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自己
致自己
穿著隨性的衣服,扎著一個簡單的馬尾,不會涂那些個胭脂俗粉,這就是我。我覺得這才是最自然,最舒服的狀態(tài)。但我也不排斥那些東西,因為人總是慢慢長大,成熟,好與這個世界更好的融合在一起。
過往如煙,依稀可見。雖然那個就連流鼻涕也能流的意氣風發(fā)的兒童時代對我而言早已灰飛煙滅,不覆存在。從小學,中學到大學我就是那個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自己,但我也知道自己的獨一無二。因為我的心里盛開著一片向日葵,每天都有陽光普照,時常微笑向暖,安之若素。如果用幾個詞語來修飾這么多年的自己,褒義詞:善良,勤懇,正義,自立;稍帶一點貶義意味的詞:懦弱,膽怯。這是我的弱點,必須改正的。對于那些好的方面我會將它們繼續(xù)保持下去,盡自己最大努力去幫助需要幫助的每一個人。假如說這二十年來的生活像白開水,那也未免太過平淡;假如說它像陳年老酒,倒是也沒有那么深刻。這其中有快樂的,痛苦的,絕望過,也哭也笑過,有人說完美的人生必定五味雜陳,雖然現在處在這個尷尬的年齡還沒有什么資格去談“人生”這兩個神圣的字眼。
朋友都說我是個內心強大的人,一點沒錯。我曾計算過內心強大系數=承受挫折次數÷總努力次數,所謂承受挫折是指我沒有一直沉浸在例如成績很爛帶來的悲痛種無法自拔,而是我能夠調整好自己的心態(tài),以飽滿的熱情去面對還會到來一切。可能這個公式沒有任何邏輯而言,但我一直想讓它的系數盡可能的增大。
總覺的自己考途多舛,一路踉踉蹌蹌,經過高考的磨礪(我覺得自己為什么擁有強大的內心,恰恰是在那段時間中鍛煉的),我終于進入了大學校門。曾經想過在大學里參加學生會,社團,做一些學生工作,但是事實終究不是我想像的那樣,那都不是我喜歡的,那些形式注定不適合我,覺得自己還是當一個本本分分的學生比較靠譜,但也不是說只做書呆子。有加入了學生會的同學問我,你會做策劃書嗎?我說不會。你會PS嗎?我說不會。你會做視頻嗎?我說不會。天哪!你怎么什么都不會,那你大一年都干了什么?我知道自己看了一些書,文學小說居多;參加了吉他社,盡管現在還掃不出動聽的和弦,但我一直在努力;冥冥之中強勁的文學夢在我的體內肆意躥騰,我在很多次投稿杳無音信之后終于有兩篇稿子見到了光明,毋庸置疑,這對我自己是極大的肯定,這算不上成就的小成就令我興奮的不知所以。莫言說,每個人的心里都一個文學夢,那是一塊朦朧的還未被開發(fā)的處女地,我愿意為之繼續(xù)努力。并沒有什么特別的企圖,只是覺得生活有了文學,才能有靈魂,才能有詩意。她們說的種種,我可能都不會,可我愿意在現在這個時間干我想干的事。
貓樣夢想,別樣生活。我的夢想是當一個自由職業(yè)者,寫一些溫暖的字,畫一些溫暖的圖,唱一些溫暖的歌,向全世界的人告訴我在塵世得到的幸福。即使不能周游世界,也沒馬可喂,沒柴可劈,那我也愿面朝大海,每天都是春暖花開。( 文章閱讀網:www.sanwen.net )
今年我大二了,到現在為止大二的時光已經過去了四分之一多了,好多時候都覺得自己的時間不夠用,可有時候又明明是在赤裸裸的浪費時間。見賢思齊焉,看到很多優(yōu)秀的學哥學姐,就想著自己有一天可以像他們一樣,在潛移默化中就把他們當成了自己的榜樣。在無數個失眠的深夜,我曾問自己的內心,你愿不愿意烤一把“鹽”,也許會很甜,也許會很咸,不過在人生的黃金時代,我愿意接受生命之錘的磨練,鍛造更好的自己。對于現在的自己我有這些要求:多讀書,不負自己,對的起父母,與人為善。
借一句已經被我們用的很爛的句子:路遙途遠,初心莫忘。徘徊著的,在路上的,從不依靠,從不尋找,非常沉默,非常驕傲。我只希望自己不要忘了最初的夢想。
文藝青年,在路上,加油吧!
首發(fā)散文網:http://www.one124.com/subject/3705018/
致自己的評論 (共 14 條)
- 白草詩人 推薦閱讀并說 真不錯 ,推薦大家共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