一方清寧。落筆之時,泠泠箏音猶在耳邊,只是內(nèi)心再也沒有了初時的一絲悸動,惟剩,一泓清泉靜靜地流淌。
文:笑紅塵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701368/
箏音,心靈的一泓清泉的評論 (共 13 條)
- 雪兒 推薦閱讀并說 推薦閱讀!
- 雪靈 推薦閱讀并說 時光總是這般的無情,就在你滿心歡喜,以為可以將那隱藏多年的心事拿至月光下晾曬時......
踏古:靜靜地聽一曲琴音,就如聽到人生逝去的腳步聲。女兒的心,是一泓清瑩的碧泉,涓涓細(xì)流里是母親漸老的嘆息。絲絲白發(fā)蒼茫著人生漸暮的悵惘,眼底涌動的是年華漸逝的惆悵與驚慌。作者驚嘆人生很無奈,我們都不是時光的對手,任憑我們?nèi)绾蔚膾暝?,都不能擺脫母親日漸蒼老的宿命,再也沒有什么比這些更讓人悲涼的事情了。女兒知道母親的心事,錦瑟華年已經(jīng)離她漸行拋遠(yuǎn),她把人生中所有的希望都傾注于女兒,希望女兒那玲瓏的心境就如母親當(dāng)年一樣的明澈的而有靈性。寂寥沉郁的心思,也只能用箏音般的古調(diào)撫去我內(nèi)心深處的惆悵,作者如是說,“撫琴者,將萬千心事沁入弦中,在弦音中揮灑最真切的情感,使得每個音符都承載著生命的厚重。聽琴者,或喜或悲,或平和或憂郁,在充沛雋永的旋律中,體悟著自己人生的千回百轉(zhuǎn)?!比松嗳缙非?,“一遍遍品味,一點點沉醉,直至風(fēng)煙聚散,世事忘機(jī)?!毙蕾p!
低調(diào)川子:愛我所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