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染

扎染
文編/朵無邪
扎染古可稱扎纈(xie)、絞纈、夾纈、染纈,中國民間傳統(tǒng)而獨特的染色手工染色工藝?,F(xiàn)存最早的扎染制品,出于新疆地區(qū),其實在東晉的時候大批生產(chǎn),而且已經(jīng)開始成熟。扎染可以制作簡單的小簇花樣,蝴蝶、臘梅、海棠等;也有整幅圖案花樣,如白色小圓點的“魚子纈”,圓點稍大的“瑪瑙纈”,紫地白花斑酷似梅花鹿的“鹿胎纈”等成品。
扎染就像舞姿,那么布匹若舞臺,沒有舞臺的載體也就沒有布帛、絲綿,那么絢麗多彩的美術工藝品扎染,涂染也不會誕生。
中華民族的紡織業(yè),可以沿著歷史的車轍追溯到商代,古時代智慧而勤勞的人民種桑養(yǎng)蠶,可以知道那時候紡織漸漸的開始了。春秋戰(zhàn)國時期,有關的文書記載紡織工藝的發(fā)展形成絲織品的種類也增加起來。扎染出精致美麗圖案,到漢代品類都綿、綾、綺、羅、紗、練、紈絹、綈、緞等十數(shù)個類別。紡織業(yè)的發(fā)展,紡織品增加,染色技術的提升,興盛的時代,集中的生產(chǎn),商業(yè)的貿(mào)易逐漸以中原臨淄、襄邑等地為主要絲織生產(chǎn)中心。
中國男耕女織的經(jīng)濟主體,女子紡織、刺繡、縫紉等美麗的女神形象開始出現(xiàn)的神化和美化。那時候,民間也出現(xiàn)織女的石雕像。(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大女身為織錦戶,名在縣家供進簿;長頭起樣呈作官,聞道官家中苦難?!背赡甑呐畠菏羌徔棇I(yè)人家,登記在縣里織錦工花名冊上;工頭把織出來的花樣送給作坊官檢查,聽聞花樣被選中的幾率很小。技藝非凡的紡織女工精心為紡織品做準備,人民面對生活的艱辛,統(tǒng)治者的壓榨,還是織出智慧藝術結晶。
“回花側葉與人別,唯恐秋天絲線干;紅縷葳蕤紫茸軟,蝶飛參差花宛轉(zhuǎn)。一梭聲盡重一梭,玉腕不停羅袖卷;窗中夜久睡髻偏,橫釵欲墮垂著肩?!迸畠杭义\上廣織的花葉圖案連續(xù)的與眾不同,擔憂秋天到了的時候,絲線斷掉;織錦用的紅色絲線一簇一簇卷放在那兒,紫絨顯得輕柔細軟,織的蝴蝶上下飛舞,靈動美麗織的花朵形態(tài)婉轉(zhuǎn)。一梭又一梭,織錦的聲音總是有節(jié)奏的傳出,她雙手不停地在織機上忙碌著,看那,卷起的衣袖下露出的潔白手腕,多美。夜深了,織錦女困了疲了,忍不住在窗前靠著織機打了個盹,她歪斜著頭,發(fā)髻也隨之偏斜,頭上的釵橫著墜在肩上。深夜的安靜渲染著染坊和織女幽靜,有了心靈手巧的織女們一手一線的含著一個純凈無暇的心思才創(chuàng)造了中國紡織、染織的鼎盛。
“合衣臥時參沒后,停燈起在雞鳴前;一匹千金亦不賣,限日未成宮里怪;錦江水涸貢轉(zhuǎn)多,宮中盡著單絲羅;莫言山積無盡日,百尺高樓一曲歌?!笨楀\女在參星隱沒后才和衣睡一會兒,睡時忘記了熄滅燈火,雞鳴前又開始織錦。即便有人出價千金買我一匹錦,我也不敢賣,若在限期內(nèi)完不成任務,官府怪罪下來,會有不能擔當?shù)闹刈?。水涸的錦江貢船很多,宮中的人穿上很薄的上等絲羅。不要以為織錦堆積如山,沒有用完的日子,看看那些高樓中的統(tǒng)治者們,聽一曲歌,就可送給歌伎百尺長的錦。
詩人王建譜寫了《織錦曲》,當時的唐王朝不僅民間紡織物品盛行,宮廷對紡織品的要求也頗高頗重視。同時,官府作坊的殘暴和對民間紡織女們的壓榨,對人民勞動成果的不愛惜與掠奪也是更加提現(xiàn)紡織業(yè)的發(fā)展與紡織品的珍貴。
古代,染料一般采用植物染料,亦稱草木染。常用的染料有紅花,紫草,藍靛等。扎染技法有米染,面染,豆染等。用豆面,石灰調(diào)成防染槳,通過花板涂在布上,然后煮染,可出現(xiàn)蘭底白花的效果。根據(jù)設計圖案的效果,用線或繩子以各種方式綁扎布料或衣片,放入染液中,綁扎處因染料無法滲入而形成自然特殊圖案的一種印花方法。用絲綢面料的服裝直接扎染:分串扎圖案猶如露珠點點、文靜典雅和撮扎圖案色彩對比強烈、活潑清新。
伴隨時間的推移,扎染技術也逐漸的發(fā)展處多種。扎染制作的手工藝術品需要兩個環(huán)節(jié)“扎結”和“染色”。扎結是通過線等工具將織物扎、縫、縛、綴、夾起來進行染色,防止扎結部分染色,對其他部分進行染色,染色部分和扎結部分結合起來就形成顏色深淺不一,層次色彩豐富的色暈和皺痕,進而形成的精美工藝品大方古樸,別具一格或者清雅高貴。
夜幕降臨,天空和大地形成了一幕光和影交融畫面,一片純潔的藍色神秘優(yōu)雅的展現(xiàn)在眼前。扎染的記錄可以留下最美好。扎染可以用于服飾,裝飾品,最好的是能做嫁妝。
扎染在民間,所用為嫁妝,作為女兒家一手一線的拿著紡織布扎結染色出淳樸歸真的圖案,能做心愛的嫁妝更是一番美意,更是一番寄托。
2015.04.15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747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