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寡婦
老街圍河以西是一片蘆葦蕩,穿過蘆葦蕩便是黃寡婦家的草房。記得黃寡婦原本不姓黃,只是隨了她丈夫的姓,原先未改嫁前她還姓過盧,只因改嫁后那個黃姓丈夫也死了別人才叫她黃寡婦。我小時候曾問過祖母黃寡婦到底姓什么?祖母只是淡淡地說農(nóng)村婦女嫁夫從夫還要姓干嘛。
黃寡婦的丈夫原是我讀小學(xué)時的數(shù)學(xué)老師,他個頭不高,整天病怏怏的。他也姓盧與我是族中兄弟,盧集鎮(zhèn)的盧姓很多以至于平輩間年齡相差很大,在我讀小學(xué)二年級時他已經(jīng)四十多歲了。記得在那年開學(xué)后他僅上了幾天課就突然得了急癥匆匆地離開了人世,他沒有留下什么遺言,更沒有留下什么財產(chǎn),只留下黃寡婦與五個還未成人的孩子,孩子小的只有二三歲,最大的也就十三四歲。黃寡婦不得不改嫁,要不然孩子活不下來,那年月每家的生活全靠生產(chǎn)隊賺工分,在農(nóng)業(yè)社一個婦道人家要養(yǎng)活五個孩子卻是難乎其難的。
朱莊隊的黃牛皮會麻衣相,他說黃寡婦是掃把星克夫克子。按照黃寡婦自已的想法或許也是,要不然自已為什么從小就沒了父母,好不容易到盧家做了童養(yǎng)媳捱到如今卻又成了寡婦。唉!自已的晦氣命運給后代帶來這么多屈辱和貧困,顯然是一種過錯,似乎她這輩子也難以還得清。
算命打卦總是增加一些夸張與想象,當(dāng)然真實性也會受到質(zhì)疑,這種夸張與想象多多少少也能揣測出算命先生的企圖,因為我知道事后不久這個黃牛皮就娶了黃寡婦。嫁過去時,黃寡婦對于克死自已丈夫的事還是心有余悸,即使黃牛皮一次又一次說自已已經(jīng)推算過了,但她還是不相信。她的想法似乎更有自已的道理,也就在第二年,這個黃牛皮也火急火燎地告別了塵世。接連的噩耗將黃寡婦拖入了崩潰的邊緣,她像一個拖著幾個流浪貓的貓媽媽,既落魄又恓惶。她不得不相信那是上天給予自已的懲罰,但她也納悶自已平時兢兢業(yè)業(yè)恪守三從四德從未犯過錯誤,那可能是因為自已上一輩子,還是上一輩的上一輩做了什么遭天譴的事,竟是在這輩子報應(yīng)!
夏夜的社場間王武成曾說過女媧補天的事,她也問過王老頭那天道女媧是補出來了,可這世道不知哪個神仙能來補。但是王武成也不知道,他只說那是老天爺?shù)氖?,天機不可泄露?;囊班l(xiāng)村的傳說都是這樣,大都包含一種多數(shù)人的心理渴求,就像自然界的風(fēng)雨雷電他們都會想象成是冥冥中的上天安排,對突發(fā)性的自然災(zāi)難凄慘遭遇也都附以隱晦曖昧的解釋。
黃寡婦認(rèn)為村莊上那些條件富裕生活優(yōu)越的人家必定是上輩子積下的德,要不然怎么沒有見到他們多災(zāi)多難。就像老街的王鐵匠常??匆娝丶視r手中總提著剛從街上買來的豬肉,他看見黃寡婦時總是大聲地顯耀說自已退休金很多,不買白不買。顯然這會傷到黃寡婦的自尊,因為黃寡婦和王鐵匠是對門。王鐵匠總會將金錢與幸福掛鉤,因為他是退休工人,他有勞保工資,只要是晴天他家的午飯肯定端到自已家門口吃,因為他家那張破桌子上總會有二三個可口的飯菜。(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王鐵匠年輕時走南闖北,見過各種各樣的人,聽說過許多逸聞奇事,他說故事時總是毫不吝嗇添油加醋,那樣似乎能炫耀自已一下。是的,計劃經(jīng)濟時代鄉(xiāng)間的萬元戶特別的少,除了這些正式工幾乎很難再有生活富裕的人家。那些祖祖輩輩靠種田發(fā)家的也有,然而倒是看不出他們上輩子積下了什么福蔭,因為這些人幾乎都是極為節(jié)儉的人,他們穿著補丁衣服,面黃肌瘦,滿臉滄桑。他們這種富裕并不是鄉(xiāng)村人們所羨慕的,這種生活也形不成人們竟仿的對象,不像王鐵匠是鐵木社職工顯然要優(yōu)越的多。王鐵匠的話題總會談到街坊間某人穿著如何,錢財是否豐厚,每天是否有肉吃。這樣的談?wù)摰故钦衼聿簧倮辖执迕竦谋梢哪抗?,我們知道一味追求金錢的人卻不一定會幸福,因為王鐵匠的老婆經(jīng)常發(fā)脾氣,大聲罵王鐵匠老匹夫這樣,老匹夫那樣,王鐵匠每次總是滿臉賠笑連聲諾諾。
我家當(dāng)時的條件也不錯,那是因為我父親是村里的支書,母親是鄉(xiāng)中裁縫。雖然說不上是有錢人家,但在81年生產(chǎn)隊剛剛分得土地后,我家的草屋已經(jīng)翻建成高大明亮的磚瓦房了。瓦房現(xiàn)今還在不過已破舊不堪,但還能看到房梁上貼著當(dāng)年的那張落成之喜,“吉房建于1983年”。我父親當(dāng)時心情肯定十分高興以至于字跡寫的有些潦草,讓我年幼的弟弟當(dāng)年躺在房梁下總是讀成“古房建干1983手”,弟弟是個孩子不知道那些年月蓋房子的辛苦,他讀得輕松歡快,讀得自豪得意。
黃寡婦家只有二間草房,全家擠在一起相依為命。屋內(nèi)沒有一件像樣的衣服,沒有生活的米糧,只有一張三條腿的破桌子。為了生活黃寡婦夜半就要起床磨豆子,清晨再將做好的豆腐送到街上叫賣。做豆腐是北圩隊二連長教她的,生產(chǎn)隊做豆腐的人家不少,賺不來幾個錢,好在能落下點豆腐渣,讓全家的生活有了著落。
我家的老宅離黃寡婦家不算太遠,由此我與她家的孩子們倒是很熟悉,于是知道黃寡婦的大兒子參了軍,二兒子做了人家入贅女婿。這時她們家的窘境已緩解了不少,可黃寡婦每天還是長吁短嘆的看著他的小兒子。小兒子名字很古怪叫客事,人也有點犯傻。據(jù)老人們說客事在很小時候生了病,他繼父黃牛皮替他針灸失了手,落下的殘疾。只是黃牛皮當(dāng)時說這孩子比黃寡婦的命還硬,不僅克父克母還會殃及兄嫂,要不客事出生時黃寡婦原先丈夫為什么著急急地離開塵世呢?這樣癡呆點也許不會再克死黃寡婦了,此后黃寡婦就叫小兒子客事了。客事是我們鄉(xiāng)村的方言,真正意思好像就是克死。我當(dāng)時曾問過我年邁的爺爺,他們的名字中間為什么都用“克”字?爺爺茫然地對我說沒辦法,祖輩傳下來的家譜都記著呢,后人違背不得。
客事與我的年齡差不多,但他卻一直長不大,我讀初中時他還是小學(xué)時那個模樣。他看到街坊鄰里也不打招呼只顧自已低頭走路,目無表情地東一榔頭西一棒。他倒不會干什么壞事,整天就在他三哥克難跟前做泥瓦匠,他也不要錢,管吃喝就行,說實在的他也不認(rèn)得錢。我有個侄子和黃寡婦的孫子山芋是好伙伴,二個小孩一起上幼兒園,一起讀小學(xué)。山芋常說他家的貧窮都是黃寡婦和客事帶來的,他們是掃把星,他爸爸克難好不容易賺來的錢都給黃寡婦看病了。孩童嘴中出實話,的確那年的端午黃寡婦被查出得了癌癥,這這對于他們這個柔弱的家庭無疑是雪上加霜。
王鐵匠知道黃寡婦得病的事,常常于自家門口假裝嘆上二口氣故意說到,一輩子倒了霉的女人給子女帶來麻煩太多了,過一陣子死了客事可怎么辦哦!是的,客事的將來就是黃寡婦的心病,三兒子客難養(yǎng)活一大家人已屬不易,為自已治病還花了不少錢,更何況將來還要照顧客事。黃寡婦覺得自已是個多余,是個累贅。農(nóng)村的婦女沒有走出這里的窮鄉(xiāng)僻壤,通常將那些深奧至深的理論歸附于平實易懂。一個對于自已出生,處境,病痛都難以預(yù)料的凡人,唯一能控制的只有自已的生命。是的,自已最好的歸宿還是去找尋原先的丈夫,離開這個令她一生也難擺脫的苦難世界。
那晚,黃寡婦乘著夜色來到西場隊的澡堂門墓地,她在丈夫的墳前顫顫巍巍地訴說著自已的想法。野外一點風(fēng)也沒有,靜悄悄地,黃寡婦知道那是丈夫默許了。一個女人從婚后喪夫,中年改嫁,到如今又得了不治之癥,料想自已很快也就走向生命的終結(jié)。她不知道為什么這個世界總是給予自已貧困辛苦,辛苦貧困。她感覺自已似乎把一個悲慘女人必須具備的條件都真實地演繹了一遍。她瘦小的身軀像歷經(jīng)寒冬的野草,微風(fēng)輕輕滌蕩幾下就將她枯萎風(fēng)干的葉脈吹得一絲不剩,她哀戚的悲聲飄蕩在零落的墳塋間,讓寂靜田野鋪滿一望無際的荒涼。
那幾天人們都在摘柴葉準(zhǔn)備包粽子,他們都是街坊鄰居或許也知道黃寡婦的事,但他們太忙了,忙的沒有一個人愿意過來望一望。黃寡婦叫來自已的孫子山芋,對他說你客事叔不會給你爸爸媽媽帶來厄運的,因為克難的名字就是當(dāng)年黃牛皮替他取的,何況克難命硬的很,叫他安心。
我相信,黃寡婦在自殺之前一定在屋里徘徊良久,她心理最放不下的就是小客事,客事還在糧管所扛包,昨天換下的破舊衣服還堆在自家的磨腿上。于是她找來洗衣板替客事洗了二件破衣裳。最后她看了看西邊的夕陽,走到窗前稍稍打扮一下,她孤傷的眼神一直看著宅后那片蘆葦蕩,那是舉大爺家的水塘。她沒有忘記口袋里還有五毛錢,仔細(xì)地掏出來放到客事的床頭枕頭下,整了整客事的被子,低著頭走出了家門。她走的那樣凄涼,那樣義無反顧。舉大爺家的水塘外就是寬闊的田野,今天似乎特別蕭條蒼茫,天空烏云翻卷四野風(fēng)起,倏間電閃雷鳴大雨滂沱。黃寡婦的草房在暴雨中顫抖,也許老天也在憐憫這個女人,也想撫慰一下這個悲慘的女人。是的,撫慰得悲情漫漫,撫慰得哀怨悲涼。
我初中畢業(yè)時經(jīng)常路過這片蘆葦蕩去外婆家,這里的水塘連接著老街上的古橋,從小埋下的陰影很難化解的開,于是常常想到吳嫂的磨坊,以及蒙著臉推磨的賤驢。只不過事過境遷,現(xiàn)在或許誰也記不清舉大爺家的水塘,黃寡婦落水的地點早已淤積,水塘也干枯多年,里面長滿了齊膝野草。黃寡婦那低矮的草房門口也雜草叢生荒廢已久,這里非常平靜,沒有哭泣,沒有告別,誰會知道曾經(jīng)有一個凄涼悲傷的故事在這里顫巍巍地完成。
多天前,我回老宅聽別人說客事和克難早已分開住了,那是客事自已提出來的,理由是他名字本身就不好,父母都不在了,他更怕克兄克嫂。我陡然記起曾在盧氏家譜中看到關(guān)于歷代輩分排序,上面清晰記載著,玉成思道,“克”昌其宗,光耀家國,金建重生......。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771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