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會的糾結
不知不覺已經(jīng)離開學校五年,畢業(yè)后一幫子同學從此天涯海北,開始時大家還時長保持聯(lián)系,每次出差或經(jīng)過南京還能湊個五六人小聚一下。隨后五年的時間留在本地的幾位同學紛紛離開南京要么回家,要么奔往上海、深圳,除非有同學們結婚找人帶份子錢的時候通個電話寒暄一下,同學之間已經(jīng)漸漸疏遠。
畢業(yè)時不知哪位高人提出畢業(yè)后5年組織一次聚會的計劃,最近早已荒廢的群里開始活躍起來,大家紛紛浮出水面,一時間群里消息頻頻,頭像閃動,仿佛又回到了學生時代。最后五年聚會沒有任何阻力的取得了所有同學的支持,這效率和參與率破天荒打破了大學期間任何一次班級活動。不過在討論聚會時間時,卻尷尬的發(fā)現(xiàn)“君欲豪情千萬仗,忽聞嬰兒啼哭聲”,一手抱著孩子,一手拿著奶瓶,早已身不由己了。
也難怪大多數(shù)人結婚后,想著婚前的快樂,再往前想著大學的美好時光,兒時的無憂無慮。留在記憶中的永遠是刻骨銘心的快樂或痛苦,而我們往往根據(jù)當下的情境選擇性的放大記憶中的快樂和痛苦,種種選擇沒有固定的模式因人,因時,因地會產(chǎn)生不同的能量,如在逆境中選擇性的遺忘痛苦,有人沉浸在過去的幸福中則放大當下的逆境,有人認為苦盡甘來便能激流勇進奮力拼搏。當下永遠是“痛并快樂著”,加上了記憶這當下的感覺便會,立時酸甜苦辣涌上心頭。
最后聚會在各位同學們的糾結中十六個人可以來,成績不錯已經(jīng)超過了半數(shù)以上,欲來的同學充滿期待興奮,來不了的同學從言語中也表達了無盡的遺憾。我這人本能對選擇有畏懼感,擔心對未來充滿期待,最后收到的卻是失望,就如旅行一樣,去了之后心中的仙境從此變得平凡,同樣這次聚會還未開始一個個問題,擔心浮現(xiàn)在腦海中,如果來的人少了怎么辦、天氣不好怎么辦、玩得不開心怎么辦……。過去的已是水月鏡花,生活仍要繼續(xù)選擇,這個選擇的過程也許就是我的當下。生活本就酸甜苦辣這些元素的組合,在不同的時間下發(fā)酵出來不同的味道,但是當下的感覺并不是終點,過后細嚼亦能耐人尋味。
看這生活當應該,不過分思甜,不過分畏苦,苦亦是甜,甜亦會變成苦,活在當下,珍惜當下,活好當下。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77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