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言如金的父親
惜言如金的父親
王正建
父親少言寡語,一天說不到三言五語。母親去世后,他的話更少,一天,鮮見他說個一言半語。在我們這個地方,有一個風俗。女人死后,有子女的,丈夫一般不參加送葬,有子女代勞。清明這天掃墓,也依例而行。
每年清明前,父親照例到街上不惜價錢買上好的黃草紙,那種金黃的、手感柔柔、軟軟的。回家后,他一聲不吭地自顧自疊起狀似小船的元寶,盡管他疊得很慢、很笨拙,但從不讓我們插手。疊好后,他一只一只地、小心翼翼地把它放到一個大的帆布包里。然后撂下一句:明天星期天,你們仨給你媽上墳去。母親去世時,國家還未大范圍地提倡火葬,她就近葬在離我家不足一里路的山上。
當時,我年紀尚小,不懂大人什么狗屁規(guī)矩。每次上山,我都對我姐嘀咕:我爸這么不來。我姐總是一句掉了牙的話:你還小,大人的事你不懂。但令我納悶的是:每次我們上墳,都好象有人來過的痕跡,墳上的雜草被人摘除凈盡,墳好象比原來大出了一圈,墳上還有新添的土,墳尖還戴了一頂剛做的園溜溜的帽子。而且連年如是。一次,我們終于按捺不住內(nèi)心的好奇,就主動找到墳主(管理這片墓地的)家,想探個究竟。墳主好象洞窺我們心思似的,你們想問你媽的墳是誰整的?是你爸,他隔三差五就來一趟,不是帶一只小板凳,就是帶一把鍬,一呆就是大半天,有時嘴里念念有詞,似跟你媽講話一樣。聽了墳主的話,我們子妹三人面面相覷,愣怔了好大一會,才緩過神來。
回到家,我跟發(fā)現(xiàn)了新大陸似,附在我姐的耳邊悄悄地說:怪不得我爸話少,原來他有話只跟我媽說。不覺我到了上高中的年齡,我就讀的高中就座落在離我媽墳不到五百米的地方,每天上學放學都要經(jīng)過這里。一天放學,我正要從山上往山下走,遠遠地看見一個老人,右手拎著一把鍬,左手拿著一張凳子,正一小步一小步往山下挪。此時,天逐漸陰下來,山風獵獵地吹著,眼看老人在風中跌跌蹌蹌,就要支撐不住。我倏地竄了出去,跑到老人身邊扶著他,埋怨道:“爸,您今年多大啰,還硬撐著三天二頭往山上跑。今后有什么事告訴我一聲”。就這樣,我爸背著我們還不知跑了多少趟。直到他去世的前一年,他因病徹底癱瘓在床,再也跑不動為止。(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在我父親去世的前幾天,他把我叫到他的床邊,拼盡全身力氣講了個故事:從前有一個長工看中財主家的三小姐,她長得氣質(zhì)高雅,美麗端莊。三小姐也看上長工本份善良,又是干農(nóng)活的一把好手,但由于雙方身份家境懸殊太大。財主死活不同意。在三小姐極力抗爭下,財主的母親,即三小姐的祖母親自出面斡旋,才成全了這樁婚事。我聽出來了,這位長工就是我本份善良的父親,那位三小姐就是中年早逝的母親。那天父親啰啰嗦嗦地把他憋了一輩子的話都一古腦兒地抖落出來,我知道,父親原本是想為他心目中的三小姐創(chuàng)造一個溫暖幸福的生活,但始終不盡如人意。為了彌補他心中的遺憾,在我母親死后,他怕她冷清孤寂,幾乎天天上山陪她聊天、說話……
身份證:
通信地址:鎮(zhèn)江市運河路2-7號
鎮(zhèn)江市人防工程管理處
聯(lián)系電話: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754821/
惜言如金的父親的評論 (共 15 條)
- 沙漠之鷹 未通過并說 意思是表達出來了 可是開頭語言 不流暢 后來在糞便看見老人 走進叫爸 突然 缺少感情 呵呵 我不覺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