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的作用
李文旺
看了電影《鄧稼先》,我又想起了作家莫言的話,莫言曾經(jīng)說過大意如下的話:“和科學,藝術(shù)、工業(yè)、農(nóng)業(yè)等等門類相比,文學是最沒用的東西?!逼鋵?,文學的作用最大,鄧稼先他們,特別是美國的什么科學家。蘇聯(lián)早期那些研制原子彈氫彈的科學家,雖然他們都是愛國者,可是,客觀上,他們的科學研制出來的原子彈氫彈,給人類帶來多大的傷害啊,包括我喜歡的居里夫人,他們客觀上其實充當了劊子手的角色。
所以,我要說,文學不但不是最沒有用的東西,而且,文學是最有用的東西。歷史上的李白杜甫我們姑且不去說他們,就是近一百年來,魯迅、茅盾、老舍、曹禺、巴金等等文學大家,為現(xiàn)代和當代的中國人創(chuàng)造了多少精神財富啊。所以,記住魯迅茅盾的人,在中國是無法計數(shù)的。后來,一些文人雖然慘遭厄運,比如老舍,比如巴金,哪怕是被打倒過,可是,不久后,還是有很多人記得住他們。而已制造原子彈和氫彈聞名的錢學森、鄧稼先、程開甲等等打科學家,他們的名聲其實遠不如茅盾,冰心,沈從文大,甚至還不如路遙、李存葆、張賢亮等等人出名,為什么是這樣?因為文人和作家是創(chuàng)造精神文明的,而科學家是創(chuàng)造物質(zhì)文明的,而有些所謂文明,包括武器的先進性,其實是南轅北轍的道理,也就是說,越是先進的武器,帶給世界和人類其實是更加不安定的因素,所以,很多人并不喜歡科學家(當然像愛迪生,袁隆平這樣的人除外,像這樣能夠制造電燈,能夠帶給人類光明,像這樣能夠使農(nóng)作物大面積提高產(chǎn)量的科學家除外),至少不喜歡制造武器的科學家,所以,從某個方面來說,科學的東西有時候是起反作用的,就像是物理學里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所以,比較來比較去,我覺得文學比科學其實更加作用大。至少,除了極少數(shù)的精神垃圾,人們口頭上的文學都是有益無害的,因為精神垃圾其實也算不上文學。就算是古代的科學家,
總而言之,我真不知道大作家莫言怎么會說出這樣的話,而且是在大庭廣眾之中,而且是一而再再而三地說,我覺得這其實是大大地打擊了文人和作家的熱情,是給作家們潑冷水。人是很復雜的東西,一個作家其實往往不是一個很好地評論家,往往不是一個很好地社會預言家,所以,莫言寫小說和長篇小說很厲害,但是,他對于文學及其對于作家的作用,要么是謙虛的,要么遠不如他的小說優(yōu)秀,遠不甚至遠不如其他行業(yè)的人說得好。這也許就是“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道 理。
為了矯枉過正,我必須說一聲,文學的作用大,而且有時候大得驚人。唐詩宋詞漢文章,還有元、明的戲曲,關(guān)漢卿和湯顯祖戲劇,給了中國人以多大的精神作用。有些文學人孜孜以求地追求獲得外國的什么榮譽,趨之若鶩地想要個什么世界性的獎勵。最近,共和國的總書記習近平說了大意如下的話:文學家,作家要以中國人民的意志為意志,要和中國人民同呼吸共命運,這才是中國文學家和作家的要務(wù)。
總書記的話真說得好,對于作家甚至對于藝術(shù)家起到了一種撥云見日的作用,文學人,作家,挺起來,中國的總書記在支持我們,我們還有什么不自信的呢?(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793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