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拾落葉
秋風拾落葉
倏忽間已經(jīng)是十一月了,北京的樹葉已經(jīng)黃落,小區(qū)的保潔到了最辛苦的時候,每天用大掃把收拾落葉,一袋一袋裝起來。在郊野,林蔭道的樹葉已兀自鋪滿路旁的大地,因了落葉的覆蓋,北京的深秋雖有些蕭瑟,卻不致于荒涼。
北京的秋天是短暫的,也有些琢磨不定,京西的香山紅葉吸引來自八方的游客,但是否能夠稱意而回,卻要看運氣,來早了未曾紅透,趕上一夜秋風,葉子被吹落,便只有遺憾。二十年前,我在昌平上學,頭一次感受北京的秋風,那風像個強大的吸塵器,一把一把瘋狂揪扯著大樹,樹葉很快被吸干了最后的水分,在風中窸窣作響。幾乎是一夜間,樹葉落了個干凈。靜夜,在學校圖書館,聽著強勁的秋風一陣緊過一陣,還帶著尖厲的哨聲,深深感受到歐陽修《秋聲賦》中描繪的秋風凄厲。
上學時,還要兼顧著生計,在清華大學內(nèi)打著一份工。每天早晚要穿行清華大學偌大的校園,清華行道樹是很有年頭的楊樹,秋風起后,楊樹闊大的葉子鋪滿了道路,這是江南沒有的景致,落葉很厚實、也鋪得均勻,踏上去松松軟軟,抬起腳落葉跟著彈起,很令人興奮。那時,清華校區(qū)東部還有些落寂,學生不常來,工人也不來清掃,這樣的路可以走很久,每次都能一掃早起的困倦,提振起上班的精神。后來工作單位在友誼賓館,這里環(huán)境極為優(yōu)雅,不過落葉很快被掃去,感受不到行走在落葉上的趣味。午休時,幾個年輕同事一起去撿拾大風吹落的銀杏果,在一個靜逸的角落,看到驚艷的一幕,一棵高大的銀杏樹一夜抖落所有的葉子,將樹下豪華車嚴嚴實實覆蓋,精致的銀杏葉顏色是勻稱的黃,片片典雅,與豪華車極為相襯……恨得我們直跺腳,怎么沒帶相機?
離開江南二十多年,對江南的秋天確有些生疏了,鄉(xiāng)野的孩子也不懂得什么是景致,記憶中,江南的秋天比較長。即便是秋天,江南的農(nóng)村依舊是無休止的勞作,少年羸弱的肩膀擔不起田地間的重活,總想著怎么逃避,哪里有閑逸的心境?天氣一點一點轉(zhuǎn)涼,大地逐漸陷入蕭條,秋天要緊的是為冬天儲備柴火,稻草、棉花桿……一切能燒的都一擔一擔挑回家,在院子里壘起高高的柴垛。柴火依然是不夠,秋天的落葉也不能放過,用鐵絲彎成耙爪,用竹竿做長柄,將落葉一點一點抓攏起來。因為秋天長,江南的落葉落得也不像北方那么急迫,可以經(jīng)常去收,但每次收獲并不多 。
給孩子講故事,書中說樹通過葉子排泄廢物,猶如人要排泄一樣,因此樹木大體都是要落葉的。我們常見的樹木大多遵循一歲一枯榮規(guī)律,無論南北,樹葉多在秋天脫落。在自然狀態(tài)下,有秋風也罷,沒有秋風也罷樹葉都會自然飄落,回歸大自然,成為其他生命的養(yǎng)料。古人也曾“野蔬充膳甘長藿,落葉添薪仰古槐”,如此,我到希望強勁的秋風將葉子吹下,再攏成一堆,方便窮困的孩子們撿拾。讀歐亨利的小說《最后一片葉子》,又希望秋風稍稍留情,留下最后一片葉子,激勉窮困的畫家,度過生命的艱難時刻,免得年邁體弱的畫家冒著凄風苦雨,在常春藤下的墻上畫一片藤葉而丟失了生命。(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小時候?qū)W雷鋒日記:“對待個人主義要像秋風掃落葉一樣”,秋風掃落葉,聽起來很是殘酷無情,冷冰冰的也沒有生活的趣味。我們不能解風情,誰道秋風只有冷酷的橫掃,而不是溫情替人添薪拾掇落葉呢?或許秋風還會留下最后一片葉子,給人生活的期許。
作者:王瑜
2015年11月作于江西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794962/
秋風拾落葉的評論 (共 8 條)
- 老黨 推薦閱讀并說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