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觀園里演小品,人物素材取本真
日前,我躲到一個山明水秀,風光宜人的虎毛山水庫邊,拜讀大雜文家安立志先生的雜文集《薛蟠的文學觀》,于是斷斷續(xù)續(xù)以打油詩寫下這些讀后:
讀《好了歌》有感:
1,口說想開心未開,出家削發(fā)絕塵埃。怕聞花香辭春去,正是戀色不自在。
讀《真文物》有感:
2,階級烙印在,越擦越明白。胎記伴終生,恨它也無奈。(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讀《得計選任應天府》有感:
3,官場系裙帶,無翅升也快。一人上九天,合家飛起來。
讀《焦大的真話》有感:
4,借助紅樓窺黑幕,登古望今論命宿。人心未變事難變,換個名稱又如何?
讀《按書索藥》有感:
5,現(xiàn)實之惡不便言,借得古籍譜新篇。今事多與往事同,畢竟句句說舊年。
讀《李貴處理群體事件》有感:
6,看似權衡利與弊,實乃根據(jù)賤與貴。自古勢強理亦強,人間從來無是非。
讀《璜大奶奶變臉》有感:
7,欲向權勢討說法,一入豪門膽自怯。老虎睡著威不倒,瞬間轉(zhuǎn)身一百八。
讀《風月寶鑒》有感:
8,看似牽強附會,其實隨意道來。正面反面之說,正是別出心裁。
讀《弄權鐵檻寺》有感:
9,爭權從來為弄權,就像好古為把玩。愛物握在手心里,橫瞧豎看不覺厭。
讀《天然與修飾》有感:
10,巧奪天工偽天工,天工豈為人虛榮。弄巧成拙古來愚,笑看聰明做蠢蟲。
讀《賈寶玉“面試”》有感:
11,雖為父子志不從,生性巧拙難相容。官場規(guī)則通家國,長幼尊卑莫混同。
讀《薛寶釵的“主旋律”》有感:
12,旋律分主次,音樂必附勢。高調(diào)成狂吼!韻律何從之?
讀《襲人的政績觀》有感:
13,自古上官愛浮華,迫使下人忙造假。金錢堆砌海蜃樓,心照不宣觀夢花。
讀《賈寶玉歪“南華經(jīng)”》有感:
14,經(jīng)文非天書,皆為人所著。本無正與歪,讀者選角度。
讀《賈政猜謎》有感:
15,知之裝不知,藏拙大本事。他人眼里愚,自家心中智。
讀《賈蕓三變》有感:
16,求人先仰求人臉,一顰一笑似上演。戲路原本通世路,眼觀耳聞出經(jīng)驗。
讀《秋紋的奴性》有感:
17,置身奴婢群,一如空中云。即便飄若仙,不敢出天君。
讀《奴隸的品類》有感:
18,凡人生來似群羊,無繩無索自解放。圈是囹圄亦是家,牧師為導也為王。
讀《跟薛寶釵“學”處世》有感:
19,處在是非中,何如裝懵懂。逢人開口笑,遇事兩眼空。
讀《拉姆斯菲爾德防長與紅玉丫環(huán)的語言能力》有感:
20,說話有技巧,大事可化小。妙語如彩線,秀出花蟲鳥。
讀《薛蟠的文學觀》有感:
21,雅俗可共賞,嗜色偏愛黃。一部紅樓夢,普天論短長。
讀《冷美人薛寶釵》有感:
22,美女心冷血似冰,世間最暖是人情。無情之物硬如鐵,鑄劍制刀斷天性
讀《論通靈寶玉》有感:
23,通靈寶玉不通靈,卻使作家費精神。一石貫穿始與終,紅樓里外夢難成。
讀《賈政的板子》有感:
24,從來嚴父出逆子,極端難于及本質(zhì)。云須飄悠水要流,遏云斷水枉為之。
讀《襲人牌攝像機》有感:
25,從來藤蔓愛攀枝,借助樹高展風姿。一朝站得頂梢處,沐日浴月忘身世。
讀《薛蟠的文學觀》有感:
26,阿諛不懼肉麻,世人皆愛鮮花。色香力如磁山,吸住金戈鐵馬。
讀《海棠詩社》有感:
27,成立文學社團,活動便有地盤。請來要人兼職,賺得銀錢取暖。
讀《賈寶玉的筆名》有感:
28,著書不為稻粱謀,沒有稻粱終日愁。愁淚縱然寫成詩,詩借錢梯才上樓。
讀《史湘云請客》有感:
29,請客可是大學問,學貫中西無書本。書上得來終覺淺,淺處行船通乾坤。
讀《大觀園的當代小品》有感:
30,大觀園里演小品,人物素材取本真。真誠本無雅與俗,只是地域分鄉(xiāng)城。
讀《大觀園里“百笑圖”》有感:
31,觀園笑聲樂融融,和諧才生此微風。等級森嚴如死海,卻有惡浪底下涌!
讀《薛蟠的文學觀》之《節(jié)哀》有感:
32,總是閑人主意多,增節(jié)加慶驅(qū)寂寞。一年三百六十五,每日無事湊著樂!
讀《文學食品》有感:
33,本是食客之專利,美其名曰食文化。吃喝玩樂嘴當先,吃掉文化唯剩渣。
讀《薛寶釵的批評藝術》有感:
34,良辰美景奈何天,詩出禁書犯威嚴。比句唯有讀者知,心有靈犀何須點。
讀《風姐生日察人情》有感:
35,人情無處不有,只看如何出手?用得恰到好處,自可廣種薄收。
讀《水仙庵里“混供神”》有感:
36,中國雖無真教,隨處卻見寺廟。求者本不虔誠,跪下暗自發(fā)笑!
讀《棋道與牌規(guī)》有感:
37,行賄索賄借助牌,牌局時局緊相挨。一通百通條條通,棋道牌規(guī)亦無奈。
讀《林黛玉的創(chuàng)使意識》有感:
38,填詞作賦應循規(guī),中規(guī)中矩如燒泥。詩詞并非堆積木,有形無神字枯萎。
讀《石呆子也是“釘子戶”》有感:
39,賤民存奇貨,不是福是禍。輕者被沒收,重則買牢坐。
讀《“懷古詩”的爭論》有感:
40,正史不如野史真,不容野史存正身。成王敗寇編年史,修殘補缺喪原形。
讀《平姑娘和諧觀》有感:
41,樹欲靜而風不止,筑起高墻防風至。無奈狂風性難馴,自由來去不定時。
讀《史太君的創(chuàng)作觀》有感:
42,借古諷今筆法舊,牽強附會湊原由。欲罵后人引前言,能掩耳目難掩手。
讀《時寶釵》有感:
43,一部紅樓夢,幕厚千萬重。欲觀夢中景,須有賊眼功。
讀《探春的改革》有感:
44,大廈將頃頂梁朽,幾根橫條難支就。皆因平時無視漏,滴水穿石賴時久。
讀《泰顯家的上任記》有感:
45,未雨綢繆制藍圖,拿走紙墨萬事無。黑云透出一線亮,猶如激光劍如屠。
讀《警惕李十兒之類》有感:
46,大腦干凈雙手臟,一身名節(jié)豈無恙。主子清廉下人貪,縱有戒律亦難防。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754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