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王亞奎馬亞平游五仙山
2015年4月25日,與好友王亞奎及其甘谷老鄉(xiāng)、蘭州城市學院前來成縣二中定崗實習的學生馬亞平游于成縣五仙山,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清泉,有公孫氏五子練過輕舉之術的五仙洞,有使八仙入迷而誤了蟠桃宴的八??樱许n湘子修煉而飛升的洞府。自古神仙畢至,墨客云集,是休閑娛樂之圣地。
好友王亞奎,畢業(yè)于蘭州大學,知識淵博而情懷高尚,常利用工作之余輔導學生而分文不取,待人謙和有義氣,已其分別在即,久生難舍之意而又不便挽留,是故欲陪其游覽風物,以娛性情,實習學生馬亞平,系王老鄉(xiāng),業(yè)務精湛,成績顯著,多得學生喜愛,熱愛自然山水,而其下周四已經實習期滿。于是決定今天一游,以籌好友。另有數(shù)名學生,頗有資質而又長進緩慢,于是邀其前往,冀其師法自然而獲得靈感。
是日清晨,天氣晴朗,陽光明媚。于是謝好友及學生數(shù)人自學校出發(fā),款款而行,談笑風生。沿途草色彌漫,溪水潺潺,野花亂開,不時令人感嘆。途中遇同事趙曦夫婦扶老攜幼欲前往雞峰鎮(zhèn)探親,于是隨行,給此行增色不少。
洞溝境內,一溪奔流,雪娟浪涌,清澈見底;兩山壁立,折疊對峙,露霧繚繞;遍壩油菜正在開花,金浪翻騰。再加上悠揚的雀聲、隱隱的泉聲以及窸窣的風聲,令人頓生掙脫窠臼返歸自然之感。
來到段壩路口,本該與趙老師分道揚鑣,不然一則道路生疏,有迷路之危險,二則屬于舍近求遠。然而其行囊沉沉而孩子年幼,豈能斤斤計較?于是復隨其行,直到不能再相乘是分手。
其后竟于荒山野嶺多次走錯,后幸虧當一個叫馬福成青年帶路,才到達目的地。其實,此路去年春天曾經走過,當時文友音容笑貌猶歷歷在目,然而江山竟難以識辨!( 文章閱讀網:www.sanwen.net )
觀音洞邊,懸崖高聳,湘子洞近在咫尺,而無緣一謁!洞前秀松婷婷,清泉汩汩,百鳥爭鳴;石船棲息于繁花似景草坪,四面芳樹環(huán)繞,坐于船上,林濤隱隱,清風習習,頓生羽化之感;八??永?,廣庭幽暗,水汽蒸騰,洞底傾斜而卵石亂臥,清寒難耐,不得久居,深感仙家逸而仙境難!五仙洞里,爐火紅而清茶甘,先賢陳跡猶在而仙人遠去,惟余洞白云悠悠。洞內有宋代碑文,研讀許久,而終因字跡漫滅而清寒難耐而返。
歸途中,忽然雷聲隱隱,然而眾皆不以為然,認為櫛風沐雨更具詩情畫意。于是嬉笑從容,略無拘束。不久雨至,淅淅瀝瀝,衣服為濕返回而情致不減。
同游者:同事王亞奎、馬亞平,學生李朝坤、高海霞、安應霞、張龍龍、李思進、佘澳澳、張海平,隴南尋夢者記于成縣二中。
首發(fā)散文網:http://www.one124.com/subject/375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