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書
前街有一處不起眼的鋪面,那是我兒時走得最勤的地方。鋪面是租書看的,兩面墻上都布滿了一條條繩,上面掛滿了書。地上是長長的小木凳,坐滿津津有味看著書的大小孩子。租書人是一個模樣嚴(yán)肅甚至有點兇相的白胡子老頭,總在對著門口的一把椅子上坐著,象一尊雕塑,除了取放高處的書才肯移動幾步。雖不常動作,眼睛卻一刻也沒偷懶,不停地在小孩身上來回掃視。他擔(dān)心他的圖書被小孩撕爛或調(diào)換??吹贸觯⒆觽儗λ加袔追謶峙?,但懼怕也沒用,書的誘惑比懼怕更大。那時候,可供小孩玩樂的項目很少。男孩子玩木槍、滾鐵環(huán)、跌鋼珠,摔紙炮,要么就是玩捉逃兵的游戲。女孩兒更可憐,似乎除了跳皮筋外好象再無專屬。所以要看書還得來,誰叫整條街就只有這一家租書鋪呢?好在老頭的孫子是我們班的同學(xué),偶爾,我們還可以到老頭的一些優(yōu)惠,或點點笑容。
不知是那時太小,還是對人間的險惡的無知,每當(dāng)翻看那些小人書,當(dāng)看到許多書頁上印著“我偷得租書的”印章時,便會不解:這是什么意思呢?總是覺得那腥紅的印文把圖畫破壞了,令人惡心。不過,老頭的孫子卻有了渾名----“偷得租書的”。叫慣了就很難改口,有時當(dāng)著老頭的面也會脫口而出,老頭聽到,鼻子里就會哼哼作響,并急急地走到叫喚者的面前連連發(fā)問:誰偷書了?誰偷書了?有一回,鄰街的一個小孩偷偷地在衣兜里藏了一本書想溜,卻沒能逃過老頭的眼睛,被老頭一把楸住。開始那孩子還想抵賴,說是自家的書。老頭便一把將書本翻開,指著書頁上的印章嚷道:“這是什么?”并讓那小孩高聲念印章上的字。
“我偷得租書的”。小孩羞紅著臉,一字一頓地念道。
“你看,你自己都承認(rèn)了是偷書的,還不趕快認(rèn)錯!”
我們這才知道這印章是用來做竊書者自供狀的。我們都知道小偷小摸是不好的行為,盡管對這些小人書有千般眼饞,也就從不敢有什么非分之想。
盡管對租書的老頭沒什么好感,同時兩分錢一本的支出也是不小的負(fù)擔(dān),可那些小人書的確曾為我們的心靈打開過另一扇窗?,F(xiàn)在還記得看過的小人書有《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地道戰(zhàn)》、《平原游擊隊》、《兒童團(tuán)長》、《雞毛信》、電影版的樣板戲等等,讓我們知道了很多革命故事,也讓平素老師在課堂上講的故事變得鮮活起來。當(dāng)然,這些只是能擺出來的“紅”書。后來,從同學(xué)的口中得知,他家的閣樓上還有不少藏書,據(jù)說是不準(zhǔn)擺出來的。小孩子就是這樣,你越說的神秘,好奇心就越大。從此,這租書老頭的孫子在我們面前就再沒孫子過。大家都討好他,哄著他,巴望他能從家里順幾本出來讓我們解饞。我和這位同學(xué)算是鐵桿,不但看書多,同時也沾了他不少光。(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我對過去的故事更感興趣不知是不是與兒時看小人書有關(guān)?但有一點記得很清楚,比如我看《林海雪原》就是覺得比《智取威虎山》來勁,看《野火春風(fēng)斗古城》則又覺得白區(qū)的地下斗爭非常神秘,還有古代名著的連環(huán)畫,雖時有不全,總對那些發(fā)生在古代的故事充滿遐想。除了對小人書中的故事感興趣外,那些精美的圖畫也對我極具吸引力。小人書中,及大部分是白描畫,但也有其他畫種,比如《基督山伯爵》就是鋼筆素描,那種精細(xì)的畫面真讓當(dāng)時的我激動不已,呆呆地想著,自己要有一雙能畫出這樣的畫的妙手多好啊。
除了在租書的鋪子里看書外,我還有一個看小人書的渠道。書的提供者是個女同學(xué),她自己家里并沒有,是她作街道行政組長的姑媽的。她姑媽是個積極分子,一條街的事務(wù)讓她管得井井有條。也許是因為覺悟比群眾高,家里很多的藏書都封存著,從不拿出來營利。自然,我們也未能開掘這樣一個寶庫。粉碎“四人幫”那年,我與這位女同學(xué),以及另一對男女同學(xué),不知怎么一下就被同學(xué)們劃定為“四人幫”了----直到現(xiàn)在,這還是老同學(xué)聚會時逗趣的話題。不過,我們四人比較接近是事實,而我們四人又都喜歡讀書,所以,組長的藏書就由她侄女的獨享變?yōu)樗娜说墓操p了。慢慢地,四人的關(guān)系也在同學(xué)們的議論聲中起了微妙的變化,借還圖書也變得象地下工作中傳遞情報一樣。那時候要挑水,去河邊必經(jīng)過女同學(xué)的家門,而她家對面正好是另一所房子的屋基。屋基很高,墻磚卻不牢固,那些松動的磚縫便成了傳遞“情報”的機關(guān)。有段時間,我對挑水的事異常積極,常常一放學(xué)回家就嚷著去挑水,以至于我的父母都認(rèn)為我是長大了,懂事了,受到了不少夸獎。其實,他們哪里知道,挑水只是一種掩護(hù),我主要目的是去取“情報”呢?,F(xiàn)在想來那時多傻,不就借幾本小人書么,用的著繞那么多圈子?可那時候就象中了邪,對這樣的游戲幾近癡迷。有一次,我從磚縫里抽出一本書來,迅疾地瞟了一眼書名,?。俊冻鯌俚幕芈暋?!我似乎聽到自己的心“咯噔”了一聲,趕忙將書藏在衣袋里,回到家,整個晚飯的時間都心不在焉,心思全在那本書上。只是怎樣看完這本書,過后又胡思亂想了些什么,現(xiàn)在卻一點也想不起來了。自然,象大多數(shù)人的故事一樣,這“咯噔”是沒有回響的,那只是一種青澀的懵懂。很多年后,我看到了余易木先生的這部中篇小說,對故事的內(nèi)容已十分熟悉,而回繞這本書所發(fā)生的故事和情愫卻反倒成了背景。
現(xiàn)在,我看到我的后輩們花花綠綠的各種少兒讀物,有時真會羨慕。不過在我自己,卻更懷念那些讀小人書的年少時光,因為那是于饑渴中的一捧甘泉,于匱乏中的一份珍貴。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712768/
小人書的評論 (共 8 條)
- 王鵬 推薦閱讀并說 現(xiàn)在,我看到我的后輩們花花綠綠的各種少兒讀物,有時真會羨慕。不過在我自己,卻更懷念那些讀小人書的年少時光,因為那是于饑渴中的一捧甘泉,于匱乏中的一份珍貴?;貞浟鞴?,問好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