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過程
十一月頭來了一股寒潮,江邊紫荊樹榕樹的枝葉悉悉地抖索了兩天,又被亞熱帶的陽光撫慰平靜了,再次在萬里晴空下茵霧繚繞。七號是雙休日第一天,老婆拿著袖珍鋤頭和小水桶,招呼我去無名山下種苕藤。我正打著赤膊,在網(wǎng)上與家鄉(xiāng)的朋友閑聊,聽罷穿上一件短袖襯衣,搶上去接過她手中裝工具的塑料袋。關(guān)手機屏幕時,網(wǎng)友穿著冬裝正在羨慕地笑,冷暖兩重天呀。
說來我倆都不是農(nóng)村人,除了下鄉(xiāng)幾年,我們與綠色食品的接觸只是在菜市場。但老婆對種菜有種天生的愛好,還在荊州開書店時,她就到處磨(荊州話:找)空地。書店門外是207、318兩條國道的交叉口,車輛比鬧市還多。日里天空被塵土覆蓋著,夜里大地被車燈割裂著,找空地可不容易。她用廢磚在書店側(cè)面壘砌一個小臺子,填進下水道清理出的黑土,點了一窩瓠子。她說,你每天有書看、有電腦游戲玩,我總要找點事打發(fā)時間。她說的是實情,她很辛苦,種菜是為了解乏。只要店里不很忙,我總是陪著她,提一桶水也是好的。
種了六七粒種子,經(jīng)不住我們?nèi)靸深^扒開土看發(fā)芽沒有,沒能全部成活。有一天清晨,她快步走進書店,奪下我手里的書,拉我到室外廚房旁,邊走邊說,活了、活了!欣喜之情溢于言表。我蹲在臺子旁,看了半天,才發(fā)現(xiàn)三顆螞蟻大的芽孢,羞羞答答爬出黑土層,芽孢上還頂著晶亮的露珠,顯得那樣鮮嫩、那樣嬌柔,那么惹人愛憐。霞光映在上面,半綠半黃,仿佛有一種生命的活力閃耀著、流動著。
瓠子是一年生的攀援草本植物,幾天就伸出了彈簧一樣扭著圈的觸手,抓住了細竹竿。鄰居說,只要留一根藤子就夠了,多了互相爭奪養(yǎng)分長不好。老婆心疼肚疼地移走了兩根藤子,栽在廚房外的另一側(cè)。這兩根瓠子命不好,不幾天就遇上大風大雨爛了根。剩下的一根藤子,老婆把它當成嬌嬌寶貝,再也不讓我直接澆水了,每次我把一桶水提到臺子旁,她就用塑料瓢舀水,輕輕地從葉片上慢慢淋下去,像給孩子喝水一樣,生怕嗆著了。在她的精心撫育下,不到一個月,藤蔓就順著竹竿和下水管爬上廚房,往正屋房頂蔓延。漸漸地,巴扇大的葉子,密密實實地在紅瓦上組成空氣調(diào)節(jié)隔層,給我們攔住了日光的輻射。整個夏天,我們住在低矮的書店里,悶熱難受的感覺減輕了不少,這是意外的收獲。
老婆不需要半夜里打掃劇院了,為了命中的七合米,照樣是日夜奔波。種菜,只是勞累后的一種休閑。老婆很自得,到了收獲的時候,嘴都笑得合不攏。我簡直不敢相信,巴掌大一塊瓦爍地里有這么肥沃的地力。藤蔓占據(jù)了書店的屋頂后,繼續(xù)向四周擴張。它借助廢棄的各種電線、支柱,爬向后面,側(cè)面樓房的墻壁、窗臺,恨不得占據(jù)整個藍天。逼得鄰居們不約而同地準備刀剪,隨時抗擊它的進攻。
從藤子開花起,老婆又開始忙碌了,每天清早和傍晚,她就為墻壁上垂掛的花蕾人工授粉,踮著腳,輕輕地把雄柱上的花粉抖落在雌花的喇叭口里,有時還借鄰居的梯子,給山墻上的花授粉。當然,屋頂上花開得更多,讓它們洞房花燭就是我的事了。這種爬高上屋的危險事,總不能讓一個女人去做。隔幾天,她就扶住梯子,讓我顫巍巍爬過廚房搖晃的單墻。我四腳并用,在傾斜的屋瓦上尋找害羞的花娘,把新郎送進房去。(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到深秋寒風習習,我砍斷碗口粗的藤根,粗略地算了一下,這根瓠子藤總共結(jié)了七八十個又肥又大的瓠子,每個不低于三斤。那一年,我吃瓠子吃傷(荊州話:厭)了,到現(xiàn)在聞到瓠子味都沒了食欲。鄰居們也吃傷了,秋涼的時候,書店里放著一大澡盆的瓠子,送誰也不要。
前兩年來到廣州,住在鶴南不知名的公園旁,方圓幾里路也找不到一點荒地。但老婆并沒有死去種菜的心,特別是看到女房東開辟出樓頂?shù)牟藞@,她心里更是癢癢的。不久,她相中了倉庫前的兩棵紫金樹,樹下有直徑大約一米多的圓臺,上面長滿荒草,她用小鏟子刨出來了,種上豆角辣椒和南方只吃葉子不吃莖塊的苕藤。到底不是農(nóng)民出身,豆角辣椒等都因經(jīng)管不善,不肯給人回報。只有苕藤保持著大田的脾氣,吃點陽光和水,就拼命地牽藤長葉,給樹臺蓋上厚實的綠被。蒼綠的底色中間,伸出無數(shù)嫩綠的葉尖,叫人喜不自勝。從此我們的餐桌上就隔三差五,多了一道沒有污染的青菜:炒苕葉或者葉尖蛋湯。她的興趣更高漲了,又陸續(xù)在停車場的院墻旁、住房下面的樹臺上找到兩塊地。我笑道,我一屁股坐下去,就可以讓她的不動產(chǎn)失蹤三分之一。
今年九月搬家到了金沙洲,巴掌大的荒地也難求了。金沙洲是個江心島,面積較大,原住民約兩萬。廣佛各占一部分,世紀之交還被人稱之為廣州的西北利亞。如今大小開發(fā)商進駐多年,已經(jīng)消滅了原生態(tài)地貌。在一片片高宅建筑的下面,是縱橫交錯的道路和綠化帶,找一塊空地真不簡單。我都死心了,老婆還是鍥而不舍。她說:種菜不是為吃,而且一種樂趣,也是在鋼筋水泥的叢林里,尋找一個貼近大自然的方式。
安定下來,我陪她沿著一條路面鋪設(shè)很好的斷頭路,走到很遠的便民市場。沿途幾條流淌黑水的溝渠,滋潤著附近居民開辟的小塊小塊的菜地,生菜的長葉綠油油的,苦瓜的麻粒亮晶晶的,紫色的茄子像頑皮的孩童鼓著大嘴,仿佛隨時會漲破面皮,煞是逗人喜愛。老婆走近觀賞了半天,很是艷慕。廣州不像其它城市把涵管埋在地下,而是利用珠江原有的河網(wǎng),取直修繕后當做排污道加以利用。有次我們?nèi)ブ囊坏侣?,車窗剛一打開,就有一股濃烈的腐臭味撲鼻而來。定眼望去,綠蔭成片,流水潺潺,行人悠閑散步,高檔車飄然而過,整個一幅旖旎的仲夏夜風光。只是,河渠里流著污水。金沙洲也是這種狀況,我望著墨汁一樣的黑溝說道,這里種的菜能吃嗎?
不知道。
可開荒者還不少,連寬闊的高架路下,也有人忙碌著,一點一點取出磚瓦和水泥塊,平整土地,種上蔬菜。橋下光合作用差,蔬菜能生長得好?或許這些種菜人真和我老婆想的一樣,不為吃菜,只為享受種菜的過程。但能享用自己的勞動成果,豈不是更加完美?
尋尋覓覓兩個月,她還真找到一片空地,在小區(qū)后門口不遠處的小山旁。金沙洲的主峰叫潯峰崗,這座小山無名,只有幾十米高。在小山腳下有一股細細的溪流,繞著新開發(fā)的樓盤潺潺流淌,帶有一股甘冽的氣息。流到樓盤前面的環(huán)島路邊,才匯進污水渠里。當然,面對清澈的泉水,誰也生不出品嘗一口的勇氣,水草上掛著花花綠綠塑料袋,用它澆菜應(yīng)該沒有關(guān)系,畢竟是山泉水,不會存在污染。
這天帶了一大把苕藤,也只需要兩塊桌面大的地盤。我沒有插手,把不多的樂趣留給了老婆。親手刨地,親手栽種,親自照管,感受會大不一樣。就像哺育孩子成人,母親的幸福感是旁人體會不到的。
我放下塑料袋,望著植被蔥蘢的山頭。小巧玲瓏的山體,也有別一樣的幽靜。茂盛的草木中,小鳥雀吱吱喳喳鳴叫不停。我?guī)细窀?,順著長滿青苔的石板攀援了十幾級,路就斷了。前面是一米見寬的平坡,橫躺著許多半腐朽的樹干樹枝,跨過去很難,我坐在石階上抽了一支煙,廢然而返。下山時老婆已經(jīng)收拾好了工具,心愿已了的微笑掛在臉上。她的腳下,平展展地翻出一塊新土,幾十株掛著一片葉子的苕藤整齊地站成幾行。這是一支綠色的隊伍,正準備開拔到生命的季節(jié)。
我接過老婆手中的小鋤頭和塑料桶時,順便摘下她的頭發(fā)上一根草莖。我說了一聲,在鶴南種的菜不知好使誰了?我們也去摘不成了。
老婆一邊擦汗一邊說:種了,人就高興了,誰吃不是一樣。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797415/
享受過程的評論 (共 8 條)
- 大奔 推薦閱讀并說 種了,人就高興了,誰吃不是一樣。